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名单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单位名称15SB005基于网上评卷的自学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孙在丽陈海涛、魏光祥、张丰奎、秦玉学、任爱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15SB014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石进水王福忠、由建勋、赵洪光、孙鹏、郝志勇山东交通职业学院15SB017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沈伟项东宇、宋磊、李朋、申芳芳、张钦德、刘波、李赫宇、李光艳、何方正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B019 MOOC时代学生创新思维提升愿景下本科课堂教学改革探讨田雪峰赵振智、杨坤、丁红燕、张艳婷、刘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5SB037 高校学生突发意外死亡事件处理研究王海霖王乾、许颖、赵莹、孙晓东、徐浩青岛农业大学15SB039 微时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与策略研究汪海燕尹洪山、于巧峰、常艳青岛科技大学15SB048 民办院校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机制的构建孙新红公培强、毕冠群、朱素英、王明波、刘纯景、厉成晓齐鲁医药学院15SB049 民办高校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景栋花李洪珍、苏庆华、宋加金、孔宪福、陈东齐鲁理工学院15SB057 基于ISO9000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郑金玲刘璐、门泉洁、王建民、秦振友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15SB066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研究闫永王式民、杨涛涛、鲁大伟、吕晓莉枣庄科技职业学院15SC074 基于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研究刘慧付殿岭、纪光欣、郭宁宁、李辉、安贵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5SC079 MOOC视野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校专门用赵春霞王新博、王华琴、彭翠平、孔德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途英语改革研究与实践穆莉萍15SC087 大学生专业认同、学业成绩与网上评教关系的研究张干群刘群、刘熙、赵金静、范慧、柯文广山东建筑大学15SC091 工科院校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葛倩胡明涛、田洁、綦路、姚建丽山东建筑大学15SC095果树育种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冯守千陈学森、郝玉金、彭福田、陈晓流山东农业大学15SC109 以情释礼: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马婷婷周新辉、赵金科、张理峰、崔玉敏、张庆伟山东农业大学15SC124 情景模拟剧案例教学法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为例张博张志全、梅青、孙淑荣、顾方哲济南大学15SC127 “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研究初秀荣郭治田、李相仁、张冬日、初航青岛大学15SC134 大数据环境下税收风险分析平台的构建柏春红张园园、臧红文、崔璇、王晓琳青岛大学15SC153 基于学业考核评价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郭恩棉张敏青岛农业大学15SC155 社会性别视角透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刘建凤刘霞、王海燕青岛农业大学15SC159 新常态下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杨晓梅杨一秋、任素贞、梁晓鹏、王丽、段晓茜青岛科技大学15SC166 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小学法治教育创新研究赵东玉魏红卫、苗丛叶、赵烨、刘广河、张楚楚青岛科技大学15SC172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应用性人才研究马怀玲刘兴亮、董海波、刘美艳、栾晓娟、周琨、张小尊潍坊科技学院15SC176 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冯英华武术胜、桑志英、黄永梅、房宝玲、王广、王克帅潍坊科技学院15SC177 建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职业技能大赛良性示范机制研究韩毓吴绘萍、宋文静、高爱玲、李炳吉、张旭东潍坊科技学院15SC183 职业高校深化校企办学模式的思考张学梦吕跟来、韩云、赵成涛、桑露萍、尚明玲潍坊科技学院15SC184 山东省新建本科院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智霞李昌武、高宏斌、李建刚、刘云霞、张文、朱吉美潍坊科技学院15SC185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对策研究张艳梅吴桂坤、刘秀艳、李艳欣、张迎宾、刘兴荣、吴洪艳潍坊科技学院15SC187 学习科学视角下的MOOCs学习者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徐光刘鲁川、王德民、燕猛齐鲁师范学院15SC200 室内设计专业在民办高校中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以齐鲁理工学院为例王艳梅李要全、孙倩倩齐鲁理工学院15SC2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王玥郑芳、袁晓文、王香灵、李曼淑、齐庆苗、张静、王笃田齐鲁理工学院15SC207 能力本位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以应用型本科为例陈淑英王建军、李兴昌、鲍国泉、赵德艳、刘慧丽、罗敏、史敏、石爱玲、马树青、李小燕山东协和学院15SC212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高会贤任清华、马全福、刘姗姗、张文英、李青虔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3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研究李慎柱张影侠、李秀英、毕丽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4 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情境教学模式研究毕丽华顾晓夏、李慎柱、隋晓辉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研究察凤娥孙晓亮、温春燕、高鹏、赵勇刚、陈燕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6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樊晓卿无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7 高职服装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李德义陈晨、郭连霞、高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8 高职院校“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新路径探析刘晓丽冯钢、曹玉、杨峰俊、谷莹莹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19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之实践探索梁玮刘立新、张静、葛东霞、张文英、张雷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229 新时期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黄婷婷侯玉玲、赵静、万祥春、王迪、陈会清、山东交通职业学院15SC253 校企合作高职《药学英语》课程教材编写实践与使用效果评价崔成红王艳红、郑丹、隋春宁、贺秀婷、侯桂兰、张红贞、王冠群、李宁、张颖囡、关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15SC257 高职《药物合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隋新安崔成红、李淑清、杨俊玲、万茂生、李伟、李敏之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15SC258 校企合作背景下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探讨孙凤云王桂梅、胡冬梅、刘平、赛忠、刘晓燕、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15SC259 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探讨王东闫萍、张明媛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15SC260 山东省高职院校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杨彩英连志强、孙丽艳、毕琳、张宁宁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15SC263 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实践研究——以水文化为例吴丽萍周长勇、解仁美、周梅华、薛琼、来守霞、王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15SC267 新常态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杨登新李婧、胡娜、朱静静、邵菲山东水利职业学院15SC270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效性研究解仁美吴丽萍、徐静、赵健、林艳斌、颜廷松、汤玮山东水利职业学院15SC292 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王书芬于西昌、贾敏、段艳英、李淑青聊城职业技术学院15SC294 《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张凤高庆茂、吕美霞、韩素芹、郝树芹、张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15SC296 基于创业能力培养的《焊接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于海青陈瑛、矫莉、朱学忠、闫秀侠、王金涛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SC304 民办高校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的探索孙勇冯春屹、吴倩、魏本江、刘欣、冯春艳、于亚君、贾磊、高明成、张元、徐锡林、宫春瑛、解传雪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15SC306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究种道静韩珍、王潘、耿莉、薛秦枣庄科技职业学院15SC320 从人员配备角度浅析民办高校教务处职能发挥的研究李娜江志军、吕红果、卢洪晏青岛恒星科技学院15SC321 教师职业专业化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乔凤凤庞守兴、丁增辉、冉添薇、吕红果青岛恒星科技学院15SC322 高职英语与印刷专业英语教学衔接之探究祝丽丽王玉龙、王玉华、王翠、李晓民青岛恒星科技学院15SC330 青年教育心理健康档案的构建与使用陈锦元焦迎娜、周泰冰、闫方杰、杨蓓蓓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1 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与教育体系研究白冰孙晓杰、韩晓昌、姜宏斌、宋岩静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2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生药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李雪莹沈伟、刘波、刘慧、王苏丽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4 《针灸技术》实训项目教学改革景政吕美珍、王慧、高华伟、王志磊、唐妮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5 专科层次药品类专业医药营销心理学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研究焦迎娜李密、王璀、张帆、李朋、徐传庚、董淑敏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6 基于ESP理论的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姜彩霞杜留成、王月英、赵宏展、陈洁、张先辉、盖昕一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7 基于微视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郇玉龙焉旭光、梁洪瑞、雷泉龙、王瑜、张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8 方药融合背诵方剂歌诀夯实高职中医学专业“三基”教学的研究高秀兰战文翔、姜蕾、鞠翡翡、宋修道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39 高职高专类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解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宿世震孟繁伟、申芳芳、刘晓庆、刘杰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40 高职高专院校OA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汪新超王亭、王娜、丛兆鹏、宫小飞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SC344 技师学院基础会计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闫华山世亮、许传芳、张永芳日照市技师学院15SC347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李红卫邵兆彦、任维新、李文申、李鑫、张成娥、王尊圣、王伟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里辛街道办事处第二中学14BE001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张辉王建龙、单云军、刘光义、李振华、沈红波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