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30009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30009

S249永定区邢家巷至大坪公路第三合同段K7+997.5 ~ K11+435.128段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六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S249永定区邢大公路S3标项目部日期:2014年4月2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4)二、工程概况 (5)三、施工准备和工期安排 (6)3.1、施工准备 (6)3.2、其他准备工作 (6)3.3、施工测量放样 (6)3.4、临时施工便道 (7)3.5、施工计划 (7)四、施工工艺及方案 (8)4.1、施工方案 (8)4.2、施工方法 (8)4.2.1、施工准备 (8)4.2.2、填前碾压与基底处理 (9)4.2.3、土石方开挖 (10)4.2.3.1、土质路堑开挖 (10)4.2.3.2、石质路堑开挖方式 (11)4.2.3.3、零填挖路基 (15)4.2.3.4、土石方开挖中的注意事项 (15)4.2.4、路基填筑 (17)4.2.4.1、试验路段施工 (17)4.2.4.2、软基处理 (19)4.2.4.3、土方填筑施工 (20)4.2.4.4、石方填筑施工 (22)4.2.4.5、土石混填路堤 (23)2.4.4.6、纵向填挖交界、陡坡路段的处理方案 (24)4.2.4.7、台背回填的处理方案 (24)4.2.4.8、路基精加工施工 (25)4.2.4.9、沉降观测 (26)4.2.4.10、弃方处理 (26)4.2.4.11、边沟的开挖 (26)4.2.5、路基整修 (27)4.2.6、土石方调配 (27)4.2.6.1、路基土石方乘换算系数的计算 (28)4.2.6.2、土石方的调配 (28)五、质量控制指标、检验频率和方法 (29)六、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措施以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0)6.1、质量保证体系 (30)6.2、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0)七、安全施工措施 (31)7.1、安全技术措施(见附后) (31)7.2、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31)八、环境保护措施 (31)8.1、施工环保体系(见附后) (31)8.2、废料、废方的处理 (31)8.3、防止水土流失 (32)九、确保文明施工措施 (32)一、编制依据1.1、S249永定区邢家巷至大坪公路第三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招标过程中的补遗书,标前会议纪要等。

1.2、施工规范:1.2.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2.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1.2.3、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2.4、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F10-2006);1.2.5、交通部《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2.6、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2.7、交通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2.8、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1.2.9、其它相关规程、规范。

1.3、试验规程:《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4、质量标准与安全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5、质量管理标准:GB/T19001-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6 编制原则1.6.1、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1.6.2、确保工期的原则1.6.3、确保质量创优的原则1.6.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1.6.5、科学管理的原则1.6.6、文明施工的原则1.6.7、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1.6.8、环境保护的原则1.6.9、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1.6.10、遵照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原则二、工程概况2.1、本项目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境内,路线总体走向为南北方向。

路线走廊带为低山岩溶地貌,地势总体北低南高。

境内山峦叠嶂,冲沟发育,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大。

根据地质勘查资料,本项目特殊路基和不良地质处治包括:高填深挖路基处治、低填浅挖路基处治、桥涵台后路基处治、填挖交界路基处治、软土路基处治等。

2.2、本项目采用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为12m,路基各部分组成为:土路肩(0.75m)+硬路肩(1.75m)+行车道(2×3.5m) +硬路肩(1.75m)+土路肩(0.75m)=12m路基宽度。

2.3、路拱坡度:行车道和硬路肩横坡均为2%,土路肩为4%。

2.4、路线设计标高为道路中线设计标高。

2.5、护坡道及碎落台:为了更好的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不设置护坡道,碎落台宽度采用1m,设置向外的横坡。

2.6、公路用地界:排水沟外缘以外1m或截水沟外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1m为公路用地界;桥梁为投影范围以外1m为公路用地界,隧道未设置用地界。

工程数量:填方路基主要分布在沿线冲沟中,最大填土高度约为8.8m。

本合同段设计土石方开挖总量为8.1万m3,其中挖石方7万m3,借石方量约为6万m3,填方总量约为15.2万m3,其中填石路堤约为14.2万m3,同时填石路基施工是本合同段路基填筑中的一个主要特征。

三、施工准备和工期安排3.1、施工准备3.1.1、开工前,作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材料、机械设备、人员配置、开工及完工日期、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等,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1.2、现场施工人员对提供的施工图纸进行复核,复查设计图纸是否齐全,设计文件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作业的技术规范;如发现有问题,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

3.1.3、图纸合格后,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关键工序,对施工过程中的困难,必须具有可预见性,尽早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3.1.4、工程材料准备、机械设备准备、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求。

3.2、其他准备工作3.2.1、沿线导线控制桩复测已经完成,路线中心桩、坡脚、坡口位置桩已全面完成。

3.2.2、路基填筑材料已按《土工试验规程》,完成了液塑限联合试验、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3.2.3、各种机械设备均已进场,并已完成全部检修.3.3、施工测量放样首先对整段线路进行精测,在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定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等具体位置桩。

3.4、临时施工便道由于该工程为新建工程,全线需新建一条施工便道.3.5、施工计划因本段路基有6万多m3石方属洞渣利用,填方进度需结合隧道施工进度,此项工程计划于2014年4月5日开工,2015年4月5日完工。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工人安排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四、施工工艺及方案4.1、施工方案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直接装车,辅以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装车;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发育程度等因素确定开挖方式。

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采用机械直接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采用机械直接开挖的采用光面爆破;填筑采用分层填筑,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平摊铺,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密实,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

四区段: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开挖→填筑→整平→碾压→检测→边坡整型。

4.2、施工方法4.2.1、施工准备4.2.1.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4.2.1.2、施工测量与放样交接线路中桩,复核基准点,进行路线贯通测量,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以及取土坑、借土场、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4.2.1.3、调查土源,将用作路基填方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的要求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标准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液塑限,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CBR值,颗粒分析等试验,把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

如所调查和试验的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符时,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2.1.4、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的详细情况;调查沿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位置、埋深,按设计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4.2.1.5、做好现场布置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维护、修建施工便道。

4.2.1.6、在弃土场及路基两侧的红线范围内沿线开挖临时排水沟渠,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防止雨水淤积和对路基及附近农田的冲刷。

4.2.1.7、场地清理: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30cm内的草皮和表土清除。

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

将树根全部挖除,清除的垃圾由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区,场地清除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2.1.8、规化作业程序、机械作业路线,在路基开挖前至少14天我部将路基土石方调配方案图表报送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进行土石方开挖。

4.2.2、填前碾压与基底处理路基填筑前对清理后的施工场地进行填前碾压,采用YZ18压路机进行压实,直至压实度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为止。

基底处理的方法,利用隧道洞渣进行路基路基换(回)填。

为了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在以下路段应进行换(回)填:在石质挖方路段,超挖部分用隧道洞渣回填,禁止用土回填;在纵坡较大的凹型竖曲线底部,换填石渣;在山坡底部路基范围应换填50cm 厚的满足强度和粒径要求路基填料;在路基填方高度小于150cm的路段,路床厚度范围80cm内应采用满足粒径和CBR值要求的填料进行换填;填土高度小于80cm(包括零填)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30c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

路堤填土高度(不包括路面厚度)大于80cm时,对于土质基底,将原地面整平压实到无轮迹后才可填筑路堤,其压实度符合要求。

摊铺后适当洒水,分层压实,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20cm。

4.2.3、土石方开挖4.2.3.1、土质路堑开挖①在路基挖方开工前28天将开挖工程断面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不得开挖;挖方作业要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临近构造物产生损坏或干扰。

②根据路堑深度、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设备条件确定开挖方式,当路堑较浅时,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当路堑较深时,横向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路堑既长又深时,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对风化破碎岩体,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的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采用阶梯式进行开挖,按图纸要求设置平台,形成阶梯式的边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