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PPT(50页)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PPT(50页)

0.0
按表4.8.15填 写,也可填
0.0
按第4.8.16条填 写
<分析方法>
非线性, 也可选线性

非线性,
非线性,
不可选线性 不可选线性

注:“—”表示没有要求,无论选择“非线性”还是“线性”,都自动按“线性”计算。
实例分析
地下室底板,厚450mm,按核5级设计。 人防荷载:顶板120kPa,外墙100kPa,底板90kPa
抗拔锚杆 抗拔桩 …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板基础
倒楼盖模型
弹性地基模型
桩筏基础
独基防水板
✓ 顶板人防荷载产生桩反力、非土反力 ✓ 对常规桩基,底板下没有土反力 ✓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 顶板人防荷载只在独基下产生土反力 ➢ 防水板下为垫层,没有土反力 ➢ 饱和土中,板底有绕射波作用力
顺序组织章节
4
4.实时更新
随新版本同步更新
3
3.支持搜索
可以输入关键词搜索内容
最常见的10个问题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2、要不要勾选<不考虑顶板人防>?

3、为什么YJK不按净反力Pj计算冲切力Fl?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计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地基梁设计
6、正方形独基要不要验算受剪?
独立基础设计
7、为什么有的两桩承台算不出箍筋面积? 承台设计
8、修改地基承载力计算参数为什么不起作用?地基承载力验算
9、轴心竖向力、偏心竖向力YJK如何考虑? 桩基承载力验算
10、沉降计算如何考虑水浮力的影响?
沉降计算
1、为什么整体抗浮满足但配筋异常?
抗j计算冲切力Fl?
基础造价由板厚决定 筏板厚度由冲切控制 结构设计师尤为关注冲切验算
最不利位置 R/S=1.12
柱荷载差了一点?
R= 112×1.5×1.6 = 268 kN
R含自重?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4.7条
严格按规范公式计算: 轴力设计值 N = 1946.6kN
控制组合为: 1.35恒+0.7×1.4活
基底净反力 R = (112.2-1.35×15)×1.5×1.6=220.7kN
冲切力 Fl = 1946.6-220.7=1725.9 (kN)
YJK计算过程:
轴力设计值+自重 N+G = 1946.6+1.35×15×1.5×1.6=1995.2kN 基底反力 R = 112.2×1.5×1.6=269.3kN 冲切力 Fl = 1995.2-269.3=1725.9 (kN)
Gk Fk 1.08 1.05 N w,k
配筋面积显红:
位移图明显异常:
1.0恒-1.2浮(高) 荷载、反力不平衡:
基本组合:1.0恒-1.2浮 默认采用非线性分析,先组合荷载再计算内力
浮力较小时 1.2Nw,k ≤ Gk+Fk
浮力较大时 1.2Nw,k > Gk+Fk
∑P ≥ 0,可以平衡
当L>h0+0.5bc时,um2不利
① 临界截面周长减小
边柱
um=4375×2+2950×1=11700mm
角柱
um=4375×2=8750mm
中柱
um=2850×4=11400mm
地下室外墙
um=8550×1+975×2=10500mm
② 不平衡力矩增大
墙肢荷载及局部坐标系:
My= -20.9kN.m
土不可能受拉
∑P < 0,没法平衡!!
解决办法
观点1:抗浮稳定满足要求,增加配筋即可。 处理方法:选用<线性>分析。
恒载工况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法计算 恒载弯矩为MD
柱(墙)荷载
MD
水浮力工况自动采用倒楼盖法计算 水浮力弯矩为MW
支座反力
➢ 组合弯矩等于:
当MD和MW方向不同时 Mcomb = Mw
解决办法
使用YJK进行底板人防设计时,可以参考下表设置参数。
选项 <不考虑顶板人防>
筏板基础
弹性地基梁板法 倒楼盖法
不勾选
勾选
桩筏基础
常规桩基
复合桩基
不勾选
不勾选
独基+防水板 承台+防水板
不勾选
<底板等效静荷载>
按表4.8.5填写,也 可按表4.8.15填写或
填0.0
按表4.8.5 填写
按表4.8.15 填写,也可填
y x
冲切临界截面及局部坐标系:
y Mx= 3636.7kN.m x
N Mx=N×e
e 冲切临界截面重心
③ 扣减反力减小
《地基规范》第8.4.7条
④ 冲切力放大系数
《地基规范》第8.4.7条
边、角柱,按临界截面扣减反力:
中柱,按冲切锥体的底面积扣减反力:
Fz=25510.6 kN R=6506.0 kN Fl=(Fz-R)×1.1=20905.1 kN
5、为什么下部纵筋要按腹板、翼缘分别表达?
G — 箍筋面积Asv(cm*cm) FB — 腹板底筋面积 (cm*cm) YY — 翼缘底筋面积 (cm*cm) [*] — 翼缘底垂直梁方向每延米配筋面积 (cm*cm/m)
筏板基础,自重产生的基底反力 与自重处处平衡,所以:
=
桩筏基础,自重为分布力 、桩反力为集中力,无法 处处平衡:
采用基底净反力是简化方法、适合手算。 计算机程序其实不需要简化。 兼顾桩基的计算要求,YJK不采用简化方法。
4、为什么边、角位置柱(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边、角柱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YJK基础设计的10个常见问题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YJK Building Software Co.,
<常见问题>按钮
目录视图
搜索视图
<常见问题>帮助文档的开发目标
1.内容全面
内容涵盖用户手册、
1
技术条件、升级说明、
疑难解答、宣讲PPT等
2.条理清晰
2
按照YJK基础软件的操作
边柱 0.95
中柱 1.27
边柱 0.73
角柱 0.71
地下室外墙冲切不容易满足要求:
0.66
0.34
0.37
对《地基规范》边、角柱判断准则的理解
附录P
筏板边界

筏板边界 柱
延伸到筏板边: um1=2(L+hc+0.5h0)+(bc+h0)
不延伸: um2=2(bc+h0)+2(hc+h0)
∵ um1-um2=2L-(2h0+bc) ∴ 当L<h0+0.5bc时,um1不利
当MD和MW方向相同时 Mcomb = MAX(MD,Mw)
MW
解决办法
观点2:“1.0恒-1.2浮”也要满足平衡条件。 处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抗浮措施,提高抗浮能力。
配重
降水
锚固
增加板厚 板底挂低等级混凝土 板顶加覆土 钢渣混凝土 …
降低设防水位,取至±0 减小水浮力分项系数 排水盲沟+排水井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