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现状分析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现状分析

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现状分析摘要在当今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传统文化元素被大量应用,但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汉字应用却遭到设计师的冷落。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不同层面分析了汉字应用被设计师冷落的原因,并结合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汉字视觉传达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一汉字与视觉传达设计关系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以“视觉”作为传达和沟通的方式,并通过多种方法结合图片、文字和符号,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创作出表达想法和信息的视觉表现。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包括:企事业标识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

汉字作为设计元素之一,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字的发展过程是与人类进程同步的,它诞生的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到来的重要象征。

我们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置身于汉语言体系里。

汉字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是我们传递信息的载体,在国际社会是中国文化的标识性代表。

汉字经过历史的积淀,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和不朽的艺术魅力。

我们的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

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汉字的产生,具有神性光辉。

古人对汉字有“仓颉作书”的神秘说法,因为“仓颉”这位新石器时代的文字创造者,以“四目”仰天地万象,造就的中国汉字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这个特点也是汉字所描述的事物形态或状态所决定的。

同时因为今天我们书写的汉字带有象形文字的明显痕迹,所以更容易让我们想到它所代表的事物或状态,因此,汉字拥有“图像化”“符号化”的表现形式,这也可以说是标识设计的最早雏形。

与此同时,甲骨文、金文、篆、隶、楷等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也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与创作题材。

二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现状在图形意蕴表达方面,汉字有着凝炼、概括、美观的优点,这使它成为设计元素的根基,汉字不但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也为今天以汉字字型做标志设计和标志的民族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汉字在演变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字体以及由于书写行为过程中而产生的书体、书风给以汉字为主体的图形化创意提供了多样性的借鉴。

如今它也是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备受关注的设计元素,例如,利用汉字元素设计的2008北京奥运会徽,它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会徽中的篆字阴文“京”,字形被设计师演化为一个奔跑的、奋发向上的运动员形象,整个造型洗练、简洁,体现了人类体魄和竞技精神的双重之美。

再如,中国邮政标志,设计师将黑体“中”字体与邮政的网络形象经过归纳、融合、变化,同时在创作中包含了翅膀的造型,使人联想到“鸿雁传书”这个中国古代用于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

此标志很好地传达了企业文化理念。

在造型上标识浑厚有力,横与直的平行线代表秩序与四通八达,整体标识稍微向右倾斜的态势,表达出动感与速度感,这与邮政提供的服务内容相一致。

还有1992年王国伦先生为国际拍卖会设计的标志,标识以“拍”字为整体形象图形,“拍”在字型上选用标准的宋体字,最巧妙的创意在于笔画替换,他将“白”上面的一撇以小锤替代,形象地表达了拍卖会一“锤”定音的行业规则,此标识将拍卖会形象化表现,达到造型与含义的高度概括,让受众一目了然,标识的整体造型以圆形为主,寓意拍卖会场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是汉字在标识设计中应用成功的案例之一。

虽然今天的设计师有很多在探索汉字在不同设计领域的应用,但像这样以汉字为主进行创意设计的成功例子在当今视觉传达领域少之又少,汉字应用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特设计魅力的风景线。

中国当代设计师对于汉字的认知与应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三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应用遭遇尴尬的原因分析汉字在当代视觉传达领域遭遇设计师冷落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汉字整体外观形态呈四方形,这种四方对称结构往往令设计师在进行创意设计的时候在形态上受到限制,设计的过程中容易陷入笔画与图形的制约矛盾中,创造性思维难以自由发挥。

其次,拉丁字母自身特点在创意中灵活性很强,设计师可以通过书写端正与花哨、字母大小写、笔画粗细等变化,来体现出设计作品的个性;最后,国内的很多企业在树立品牌形象的时候,首先想到用英文名字,也就是起个洋名,目的品牌塑造能与国际化接轨。

在视觉传达领域里,品牌设计包括对一个企业或企业产品设计名称,同时也包括对对企业标识进行设计及所生产的商品进行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还有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提炼和推广,从而实现区别于其它企业或企业产品的个性化塑造过程。

很多企业管理层认为在品牌设计过程中以汉字为主导,很多外国人读不懂,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传播障碍,这样消费市场就局限于国内。

很多企业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很多商品在命名的时候选择英文。

从传统文化营养中汲取设计灵感,已成为现代设计界的风尚。

如何能帮助中国企业借助设计智慧的力量发展品牌战略,创造附加值利润,同时发扬中国文化精髓,如何解决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应用现状存在的尴尬问题是摆在每位设计师面前的重任。

四解决目前汉字在视觉传达领域应用尴尬的方案1 中国设计师要把理解汉字文化作为基本文化素养汉字造字规律是由东汉许慎总结的,即“六书”理论。

六书分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研究“六书”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和研究汉字丰富字义。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不仅融合了字的灵动美,更柔和进了人的喜怒哀乐。

例如,我们在写下“人”这个字时,不禁肃然起敬,并为“天”和“地”两字的创造赞叹不已。

汉字横竖钩点的巧妙组合,型与韵的结合,这和我们人的气质多么相近。

古人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比类取象”思维能力与对物象创造性的再现能力,培育出创造汉字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孕育着中国人的创形、创意能力,也就是在平面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

当人类进步对文字发生强烈需求时,汉字的发生、发展是必然的。

这种发展的另一种结果,就是我们对符号、文字与图形的综合运用的目的起到对信息记录与传达的作用。

同时我们将这种有目的行为称作视觉传达活动,这也可以说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雏形。

中国汉字之美不仅在于形体、风骨、更在于精髓和真情。

一位优秀中国当代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不能理解和应用汉字之美,只能把他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外汉。

2 日本著名设计师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启发中国的汉字在日本设计师手中很早就焕发出丰富的艺术效果与浓烈的文化气息。

汉字在他们的作品中散发出鲜明的韵味与文化气息,尤以汉字为主题的招贴竞赛精彩纷呈。

世界著名日本平面设计师杉浦康平是一个执著的汉字迷,他曾经在《活字礼赞》一文中提出汉字造型的直角思想,它起源于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学。

白木彰,日本著名平面设计专家、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博士生导师。

他的设计作品,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的堆积,每个汉字仿佛从符号世界中还原了出来,带着它们来自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例如,白木彰为一本画册做的设计:把汉字“花”作为封面主体,并以“花”字为中心,各种图形、鲜艳的色彩以组合的方式不断地向外扩展,在视觉上就像一朵花在一点一点地开放。

图形与字形字义完美结合,创意的美妙很容易抓到读者的视觉神经。

20世纪50年代,为了使日本包装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书法字体,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

设计师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特别注重书法字体的变化与创新,同时将字体作为图形元素进行设计。

这种设计手法表现商品品牌的同时也向消费者展示了商品的文化意蕴。

同时日本设计师在包装设计时也强调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注重发掘和弘扬传统书法艺术形式,做到国际性和民族性的真正结合。

例如,在日本一面条食品包装设计上,“女”字书写的潇洒流畅、韵味生动,具有面条食品的外在形式感。

再如,日本三得利纯麦芽威士忌包装,设计上把书法字体用特写手法夸张放大,对比手法运用恰到好处,向我们展现了日本包装的创意与魅力。

日本设计师们的汉字设计应用水平是让我们折服的,其原因除了那些客观历史问题以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他们对于文字怀有深厚的感情与崇敬之心。

如设计大师田中一光、粟津洁、杉浦康平、胜井三雄,在他们的设计作品当中都表达了他们对汉字的尊重和浓厚的感情。

而在汉字文化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中国设计师,他们对中国文化理解的程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设计师所不具备的。

以“像”和“形”为基础的中国汉字是对物像进行简约化和概括化的表现,为视觉传达设计创意和创形提供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延伸空间。

中国当代设计师如果能把握汉字的这种特质,必将把作为主题或语言介质的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发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3 把创造思维训练纳入设计师培养课程体系中国当代设计师培养课程体系基本是仿照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经验,尤以包豪斯设计学校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为榜样。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注重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现代结构的应用,并由现代工业直接创造美学价值,这对设计创造、结合生活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设计思维的启迪、设计新领域的开拓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包豪斯强调的工艺美是体现功能和运用结构的结果,并认为传统是阻碍机器产品设计的因素,因而认为功能就是美的。

这种以理性主导的创作观念同样具有偏颇性的忽略了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照搬包豪斯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导致中国当代设计师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例如,中国目前视觉传达领域设计师的培养体系中,也能看到围绕汉字展开的训练课程,但对于汉字造型进行探索的时候,缺少对汉字文化的深入了解和重视。

再如,我们教育体系虽有字体课程设置,但课时却很短,指导教材中欧美文字占较大篇幅,即使有汉字也是偏于对汉字历史的介绍,而汉字设计再创造性研究少之又少。

如何突破传统模式,让文字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在视觉传达诸多媒体中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要想在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走出新路子,就要培养课程体系里包含汉字设计的形成潮流、审美、风格以及汉字设计的应用等方面做出大胆地尝试与探索,多元化与多视角地寻找汉字创意表达的多种形式,使设计师学会如何以汉字特有的符号元素来表达视觉语言,体现创意想法。

同时设计师培养不仅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加深本民族文化艺术修养,才能增强专业发展的而后进。

避免设计无所出,创意枯竭的困境。

五结语研究汉字在当今视觉传达领域设计应用现状,是为了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优秀基因,这种基因就是在我们设计师情感和思想最深处的一种智慧与力量。

关于中国汉字的魅力,鲁迅先生早有论述,他说汉字有三美即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

在视觉传达领域里汉字的应用,设计师都在用心追求意美、形简的特点,使汉字本身就能表现出其自身的意义。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以汉字为主的成功设计案例越来越多,这些成功的设计作品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智慧与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