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实施办法》解读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实施办法》解读


六、公安配合
当事人拒绝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的现场协助 (第八条) 信息共享机制(第十条第三款) 妨碍公务的具体情形(第十六条) 参考了《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规定》
七、健全和应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市容环境卫生、餐出废弃油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 土、古树名木、绿化、城市道路管理、环保等方面 都已经制定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三)依据物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损坏房屋承重结 构;擅自改建、占用物业共用部分;损坏或者擅自占用、移装共用设施 设备;擅自改变物业使用性质,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对业主、使用人的违 法行为未予以劝阻、制止或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 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六)依据空调设备安装使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在 建筑物内的走道、楼梯、出口等共用部位安装空调设备的违法行为实施 行政处罚。
二、执法事项范围(2.0版)
(一)条例明确规定的范围
(二)增加的事项(包括了8个方面)
依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对道路运输、堆场作业、露天仓库等产生扬尘,污 染环境;单位未按照规定对裸露土地进行绿化或者 铺装; 任意倾倒或者在装载、运输过程中散落工业 废渣或者其他固体废物;违反安装空调器、冷却设 施的有关规定,影响环境和他人生活;未经批准或 者未按批准要求从事夜间建筑施工,造成噪声污染; 露天焚烧秸秆、枯枝落叶等产生烟尘的物质,以及 露天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垃圾、皮革等 产生有毒有害、恶臭或强烈异味气体的物质等不需 要经过仪器测试即可判定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 实施办法》解读
一、制定背景
本市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城管执法条例修改 执法事项调整
规章定位
对《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的细化 和补充
废旧立新 原来的规章是《上海市城市管理相 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
一、管辖
(一)级别管辖(第四条) (二)约定管辖(第七条) (三)指定管辖 (第七条) (四)转移管辖(第九条)
三、违法建筑
(一)实施行政处罚的职责予以了明确
由城管、规划、房管三家调整为城管(包括乡镇人民政府)、规划部门 两家承担。具体的划分是如果当事人能够提供四种审核文书的,由规划 部门处理,其余的由城管部门(包括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实施拆除的 部门也相应进行调整。
(二)乡镇城管执法队伍承担乡、村庄规划内的违法 建筑查处工作。(执法名义)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建立行政处罚裁量 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执行。
展望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 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仍 然在路上。。。。。。
(三)乡镇人民政府拆除违法建筑的程序,按照国家 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四、行政处罚适用
对当事人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了两个以上法律、法规 和规章的规定,并且都应当给予罚款的,城管执法 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适用其中处罚较重的条款给 予行政处罚,但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的除外。
五、专递方式送达
送达地址确认书(第十二条) 专递送达(第十三条)
(二)依据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作业单位和 个人在道路或者公共场所无组织排放粉尘或者废气;经营性的炉灶排放 明显可见黑烟;饮食服务业的经营者未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和异味处 理设施,且未取得相关证照;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从事金属切 割、石材和木材加工等易产生噪声污染的商业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实施 行政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