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羊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
二○一三年三月
审批表
职务审批意见签名法定代表人
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通风科长
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青海省煤炭工业厅发布的《表海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规定,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我单位编制了本矿2013年矿井防治水计划。
一、2013年生产区域内的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1、2013年采掘部署:
2013年内我公司计划1个炮采工作面、2个炮掘工作面,采掘生产区域将分布在M3—M4煤层一采区。
2、区内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
M3—M4煤层间距较小,有的地段合并为一层,M3—M4煤层平均倾角25度,煤层平均厚度5m,煤层伪顶为泥岩和炭质泥岩,直接顶为含蜒科化石石灰岩。
底板为炭质泥岩,煤层结构简单,为较稳定煤层。
3、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我矿水文地质条件为简中等,煤系地层中无富水岩层,矿井主要涌水来源为大气降水。
二、防治水计划
1、成立青羊沟煤矿水害隐患治理领导组:
组长:王爱林
副组长:李贵君
成员:梁忠厚张保林赵圣银
办公室设在技术科,技术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技术科长负责日常工作安排。
领导组全面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
2、第一季度开始健全我公司矿井防治水责任制。
建立以总经理领导下,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的矿井防治水机制。
3、2013年建立总工程师领导下,主要由技术科等部门组成的防治水技术体系。
1)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青海省煤炭工业厅发布的《青海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规定,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按期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3)落实地质、防治水预报制度。
采取以月报为主,结合年报、季报、临时预报的方法,做好地质及水害预报工作。
预报范围要覆盖所有的采掘工作面。
4)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每月由水害隐患治理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定期水害隐患排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水害隐患排查会议,由技术科、探水队、专业技术人员等参加,并做好记录。
5)落实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水害防治技术工作由技术科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做好探放水设计的编制、发放、信息反馈工作,做好探放水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种防治水图纸、台账、记录,加强防治
水标准化建设工作;完善技术资料审查、审批工作;建立降水量观测站,由专人观测、记录,并完善相关资料;完善技术资料档案化管理工作;加强测量工作,保证井巷工程按照设计施工,防止与相邻矿井、与相邻巷道、采空区误贯通。
一旦发生误贯通,由总经理负责,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密闭贯通口,查清事故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4、雨季前(3月份)由防洪工作领导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井口、工业广场附近的防洪设施(包括拦水坝、桥涵、护坡、导水渠等)、生产、辅助、生活建筑物和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清理。
储备一定的防洪物资,配备专人管理,并不得挪作他用。
5、雨季前(3月份)由安全副矿长负责组织地测、安全科、通防科等相关部门对井田范围内的地表裂缝进行全面调查,重点是上一年度开采的范围、综采重复采空范围,并将裂缝的分布情况、规模、范围填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对漏风、沟谷内可能向井下灌水的裂缝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充填。
6、每半年由安全副矿长负责组织地测、安全、通防等相关部门对井田周边的矿井进行定期走访、调查,互通信息,充分掌握周边矿井的开采现状,确保井田边界安全隔离煤柱不受破坏。
7、现有的排水系统已经较完善,能够满足矿井排水的需求,但还需坚持做好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
雨季前,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及时清理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雨季前清理1次水仓。
9、依据“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做好探放水工作。
在我矿的所有掘进工作面坚持超前探放水,所有回采工作面在采前必须施工探放水孔,杜绝顶水采煤,防止前方采空区和上覆采空区积水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10、重视103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水文地质工作,加强探放水工作,这将项工程作为我们几年来防治水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强涌水量观测,在巷道内安设较大功率水泵及与之相匹配的管路,低洼处设置临时水仓,严格按设计施工,构筑防水工程,并严格管理。
11、加强探放水队伍建设、配备符合规范的探放水设备,保障探放水工作按照设计施工。
12、加强对职工的防治水安全教育,增强矿井抗击水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