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国旗下讲话稿10篇六·一国旗下讲话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大家的节日,当我们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不要忘却地震灾区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祝愿他们平安、健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同学们都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为灾区的小朋友捐出了平时的零花钱。
捐款不论多少,都体现了我们的一份爱心,体现了人类的博爱,人性的光辉。
据老师们反映,这些天来,违纪学生少了,课堂不专心学习的同学少了,同学们似乎一下子懂事了许多,成长了许多。
是的,看着整栋教学楼倒塌,几百名和我们一样的学生被掩埋。
我们心痛、我们悲哀、我们懂事了。
我们是幸运的。
死者已死,求生者在求生,救援者在救援,我们在后方,我们可以捐钱,可以献血,可以传递正确的信息。
对我们来说,能做的事不多,能做的事都很间接,但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为灾民,为自己,行动也是一种表达心意的语言。
那么在灾难面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才能无愧于己,才能对得起那些死难者、救援者和捐助者呢?我想,作为学生,我们还能做并且应该做到的有很多比如,我们应该更加孝敬父母,尊师老师,关心同学。
不要小看端茶、问好、扫地这些日常小事,它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个人的高度。
我们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具备良好的品质。
不迟到,不旷课,不打骂他人。
我们应该更加勤奋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不畏难,不气馁,不骄傲。
我们应该更加宽容、豁达。
不要为一点小事,恶语相向,睚眦必报,少一点自私,能承受一点儿委屈。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关爱他人的人,一个力争上游的人。
同学们,6月是考试的季节,改变我们命运的大考快到了。
让我们以百倍的信心,拼搏的精神迎接6月7日的高考,6月11日的中考。
以优异的成绩,告慰玉树大地震的遇难同胞。
(六月国旗下讲话)“六·一”寄语同学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这是我们少年儿童节日。
在这欢庆的日子里。
大家还记得红领巾、队旗、队礼和呼号和含义吗?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队员的标志。
红色,象征着它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我们的旗帜火一样红,星星火炬指引前程队旗上五角星表示队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火炬象征在党的关怀下,我们的前程无限光明。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就是队礼的含义。
五指并拢,高举头上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这是我们少先队的呼号。
我们不仅要牢记呼号,而且应该用它来指导行动,把远大的理想同眼前的行动联系起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祖国的未来栋梁,我们要热爱党,热爱祖国。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惜的不竭动力。
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之根本所在。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扎根在心里。
我们要爱国,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要修身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学习的岗位上,刻苦自立,奋发图强,为将来报效祖国,成为无愧于新世纪的新一代而做好一切准备。
6月国旗下的讲话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6月*日,第15周星期一。
高三的同学即将分别参加高考中考。
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耕耘在高三初三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两三的同学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再创辉煌!借此机会,我想与同学们就“爱”这个话题交流一下思想,并与同学们共勉!一是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振兴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发愤读书,立志成材,为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努力奋斗!二是要尊敬我们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为了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风里来浪里去,做出了很多的牺牲。
不仅养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为我们的成长,操了很多的心。
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健康成长,长大了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三是要热爱我们的生命!人是大自然的精华!生而为人,是一种骄傲!我们是父母心目中不可复制的孤本,负载着先辈前辈长辈太多太多的厚望!生命只有一次,应该倍加珍惜!请记住,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积极锻炼,强身健体!把握青春,拥抱未来!四是要尊重我们的老师!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悉心指导,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年复一年。
从天真未凿,到成为聪明智慧的青年,老师的汗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作为有教养的我们,对老师应该常怀感激之心,常存敬爱之情!五是要友爱我们的同学。
同学犹如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学习,应该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支持,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六是要热爱我们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学校。
校园是我们青春年华的见证者,它见证着大家的成长,呵护着大家的成长。
学习生活其间,我们要万分爱护,要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七是要珍爱我们自己!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最终的目的是把自己塑造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而有作为的公民。
为了将来更好地报效社会、报效祖国,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总之,我和老师们衷心地希望亲爱的同学们在田东中学这块美丽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发愤成材!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学校和同学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6月11日国旗下讲话学会宽容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了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
这位妇人只是宽容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扫到自己的角落。
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几天,忍不住问到“大家都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的家乡,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很多的钱。
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现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
俗话说和气生财,如果那位妇人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有的同学为了针尖大的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打得不可开交,真是太不值得了。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有了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人才能装得下事,拿得起,放得下。
一个人的胸怀,可以像大海,像游泳池,像小马蹄坑,在此,老师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就树立一个观念努力使自己变得心胸开阔,多替别人着想,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不悲观忧伤。
这样才能把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才能活得开朗乐观。
6.16明天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很多,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的最广。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很重要的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的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画着船奔向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屈原的尸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利,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久而久之,我国就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着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做一个文明之人》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文明之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不讲脏话,粗话,不穿奇装异服,是在安静无声的自修课时严格遵守纪律……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做文明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
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
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
因此,从现在起,同学们应该坚决摒弃掉自己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个自尊、自爱,朴素大方的学生;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做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纪的“四有”新人。
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学校处处开满文明之花!祝愿我们自己一步步地迈向文明同学们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老一辈革命家很注意勤俭节约。
我们读过《周总理的睡衣》这篇课文,周总理的那件睡衣补了又穿,穿了又补,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
他的一双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块上海牌手表一直戴到心脏停止跳动。
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广东省某一中学的食堂搞得不错,但很多中学生却到校外的餐馆就餐。
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他们居然回答"多花点钱不要紧,到餐馆吃饭不用自己洗碗。
"看到这里,我不由想到外国推行的吃苦教育。
伦敦有一所著名的贵族中学,叫伊登公学。
这所中学是英国皇家王公贵族子弟学习的地方,建校五百多年来,英国的许多首相、大臣、将军和科学家都毕业于这里。
伊登公学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学生们基本过着一种军营式的生活。
教师和学生的住宿条件也十分简单,他们只有大间的集体宿舍,更令人不解的是,学生每星期五还得饿一天的肚子,真有点"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味道,据说,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吃苦精神。
同学们。
我们从小生活在和平时期,过着一种舒适安定的生活,有的同学在家里被视为是"小皇帝"、"小太阳",父母对他百般疼爱;有的家长以考试成绩为筹码,考好了发给"大奖",很多同学的腰包都是鼓鼓的。
于是学会搞攀比、讲排场、摆阔气。
这种花父母的钱不心疼铺张浪费的作法,对自己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外国有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
我国也有这么一句俗语"少年有福不算福,有钱难买少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