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玉米淀粉糖的生产及改进开题报告
玉米淀粉糖的生产及改进开题报告
玉米淀粉糖的生产及改进
学院:园林科技分院
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班级:10食检4班Βιβλιοθήκη 姓名:张倩茹指导老师:陶金华
一、背景
1.目的意义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其脂肪、磷元素、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玉米中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能使人体内胆固醇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玉米中含钙、铁质较多,可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玉米中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这是一种抗癌因子,在人体内能与多种外来的化学致癌物质相结合,使其失去毒性,然后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粗磨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可抑制肿瘤生长。玉米还含有微量元素硒,硒能加速人体内氧化物分解,抑制恶性肿瘤。玉米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和致癌物质对结肠的刺激,因而可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二、研究方案
1.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的食糖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甜菜糖、甘蔗糖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产量高、易于贮运,尤其是淀粉含量特别高,特别适合作为制糖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酶法制糖技术已在制糖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玉米淀粉糖浆的生产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食糖的紧张局面,同时还是一条玉米深加工的良好途径。淀粉糖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替代蔗糖,同时蔗糖在某些应用领域也不能取代淀粉糖,。
玉米淀粉糖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主要包括玉米淀粉原料在酶制剂的作用下水解液化、闪蒸、糖化、脱色、离子交换和浓缩;其特点是,水解液化的产物液化液导入一个分离桶中,利用一台泵将下层的清液抽送至闪蒸罐进行闪蒸,利用另一台泵将上层絮凝的蛋白渣抽提分离除去。本发明的玉米淀粉糖生产工艺由于将液化液除去蛋白渣后再送往下道工序,这样既可快速过滤供料于闪蒸和糖化,又可快速而彻底除渣,保证生产顺利,提高产品的质量。
2.研究内容
了解我国淀粉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和近几年淀粉糖快速在我国发展的因素,提出方法以便研究更深刻的技术变革或有对淀粉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发淀粉糖的深加工产品。使淀粉糖行业不再是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成为引领整个淀粉糖行业的高科技现代化大型龙头企业。
3.研究方法
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位有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讨论工艺原理,研究各段工艺中的重要控制点,分析有效减低能耗的方法。
8.2012年5月28日修改论文、复查
9.2012年6月5日交论文。
三、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1.研究条件
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我国玉米资源丰富,1999年已达1.2亿吨,占世界第二位,玉米的增产为发展淀粉糖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市场看,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淀粉糖发展形势看好,攀升很快。1999年蔗糖产量880万吨,而淀粉糖仅60多万吨。市场放开后,蔗糖连年亏损局面越来越重,全国糖业连续4年亏损累计人民币100亿元。1999年度,我国糖厂限产并将14个糖精生产厂关掉10个,使糖精等化学甜味剂从我国大约300万吨食糖市场大部分退了出来。国家制定一些措施,促使淀粉糖大幅度增长,我国淀粉糖2000年度约67万吨,主要是液体葡萄糖浆和麦芽糖占到60%以上,果葡糖浆产量很少,实际产量不到1万吨,而且产品都为淀粉糖的初级产品。
其次,中国饮食习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吃甜食少,如今国内人均消费食糖不到7公斤,而全世界平均是20公斤,而淀粉糖作为食糖的补充,关键是在怎样正确引导。
另外,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山东发展迅速,但是加工深度不够,综合利用低,缺乏竞争力。
虽然近几年淀粉糖工业迅猛发展,但由于国情的差异,国内淀粉糖要想事先全面替代蔗糖还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发展和积累,期间需要发生更深刻的技术变革或有对淀粉糖产生利好作用的政策出台以进一步降低淀粉糖的生产成本,可谓任重道远。虽然要实现全面替代蔗糖困难重重,但我国淀粉糖工业的发展势头仍是不可阻挡的。
我国食糖的生产和消费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以蔗糖为主,只是到本世纪才提出来以淀糖作为补充,近几年蔗糖产量生产的发展比较稳定,淀粉糖的产量是近几年发展才比较快,成为了食糖市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补充。国内食糖领域对蔗糖、淀粉糖的需求、以及蔗糖和淀粉糖的替代关系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中国发酵协会淀粉糖专业委员会预测,自2006年起,全国淀粉糖平均增长率会接近18%,到2010年,全国淀粉糖总产量会达到800万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分析,从近期的投资与行业情况看,2010年全国淀粉糖产量会超过800万吨,大约在900万吨左右;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也表明2010年全国淀粉糖产量将达到900万吨。
玉米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在6.4亿吨左右:同时,玉米生产工艺最为成熟,副产品综合利用好,淀粉综合生产成本低。在这些商品淀粉中,又以玉米淀粉为主,占其总量的80%左右。玉米淀粉的生产和应用时淀粉行业的核心。因此,研究淀粉糖的工艺原理、降低能耗、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
2.发展现状及预测
入世后,玉米价格会有所下降,淀粉糖价格相应降低,淀粉糖会取代更多蔗糖,淀粉糖用量必将大幅度增长。淀粉糖与蔗糖相比,不仅在营养价值上高出一筹,而且原料广泛,能全年生产,不像甘蔗和甜菜原料,生产期只有不到半年,其副产品利用价值也比较高。
2.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我国淀粉糖价格(按干基计)高于蔗糖,
二是玉米深加工只停留在国内传统技术的生产基础,即使引进也拿不到人家一流技术,自己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不够,应采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度降低成本,才能使我国的淀粉糖在国内外有发展的余地。
四、论文详细工作和进度安排
1.2012年4月初选题
2.2012年4月中旬选题为:玉米(淀粉)生产及改进
3.2012年4月20日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里查询相关资料。
4.2012年4月25日在电子阅览室写开题报告。
5.2012年4月30日写草稿论文,定格式。
6.2012年5月7日修改草稿论文
7.2012年5月15日写论文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