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v数字影院规范

v数字影院规范

数字影院一、发展现状数字影院的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影院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中国也难以避免地被卷入这股潮流当中。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初,我国已有94套符合国际放映的技术、160套适合国情的1.3K中档放映系统以及超过3000套流动放映系统。

与此同时,近700套高档放映系统、200套中档放映系统以及2000多套流动放映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陆续投入市场运营。

截至到2007年底,全球数字影院发展规模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共有4006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76%;排名第二的是英国,共有260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5%;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共有215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4%;排名第四的是韩国,共有182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3.4%;排名第五的是德国,共有137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2.6%;排名第六的是日本,共有68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1.3%;排名第七的是比利时,共有49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0.9%;其他31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59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6.8%(图73)。

全球数字影院分布图数字院线的发展不但成为数字电影革命历程中的必经之旅,而且带来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盈利空间。

据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2500家影院近2万块银幕,将更换为数字银幕,50%的胶片放映机将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DCI标准数字电影放映机。

到2009年,胶片放映在美国影院将基本成为历史。

“胶转数”成了全球影业的共识,预计两年内,数字化发行、放映就将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主流模式。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数字院线的规模化经营必将达到一个高潮。

二、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和规范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一直在引领着数字影院技术模式的逐步形成,引领着数字影院设备的逐步规范。

数字影院标准的制定目前共有三个组织在进行,分别是:ISO/TC36(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标准委员会)、好莱坞数字影院倡导组织(DCI组织)、美国SMPTE DC28(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数字影院标准委员会)。

其中ISO/TC36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可视为国际标准,SMPTE DC28所制定的标准可视为行业标准。

(一)ISO/TC36数字影院标准ISO/TC3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是国际上电影技术标准的最高制定机构,其发布的标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采用和参照的国际标准。

我国是该委员会的积极成员国。

ISO/TC36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共13项,具体项目和主要内容如下:1)ISO N1533/SMPTE 431-1数字影院质量——对银幕亮度电平、色度和均匀性的技术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数字影片审片室和数字影院的银幕中心亮度、色度和均匀性,包括银幕中心亮度的允差、边缘亮度的分布均匀性等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ISO N1536/SMPTE RP 431-2数字影院质量——对参考放映机和放映环境的要求。

本标准定义了供审片室和数字影院放映数字影院发行母版用的参考放映机和放映环境,并规定了参考放映机和放映环境的技术指标、特性、允差范围等。

3)ISO N1526/SMPTE 429-3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声音和画面的轨迹文件。

该标准规定了使用MXF格式进行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的声音和画面轨迹文件的一般特性。

目的是在数字影院的存储和播放中实现统一的数据结构交换格式。

4)ISO N1527/SMPTE 429-4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MXF JPEG 2000的应用。

该标准规定了在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时采用MXF文件格式将JPEG2000码流文件打包的技术要求,定义了从任何与JPEG2000相兼容的数据文件映射到MXF格式文件的元数据,包括映射关系、标识和通用标签等。

5)ISO N1528/SMPTE 429-6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轨迹文件基本数据的加密要求。

该标准定义了将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用的MXF轨迹文件的加密语法,包括元数据结构、加密框架等;并规定了相匹配的加密参考模型。

该标准同时规定了基本数据加密必须使用AES加密算法,基本数据完整性校验应使用HMAC-SHA1算法。

6)ISO N1529/SMPTE429-7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对合成播放列表的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在制作发行母版阶段进行数字影院文件打包时合成播放列表的文件结构,如电影正片、预告片、广告片等播放列表的文件结构、播放的顺序、声音或图像等轨迹文件的同步点等,该标准适用于数字影院的文件打包和解包播放。

7)ISO N1523/SMPTE 428-1数字影院发行母版——图像特性。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数字电影发行母版的、非压缩的图像特性,如像素数(4096 x 2160/24、2048 x 1080/48和2048 x 1080/24),像素点的形状(1:1正方形)、像素点的排列及记录顺序、画幅比、量化比特深度、彩色空间等重要指标。

8)ISO N1524/SMPTE 428-2数字影院发行母版——音频特性。

该标准是为了在制作数字影院发行母版音频时实现设备兼容性和技术参数的一致性,规定了发行母版音频的比特深度、取样频率、声道数、参考电平等技术参数和特性。

9)ISO N1525/SMPTE 428-3数字影院发行母版——声道分配及标识。

本标准为数字影院系统播放发行母版的声音定义了系统的声道分配及标识,以统一和辨别声道的位置。

10)ISO N1534/SMPTE 432-2数据源处理——数字影院低频效果声道的音频特性。

此标准是为实现设备的互用性,规定了用于数字影院还音或监听低频效果声道的滤波器频率响应。

所规定的响应曲线将使设备滤波器标准化。

11)ISO N1530/SMPTE 430-1数字影院操作——对密钥传输信息的要求。

本标准对数字影院系统的密钥传输进行了规定,密钥传输包括合成列表的内容密钥、内容密钥参数和可信任设备列表。

标准中还规定了密钥传输应采用的格式、语言和加密方法。

12)ISO N1531/SMPTE 430-2数字影院操作——对数字证书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证书的内容、格式和处理过程,目的是通过数字证书的方式有效地确认所用的数字放映设备是否经过了安全认证。

13)ISO Nl532/SMPTE 430-3数字影院操作——对通用的影院辅助信息格式的要求。

本标准是为了数字影院系统的通讯安全,规定了系统在非定向通讯时通用的影院辅助信息的格式。

并规定了影院辅助信息格式应采用通用的XML语言封装打包。

(二)DCI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美国好莱坞数字影院创导组织(DCI)虽然不是数字影院技术标准的起草、制定和发布机构,但是由于好莱坞在全球电影的重要地位,其制定的数字影院技术规范、符合性测试规范却是在全球数字影院发展中最受关注和影响力最大的。

DCI(美国数字电影联盟)标准是2006年7月美国好莱坞、迪斯尼、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电影、华纳兄弟等7大制片商共同推出的数字影院标准,尽管非强制规范,但由于7大制片商垄断着全球电影市场片源,在全球电影数字化的趋势之下,只有符合DCI标准的数字电影播放机才能播放其拷贝。

DCI标准对放映系统、版权保护系统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按照DCI标准,数字电影播放机的像素要达到2K~4K,也即2K可以达到2048 x 1080个像素,4K可以达到4096 x 2160个像素。

而在音频部分,明确了数字电影最大支持16声道的标准。

除此以外,该标准还对存储系统、传输方式、编码码率、图像编码源坐标、编码像素块大小、编码典型成分、量化典型成分、打包、帧编码等细节也作了正式的规定。

并指定数字水印加密技术,必须采用汤姆逊(THOMSON)和飞利浦(PHILIPS)两家的技术。

目前,全球有四家公司在研发符合DCI标准的电影机,而只有两家已经按照要求送往美国联邦信息安全委员会进行加密检测,分别是时代今典集团(Time Antaeus)和美国杜比公司(Dolby)。

DCI《数字影院系统规范》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与《数字影院系统规范》实施相配套的《数字影院系统符合性测试方案》已经全部完成,数字影院设备的测试和认证机构已于2008年初确定并正式开展测试。

(三)SMPTE DC28数字影院标准SMPTE DC28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数字影院技术委员会,致力于为全球数字影院制定SMPTE标准,力图使数字影院实现像胶片电影发行放映那样用统一的发行方式在全世界任何影院都能放映。

SMPTE DC28标准是目前全球数字影院发展重点关注和参照的技术标准,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重点参考了DCI 《数字影院系统规范》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指标,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体系化的分解、细化和完善。

目前SMPTE DC28共有4个主要的工作组:Mastering母版制作、Distribution发行、Exhibition 放映和Stereoscopic立体放映,制定的标准体系分为以下6大部分:1)数字影院发行母版。

2)数字源文件处理。

3)数字影院文件打包。

4)数字影院运营。

5)数字影院质量。

6)数字立体放映及其他。

截至到2007年10月DC28已发布的标准有17项,而2007年12月前发布的标准有10项,正在进行制定的标准有17项,共计44项数字影院标准。

随着SMPTE DC28标准的深入和全面制定,我们可以看到DC28标准与DCI《数字影院系统规范》有些不同之处,前者比后者更规范化、更细化、更全面和更准确。

DC28在细化和完善标准中发现了DCI《数字影院系统规范》存在的一些不足,DCI又根据DC28标准的不断完善对其规范进行了勘正和补充。

(四)中国《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的制定和发布我国国家广电总局确定,我国在发展高端商业数字影院时要与国际接轨,尽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着这一基本原则,我国一直在跟踪美国DCI《数字影院系统规范》和SMPTE DC28数字影院标准的进展,并根据他们的变化和进展,制定、调整和完善我国相应的技术规范。

2004年我国根据DCI 《数字影院系统规范草案》3.0版,起草制定并公布了《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2007年8月我国又根据DCI《数字影院系统规范》V1.1版和SMPTE DC28已公布的相关标准,起草制定并公布了《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

这些根据国际通用技术规范和标准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对我国发展高端商业数字影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由于2K数字放映设备的核心技术属于专利产品,被DCI组织所垄断,全球只有美国、比利时、日本的三家企业由DCI组织授权许可生产数字电影放映设备。

我国现有主流数字院线市场所用的设备全部由国外进口,这不仅使我国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成本较高,同时零配件的更新换代以及后续的技术服务等等都将受到制约。

对我们尤为不利的是,内容产品要受他国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