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知识与操作技术规范
注射完毕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30
上臂三角肌注射
上臂外侧, 肩峰下2-3横指处
肌内接种
• 臀大肌
•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 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注意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
•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 注意: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
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以下各种体位: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 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33
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
大腿前外侧肌肉,是非常理想安全的接种部位, 也是国际上公认并广泛应用于婴儿疫苗接种的部位 。
34
大腿解剖示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股外侧肌
35
内,统一回收销毁
• 达到“三个安全”的标准
• 对受种者安全,使用安全的注射器材 • 对实施接种者安全,操作过程中避免刺伤 • 对环境安全,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
18
安瓿抽吸法
要点
1、将安瓿尖端的疫苗弹至底部。 2、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一周(有蓝 点标记不需锯)。 3、颈部用75%乙醇棉球消毒后,用 干棉球或纱布裹住折断。 4、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 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5、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 上,排出气泡,直至针头出现一小滴 疫苗液为止。
接种对象:儿童和成人
疾病监测
关键环节
6
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 上海市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要求 上海市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标准(2016年版) 上海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 上海市预防接种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方案 上海市疫苗适用性评估和遴选管理办法 上海市第二类疫苗采购工作要求
留观
✓在留观室观 察30分钟 ✓如出现不良 反应,及时处 理报告
11
7个问题--筛检禁忌和慎用症
• 你的小孩今天好吗? • 对食品药物过敏吗? • 孩子发生过肛周脓肿吗(OPV) • 上次接种(该疫苗)有问题吗? • 免疫系统有疾病吗(包括家族史)? • 最近接受过血液制剂(如输血)和免疫抑制剂吗? • 育龄妇女接种要问:你怀孕了吗?最近准备怀孕吗?
21
操作规范
• 同时注射两种疫苗时,先注射免疫程序上列在前面的疫苗,以 防实施差错
• 进针后先抽回血,无回血后方可注射 • 注射后只可用干棉签按压,或旋转针头拔出
22
操作规范
• 抽吸白百破等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充分摇匀,并注意接种部位 和进针深度(不宜太浅),有助于减轻局部硬结反应
• 应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意剂量准确 • 切忌将针头全部刺入(一般只刺入2/3),以防万一断针时无法取
减毒活疫苗,服苗后半小时内不得喝热水(≥37℃)或喂奶 疫苗自-20℃冰箱取出,室温化冻,剩余的疫苗立即冻存 若用液体疫苗,一瓶1次使用不完,请保留塑料管盖子以便封口
19
安瓿抽吸法
注意事项
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必须充分摇匀后再吸取 稀释冻干疫苗时,应将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
动,使其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吸取疫苗和注射时,手不能接触针芯 安瓿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 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
弃
20
接种技术操作规范
• 确定接种部位
• 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 同时接种两种疫苗的,一般左臂接种卡介苗、流脑、麻疹(麻腮风)、白破疫
苗;右臂接种乙肝、乙脑疫苗 • 乙肝疫苗不能臀部注射
• 消毒方法
• 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 • 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 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 待晾干后立即预防接种
大腿处接种的优势
➢安全: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 过
➢血液循环丰富,疫苗吸收好,局部 反应轻
➢降低发热反应发生率 ➢肌肉丰厚,部位较广,可操作性强,
可供多次注射
36
大腿前外侧接种姿势
家 长 怀 抱 婴 儿 坐 位 法
小月龄婴儿采用平卧位
37
口服接种
适用:口服脊灰疫苗、轮状病毒疫苗、霍乱疫苗等 注意事项
皮下 皮下 皮下 皮下 肌内 肌内
进针角度 10-15°
90° 90° — 90°
30-40° 30-40° 30-40° 30-40°
90° 90°
接种剂量 0.1ml
0.5ml 0.5ml 0.1ml 0.5ml
0.5ml 0.5ml 0.5ml 0.5ml 0.5ml 0.5ml
约定肢体 左
右 左-右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重要文件/技术方案
➢关于实施本市扩大免疫规划的 通知 ➢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和消除 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实施方案 ➢上海市传染病监测方案 ➢上海市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记录 查验技术方案(2016年版) ➢2016年上海市免疫规划工作综 合评审暨儿童免疫接种覆盖率调 查工作方案
体检器材: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 常用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 安全注射器材:安全盒、污物桶等
10
接种时
预检
✓告知受种者或其监 护人疫苗的品种、作 用、禁忌、不良反应 以及注意事项及有关 知识 ✓签署知情同意 ✓当受种者选择接种 第一类疫苗同品种替 代疫苗的,应当告知 费用承担、异常反应 补偿方式等 ✓对于有接种禁忌而 不能接种者,应当提 出医学建议,必要时 应在接种证、卡上记 录
12
应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
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 查对预防接种信息档案与预防接种证 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七对
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 位、接种途径
13
VVM辅助监测温度
• 辅助监测温度 • VVM累计超温暴露时间,颜色由
浅变深,不可逆转 • 如果内圈颜色和外圈相同,或比外
右-左-右-左
左 左 左 右 右 左
疫苗注射进针角度示意图
25
皮内接种
接种到表皮与真皮之间 适用疫苗:卡介苗 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方法
待乙醇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 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快 速刺入皮内
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注入疫苗,使 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图 上海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情况
3
免疫规划工作目标
控制和预防传染病
维持并提高接种率
监测疫苗接种率和安全
规范服务提供
• 确保疫苗供应
预防接种工作实施
4
上海市免疫规划组织结构图
华东免疫预防 协作委员会
免疫规划专委会
市CDC 区 CDC
市卫生计生委 区卫生计生委
接种单位
监测点医院
其它接种门诊 社区接种门诊 医院产科接种室 犬伤处置门诊
登记预约
✓核对接种证上的儿 童姓名、性别、出生 日期及接种记录,及 时更正发现的错误 ✓再次确定是否为本 次接种对象和接种的 疫苗品种,回收知情 同意书。向不属于本 次接种的受种者做好 解释工作 ✓完整填写接种证, 注明疫苗简称、批号 、接种单位 ✓预约下次接种疫苗 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接种
✓三查七对 ✓预防接种证 上记录完整信 息 ✓录入信息系 统
出针头 • 联合免疫时若有口服疫苗,则使用口服疫苗 • 联合免疫时注射接种部位要分开 • 口服减毒活疫苗,半小时内不得喝热水(≥37℃)或喂奶
• bOPV,轮病,霍乱疫苗
23
第一类疫苗技术要点
疫苗名称 卡介苗
乙肝疫苗 脊灰IPV bOPV 百白破
流脑A/AC 麻风疫苗 麻腮风 乙脑疫苗 甲肝疫苗 白破疫苗
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 不得使用冻结过的白百破(振荡试验)、乙肝、白破等含吸附剂的疫苗 • 在室温下储存的稀释液,应先置于2~8℃,4小时后再使用,以避免疫苗效
价受损
15
振荡试验/摇匀试验
• 用力摇动安瓿10秒,将其置于平面
• 连续观察沉淀速度至少5-10分钟
针头大小 4-4.5号
5-5.5号 5-5.5号
— 6-7号
5-5.5号 5-5.5号 5-5.5号 5-5.5号 6-6.5号 6-6.5号
注射部位
接种方法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
上臂三角肌中部 大腿前外侧
—
臀部或上臂三角肌中部
肌内 肌内 口服 肌内
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上臂三角肌外下缘 上臂三角肌中部 上臂三角肌中部
28
皮下接种
注意事项:
应注意针头入刺角度不应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 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29
肌内接种
皮下或皮下组织下面的肌肉组织中 适用疫苗:白百破疫苗、白破疫
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和 狂犬疫苗等 三角肌中部
左手将三角肌皮肤绷紧,右手以执毛笔式持注射器,中指固 定针栓,针头于皮肤表面呈90°角,快速进针刺入针头长度的 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
规范接种遵循两个原则
安全注射
1.接种室、工作台消毒 2.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和个人卫生 3.一次性注射器“一人一针一 管一用”,其他器械为无菌物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