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大叔教音乐第三单元进阶版第二十八课

宋大叔教音乐第三单元进阶版第二十八课

第二十八课琶音伴奏
前方所授乃柱形弹奏,另一种伴奏乃是琶音弹奏。

现在,我们从C大调开始,先介绍C大调的三个正三和弦的琶音弹奏。

以琶音弹奏作为伴奏,用低音谱表()记谱,以左手弹奏。

(1)主和弦(C,I)
(2)下属和弦(F,IV)
(3)属和弦(G,V)与属7和弦(G7,V7)
请留心:
(1)不要弹成:这样的形式,太过呆板。

弹成:就较有变化,因此制定
琶音伴奏要这样弹。

(2)和弦的3音(C的3(mi),F的6(la),G的7(si))(在弹白键时)用第4指弹奏,这正是哈农(Hanon)练习谱所定的指法。

请将以上的三个和弦,逐个的练习,练习时要速度放慢,拍子打稳,力度均匀,速度要慢到完全能接续弹奏,然后逐渐加快,弹到纯熟。

现在,将三个和弦(加上G7,V7)连起来练习,只用左手单手练习,手指要抬起来,使音清晰,和弦之间要衔接密合,加上踏板,(若用电子琴练习,一样要加上踏板)使和弦音延续。

练习时4个小节可以无限次的反复,练习再练习,由慢到快,快到如行云流水般的,以表现琶音的优美。

现在,介绍另一种,加上经过音的琶音弹奏:
为着写谱方便,而将第2小节的F、第3小节的G降低8度,其实在弹奏上为着不致与右手的旋律冲突,也是可以降低8度弹奏的。

这个经过音(+)加在C的之间,F的4 6之间,G的5 7之间;加了这个经过音,使琶音有了些变化。

请照样使用踏板,把它练熟,练到纯熟,练到快速而流畅。

加上歌曲,左手使用琶音的双手弹奏:
(1)小雀鸟
(注1)这一小节前半用C(I),后半用G(V)(或用G7(V7));分成两个和弦是由于乐曲的结尾要有终止式,这是完全终止式。

完全终止式要用属(7)接主。

因此本小节的第3、4拍用G(或G7)接下一小节的C(I)。

而此小节的前两拍是1(do)、3(mi)的音,这当然是C(I)的和弦了。

(前方所授的,此处乃是终止六四,是C/G的和弦,但这个C / G加进来会影响琶音的速度,故暂且用C(I)吧。


(注2)乐曲停在这里,因此要用长音打住,我们可以前两拍仍用琶音,第3、4拍改弹2分音符的长音,或是这一小节完全不弹琶音了,而改使用全音符也可。

(2)礼拜散时
这是一首二拍子的歌,要藉这首歌来谈谈琶音二拍子的弹法。

(注1)二拍子的琶音,只要将四拍子琶音的后半四个音省略即成。

在省略四个音之后,手指则改用5 2 1 2:
(注2)乐曲的结束一定用长音,用长音才有终止感。

(3)你若不压橄榄成渣:
用另一种琶音弹法,而且右手的旋律可加上和弦音,并加上重属和弦与
六四和弦的使用。

(注1)由于左手琶音的音域太宽,为免于双手冲突,而将右手提高8度,或是将左手降低8度也可。

在旋律中加上和弦音,其音响就丰富了,但这样的弹奏却不容易,要对和弦有更深的认识,在弹奏上要有更高的能力。

这是需要长时间磨练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注2)虽然我们遵循哈农指法的安排,C、F、G的3音是用第4指弹奏,但笔者深知有人在习惯上是使用第3指:
若是你使用第3指习惯了,也就不必强改了,就用第3指弹这个音吧。

(注3)在这小节的后两拍使用了D7 —重属和弦,这个重属和弦的弹奏,可循着C、F、G的弹奏推演可得:
若是只弹两拍就弹以上所记的音与指法。

(注4)我们所练习的琶音都是原位的形式,因此,在这里就用了C(I)的原位。

但此处我们学过了C / G(),是否该用终止六四呢?若用终止六四,
就要弹成:弹成第二转位对其流畅是有影响的,
因此在这里就使用I(C)的本位吧。

接下来,我们进入G大调的琶音的弹奏。

G大调的三个正三和弦,它的I是G,IV是C,V是D(V7,D7)
其中的I(G),IV(C)在C大调中已经练习了多次,D(D7)亦在上曲的重属中弹过了。

因此,都不陌生,在此,唯一强调的乃是D(V)与D7(V7)的3度音——#F(si)是用3指弹奏:
仍请把这三个主要的和弦练好,把两种琶音的弹法都练熟,练到纯熟。

加上歌:
奇异恩典
(注1)三拍子的琶音可将四拍子的最后两个音省略即成。

惟,第三拍的后半拍双手冲突,因此()括起来,表示可省略不弹。

若是在不影响顺利进行的
情况下,加以改变也是可以的:
或是将右手旋律升高8度弹奏,也就可以避免冲突。

(注2)本小节的最后一拍是G(I),我们若都弹成D(V),由于它短,为会众唱诗而都弹成D是可以的。

若是顾及它的和声,则使第三拍省略不弹,故以()括号表示省略。

(注3)Em是V I(下中音和弦),是I(G)主和弦的代用,它的琶音弹奏:
因此,此小节的VI(Em)就弹成谱中的奏法。

(注4)这一小节在四部和声的诗歌上,本是二拍的终止六四,G / D(),
然后才是一拍的D7,为着琶音的弹奏,此小节直接改用D7,这在和声学上是成立的。

另一首:喜主爱我歌(新编赞美诗400首的第242首)
(注1)6 / 8是复拍子,它的琶音可当作两个三拍子弹。

至此,琶音弹奏的四拍子、三拍子、二拍子与复拍子都各有谱例了,并且加了副三和弦与重属和弦的弹奏,可以自行推演着弹奏琶音的伴奏了。

再进入另一个大调——F大调
F大调的三个正三和弦:
其中的I(F)与V(C)的琶音已在C大调练习过了,只要加上IV(b B),三个主要的和弦就全备了。

第二小节b B(IV)琶音的弹奏,有两种指法,在光盘上所授的是下方的;而在上方的是引自哈农(Hnnon)的指法,若是你习惯了在哈农上所弹奏的指法,
也是可以的。

请将b B(IV)的琶音练习到纯熟。

加上歌——恩友歌(新编赞美诗400首的第302首)
(注1)有两个小节,是用了另一种的琶音弹奏,这是表示两种琶音的弹奏都可以用,你可尽管选择其一。

(注2)两处旋律完全相同的地方,在最后的结尾是用了F / C(),此处是终止六四,用F / C是好的。

但弹奏起来却难流畅。

因此就将它改弹F(I)吧。

但若是反应迅速,能弹成F / C()当然很好。

(注3)两处的旋律,此小节的最后半拍是si(7.,E)是音级中的导音。

偏巧左手的琶音,此音也是导音,这个重复导
音的音响不佳,因此若是能将此音改弹成re(2,
G)音在音响上较好。

若是右手的旋律加上和
弦音,这个重复导音的音响就冲淡多了。

作业:以下的诗歌请自己加上和弦,设定指法,希望右手加上和弦音,在不写谱的情形下,左手以琶音弹奏。

(1)前行于迷途中(谷中清泉229首)
(2)祂藏我灵(谷中清泉434首)
(3)赞慕福地歌(新编赞美诗400首的第375首)
(4)与主接近歌(新编赞美诗400首的374首)
(5)我灵之光歌(新编赞美诗400首的156首)
218 (6)十字架下我低头静默思想(谷中清泉132)
建议:
(1)前行于迷途中:○
3全小节用C ,或前两拍C ,后两拍用D 7。

○12 D.S.是回到前方的 (在第5小节)弹到○
8 Fine 结束。

为避免双手冲突,可将右手提高8度。

(2)祂藏我灵:○
2前半F ,后半C 。

○10 用C ○11 用G (7) ○14用F ○
17 前半用C 或C / G ,后半用G 。

(3)赞慕福地歌:全曲都试试左手琶音只弹3拍半,第四拍后半拍休息,
使伴奏进行顺畅。

○1前半G ,后半C ○15前半G (或G / D )后半用D (D7)。

(4)与主接近歌:请完全自己决定其弹奏。

(5)我灵之光歌:○
9 ○10 都用C (C 7) (6)十字架下我低头静默思想:○3 前半用F ,后半G (或G 7),○
11与 ○3同 ○
7后半用C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