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22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开题报告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22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
黄仁超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W12207578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220kV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经过对设计要求,设计内容的分析可知,首先要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的知识,求出各短路点的短路电流,从而确定各短路点短路时系统的最大及最小运行方式,由于电力系统分析的相关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因此这一步进行得比较顺利。接下来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求出各出线的最大最小三相短路电流,两相短路电流和相应的最大负荷电流,在计算这一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困难,通过查找相关的书籍,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很快的迈了过去。其次,根据经验习惯,通过方案比较,论证选择了一套初始的保护。为了能够确定这些保护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足够的实用性,我们还需要对它们进行整定计算和灵敏性校验。对于220kV侧输电线路,经过对电流I,III段保护的灵敏性校验不合格后,改用了距离保护,它的整定计算和灵敏性校验与电流保护相类似,因此很好处理,但是220kV侧还必须考虑接地故障保护,我采用的是零序电流保护,因为这种保护平时很少做过练习,所以感觉比较陌生,经过多日的参考相关书籍,以及在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辅导下,渡过了难关。对于变压器,它涉及的保护较多,主保护是纵联差动保护与瓦斯保护的配合,后备保护主要有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其中纵联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和灵敏性校验过程比较繁琐,我根据工具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理及整定计算》上的框架来进行整定和校验,中间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经过认真分析,仔细思考后问题仍然得以解决,剩下的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的整定与校验都容易理解,不难计算,这些是我毕业设计能顺利完成的一个基础;对于母线来说,采用了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这种保护简单,可靠又经济,恰倒好处。这种保护灵活性高,适用于母线连接元件运行方式经常变动的母线。这些保护就目前国内继电保护的发展水平来说并不是最完美的,它有它的缺陷但也有自身的优势,它只能从某些方面来满足继电保护的四大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将会被新一代保护所代替,这是无法避免的,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7]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7
四、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பைடு நூலகம்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线路继电保护配置,自动重合闸的配置,微机保护装置简介,
220kV电网元件参数选择
系统运行方式的制定和变压器中性接地点的选择,
短路电流的计算,
变压器中性接地点的选择,
系统运行方式的制定。
三、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潘宝良,浅论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科技资讯,2011,34
[2]李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的一般原则,云南电力技术,2000(1)
[3]王攀,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电气时代,2009(7)
[4]邹讥平,小型水电站35kV单回路短线继电保护设计,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
[5]马永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
国内外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成长起了指导作用。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因而在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