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课程编号:j12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类型: 专业拓展课程总 学 时:40学分:3 学分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建筑设备学习领域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中的拓展 课程之一,是土建施工员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部分内容,是专业的拓展课程。

课程定位 见表 1表 1 课程定位课程性质 专业拓展课程,必修课程 备注前导课程 建筑工程任务承揽与合同管理、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等平行课程 建筑工程施工准备、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建筑工程造价实务等后续课程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建筑主体工程施工(砖混结构、框架框剪结构、钢结构)二、学习领域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类型及适应场合;2.掌握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3.了解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相关知识;4.了解建筑采暖与通风空调系统的基本知识,5.了解供电和配电系统基本知识,掌握电气照明基本知识;6.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了解建筑弱电初步知识;7.掌握建筑防雷接地基本知识;8.掌握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施工配合的知识;9.了解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关知识;10.熟悉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了解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识读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2.能把握建筑给排水、通风空调、建筑电气施工的基本要求;3.能协助进行建筑设备工程的质量验评工作;4.具有协调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2.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觉学习 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4.培养学生安全质量意识,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三、学习领域情境划分学习领域情境划分见表 2表 2 建筑设备学习领域情境划分(40 学时)序号 学习情境 教学工作任务 学时时任务.1建筑给排水 2任务.2建筑排水系统 2任务.3高层建筑给排水 21 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初步任务.4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 2任务.5建筑给排水与土建配合施工 2任务6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验收评定 2任务.1建筑采暖系统 2任务.2通风与空调系统 22 采暖通风与空调初步任务.3建筑采暖系统与土建配合施工 2任务.4通风与空调系统与土建配合施工 2任务 5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评定 2任务.1供电和配电系统 2任务.2建筑电气照明 4任务.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2任务.4建筑防雷和安全接地 2任务.5建筑电气施工图识读 2任务.6建筑弱电初步 2任务.7建筑电气工程与土建配合施工 2任务.8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评 2 Array合计 40四、学习情境教学方案设计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与媒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教学场所、考核评价方式等。

见表 3—表 5表 3学习情境一 建筑给排水初步(12 学时) 学习目标 具有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初步知识;能够识读给水排水系统施工图;具有与土建施工配合协调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习内容 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建筑给水方式、给水管材、管件、附件;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给水升压和储水设备;室内消防供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系统的组成、排水管材和卫生设备;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雨水系统简介;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基本内容及识读;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施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相关知识。

教学工具与媒体施工图纸、施工图集、教学录像、工程实例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配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演讲法 等教学方法。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日常生活积累的相关建筑知识等。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任教师共同施教。

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 “情境”实训基地,施工现场。

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每个任务学生完成思考题4题。

考核时间 学习过程中及学习情景结束后。

表 4学习情境二采暖通风与空调初步 (10 学时) 学习目标 具有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初步知识;能够识读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图;具有与土建施工配合协调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习内容 建筑采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的分类、组成;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管材和设备;管道的防腐保温;建筑采暖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图的基本内容及识读; 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与土建工程的配合施工;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相关知识。

教学工具与媒体施工图纸、施工图集、工程实例、录像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配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演 讲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建筑材料知识、建筑识图构造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能够熟练建筑采暖系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善于运用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施教。

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 “情境”实训基地、施工现场。

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每个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和练 习题各2题。

考核时间 学习过程中及学习情景结束后。

表 5学习情境三 建筑电气初步(18 学时) 学习目标 具有建筑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弱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安全用电的基 本能力;具有建筑防雷接地的基本知识;能够识读建筑电气施工图;具有建筑电气工程与土建工程配合施工的能力;具有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的初步能力。

学习内容电工基本知识;建筑供配电及照明系统; 建筑防雷接地;建筑电气施工图识读; 建筑弱电初步; 建筑电气工程与土建配合施工;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评定。

教学工具与媒体 施工图纸、施工图集、工程实例、录像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案例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配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演 讲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建筑材料知识、建筑识图构造知识。

教师执教能力要求能够熟练电工基本知识的相关专业知识;能根据教学法设计教学情境;善于运用 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施教。

教学场所 多媒体教室、 “情境”实训基地、施工现场。

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过程考核,结果考核。

每个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和练 习题各4题。

考核时间 学习过程中及学习情景结束后。

五、实施要求(一)教学要求1.以案例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切忌长篇大论;2.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任务)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

3.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脱节;4.教师应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是主 体,教师的角色是引导;5.每次课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准备;6.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教学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随时了解学生掌握 情况的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等。

(二)教材使用(或编写)要求1. 教材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应体现指导作用。

2. 建议使用教材:《建筑设备》,马铁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7 月。

3. 应围绕学习情境、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内容主线,再适当扩展内容进行教材的重编。

(三)考核评价要求采用过程考核和集中考核(期末综合考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总分 100分, 过程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 40%,期末集中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过程考核分五个教学单元进行,每个单元基准分 100 分,某一个单元考核低于 60 分, 学生可以申请重新学习和考核。

2.每个教学单元过程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思考题、练习题、职业素养三部分:(1)学习态度(20分)包括:1)听课认真情况:要求学生上课专心、认真。

2)笔记记录: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并不定期检查笔记。

3)发言: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发言积极踊跃。

4)出勤: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中途溜号和旷课。

5)平时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并上交,检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

(2)思考题、练习题完成情况(30 分)(3)期末考试(50分)集中考核主要指课程全部结束后的期末综合考试,为笔试、开卷(或闭卷),答题时限 120 分钟。

集中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任课教师应积极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的资源库。

2.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保障, 应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营造真实的施工环境,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

3. 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 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制定人:周德元审定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项目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