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与评价-7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与评价-7

检者可采取相应固定体 位措施;对有正当理由需要检查的孕妇应注意尽可能保护胚
胎和胎儿;当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也须进行射线防护知识教 育,并注意他们的防护;对示教病例严禁随意增加曝光时间。
0.25mSv,机房外表面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
7.5μGy/h。
悬挂防护吊屏
悬挂防护铅帘 侧位防护屏
侧位防护铅帘
双 C臂
机房门外设置电离辐 射标志、工作指示灯,机 房要保持良好通风,机房 内不应堆放无关杂物,操 作台应安置在屏蔽室(区) 外,应配0mAs/层; 层厚10mm,320mm直 径 PMMA模体。
CT机房的防护
一般工作量下的CT机房屏蔽应有16cm混凝土或20cm 砖或2mm铅当量的厚度,较大工作量时的机房屏蔽应有
20cm混凝土或37cm砖或2.5mm铅当量的厚度。
CT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应小于
X线机房防护设施技术要求
机房的选址: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或
单独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和周围场所的安全,并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候诊位置选择恰当,机房布局、 分区合理。 机房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 200mA的应不小于24m2,双管头不小于36m2;牙科X
射线机应有单独机房。图片来自网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 厚度的差别,穿透人体不同 组织的X射线被吸收的程度 不同,通过检测透射人体的 射线强度,我们可以得到人视

第一大类: 传统X射线摄影设备—胶片/增感屏作为信息收集载 体,模拟图象; 第二大类:
参照国家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有关放射诊断的
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认真选择操作参数,力求受检者所受到的 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的最低剂量。
进行消化道检查时, 要特别注意控制照射条件 和避免重复照射,对工作 人员和受检者都应采取有 效的防护措施。图片来自网放射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续
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所需的投 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 限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并 与成像器件相匹配;对受检者的 非投照部位和辐射敏感器官(如
主要依据: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65-2005 ) ;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180-2006)。

摄影机房主屏蔽 摄影机房次屏蔽
屏蔽厚度
2mmPb 1mmPb
透视机房各墙壁
X线机房各门、窗
1mmPb
与其所在墙壁相同
CT机房面积一般应不小于30m2,高度符合放射防护要求, CT装置宜斜向安放,机房出入门应处主要依据: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1);
《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7-2007);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17589-2011);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 《口腔X射线机》(YY/T 0010-2002); 《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GBZ186-2007)等。
放射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认真配 合临床医师做好检查的正当性判断,正确掌握照射范围,避免 不必要的额外检查。
X射线诊断质量控制设备要求
验收检测—设备安装完毕或重大维修后,应进行验收检测,合格 后方可启用,由供货商、医疗卫生单位协助有资质的第三方共 同实施。 状态检测—应每年进行一次状态检测,状态检测由获得省级以上 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实施。
稳定性检测—状态检测合格的设备,在使用中,医疗卫生单位应
58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2
59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2
60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2
61
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管理
1.管理组织机构
2.管理制度及其实施 3.职业人员健康管理 1)教育培训 2)个人剂量
3)健康检查
4)档案管理
预评价报告表 解 读
预评价报告表 解 读
44
扉页2
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
45
扉页2
评价机构评 价资质证书影印 件
46
扉页 3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多种探测器件作为信息收集载 体。
屏片
单板DR
CR双板DR图片来自网X射线重要应用断层扫描-CT
图片来自网X射线重要应用DSA图
放射防护原则和目的
放射防护应遵守的三项基本原则: 1)实践正当化;
2)放射防护最优化;
3)个人剂量限值。 放射防护的目的:避免发生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并把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常使用中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工作场所 放射防护检测,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对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受检 者防护、机房周围辐射安全等进行防护评价。
医用X射线诊断各种操作位置辐射防护水平检测可为评价工
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提供一部分依据,但具体评价应结合每位 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负荷进行。
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与评价
主讲人:陈大伟 教授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吉林大学卫生检测中心
主要内容
一、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介绍
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要求 三、医用X射线诊断的卫生监督
一、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技术介绍
X射线历 史
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后 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对人体 进行影像检查,诊断疾病。
47
预评价报告表 解 读
48
预评价报告表 解 读
49
预评价报告表 解 读
50
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
51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1
52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1
53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1
54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1
55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1
56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2
57
效果评价报告表 解 读2
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
采取适当的屏蔽防护。图片来自网放射诊断防护安全操作要求续
施行X线检查时,应注意候诊受检者的防 护;透视或摄影检查中除正在接受检查的受检 者外,其他成员不应留在机房内。
只有把受检者送到固定设备间进行检查不现实或医学上不可
接受的情况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才能使用移动或携带 式X射线机施行检查;携带式X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物资、通讯、技术、人员、经费准备 应急预案 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
事故应急预案应落实好以下内容: 1)事故情况下对“放射源”的应急控制措施; 2)完善放射事故报告程序; 3)放射事故的登记及档案管理;
4)事故情况下医学应急救治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