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二版) 第8章 机场工程50页PPT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二版) 第8章 机场工程50页PPT
布置多 条跑道
间距为 760~1310m
同时分别进行
起飞和着陆
间距为> 1310m
两条跑道方可 分别独立起降
通过能力与单条 跑道几乎一样
通过能力取决于 着陆跑道的通过 能力
4. 环境因素
• 能见度、风、跑道表面状况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跑 道的通过能力。
• 能见度差时,增加飞机间隔时间和跑道占用时间。
• 分析跑道通过能力时,对能见度分为三种情 况:
为飞机提供从跑道到航站 区的来往通道,使降落的 飞机迅速离开跑道,提高
跑道的运行效率。
停机坪上的滑行道
• 最简单的滑行道布置,是在跑道两端设置可供飞机调头用 的滑行道,并用短段滑行道同机坪相连。
• 随着飞机运行次数的增加,可以设置短段平行滑行道。
• 而当飞机运行次数预期在5年内将达到年运行50000次或 者年平均周高峰小时达到20次时,需设置全长的平行滑行 道。
间不同
通过能力 出现差异
• 采用机队指数MI来反映这一特性:
M I (C 3 D ) (% )
式中:C——最大起飞重为55.6~133.4kN的飞机
的运行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D——最大起飞重为133.4kN的飞机的运行次数占
总次数的比例。
3. 跑道布置和使用方案
两架飞机不能 间距<760m 平行起降
对于单一跑道
每个方向的起飞和降落 次数大致相等时
航站区宜设在 跑道中部位置
对于设置 两条平行跑道
起飞和降落可在 两个方向进行
一条供降落,另 一条供起飞
航站区宜设在中间 部位
跑道的端部宜错开 布置,航站区设在 接近起飞端的部位
航站区不宜放在两条跑道的外侧
图 8-4
五、滑行道布置
滑行道
出入跑道的滑行道
非仪表跑道
非精密进近跑道
精密进近跑道
第三节 跑道系几何设计
• 跑道系的组成:跑道、道肩、跑道端安全地区、 防吹坪和升降带等。
• 跑道系几何设计的内容:确定各组成部分所需的 长度、宽度、纵断面和横断面。
一、跑道长度
• 确定跑道长度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1.飞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要求 2.飞机质量 3.气候条件 4.跑道特性
基准场地长度 1200m~1500m
侧风速度分量≤6.7m/s(24km/h)
基准场地长度 <1200m
侧风速度分量≤5.3m/s(19km/h)
• 跑道的方位应平行于主导风向布置,使飞机在一 年内能有95%以上的时间可在侧风风速低于容许 值的情况下使用该跑道。
四、航站区同跑道的相对位置
• 航站区的位置——应布设在从它到跑道起飞端 之间的滑行距离最短的地方,并且尽可能使降落 飞机的滑行距离也最短。
• 飞机着陆所需的距离:飞机下滑到跑道入口处时离地
一、跑道构形
• 跑道布置的内容:确定跑道的条数及其方位,并 布置成不同的构形。
跑道的布置方案
基本决定
飞行区的布置格局
• 跑道布置的构形分为单条跑道、多条平行跑 道、开口V形跑道或交叉跑道四种基本形式 。
图 8-3
二、跑道通过能力
空中交通管制因素
机队组成
影响
跑道通过能力
跑道布置和使用方案
决定
环境因素
六、净空要求
• 为保障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安全以及机场的正常使用, 在机场周围一定范围的空域内必须没有障碍物影响飞 机的运行。 因此机场场址和跑道方位选择时,必须 考虑净空要求。
• 以下为一些主要限制面:(l)内水平面、(2)锥形 面、(3)进近面 、(4)过渡面 、(5)起飞爬升 面。
• 按进近程序的不同,可将跑道分为:
1.飞机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要求
• 飞机在正常起飞情况下所需的起飞距离:从跑
道端部开始启动到离开地面并爬升到离地面的安全高度 为10.7m处所需的长度,再乘以1.15倍的安全系数。
• 两种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
起飞过程中一只发动机出 现故障,其速度小于决断 速度
飞机出现故障,其速度 大于决断速度
其跑道长度不乘以 1.15倍的安全系数
路、飞行高度和飞机间最小间隔;
(3)当云层高152m以下和(或)能见度为1.61km
以下时,属云层低和能见度差的情况(简称PVC)
。
三、跑道方位
• 最大的容许侧风速度与飞机尺寸、机翼构形和跑 道表面状况有关。
• 技术标准规定的数值为:
基准场地长度 ≥1500m
侧风速度分量≤10.3m/s(37km/h)
(1)当云层高为地面以上305m以外,能见度至少为
4.83km时,可采用目视飞行规则(简称VFR),即
驾驶员可凭目视保持飞机间的间隔和观测地面目标 ;
(2)当云层高在152m以上305m以下和(或)能见 度为1.61~4.83km时,需采用仪表飞行规则(简称
IFR),即由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利用仪表指定具体航
• 当飞机运行次数预期将达到跑道容量的 40%~75%时,应在跑道中部设置快速出口 滑行道。
• 当年运行次数将达到75000次,或者高峰小 时运行次数将达到30次时,应在跑道端部或 其附近设施等待起飞机坪。
• 在飞机需要沿着滑行道的两个方向滑行时, 可考虑在第一条滑行道的外侧增设平行滑行 道。
图 8-5
飞行区所需 设置的跑道 条数
规划期预计的飞机运行次数
1. 空中交通管制因素
• 跑道上不允许同时有两架飞机运行,前后飞 机的间隔时间便决定了跑道的通过能力。
空中交通管制 系统度的完善程 管制系统的 执行效率
显著影响 前后飞机的 影响 间隔时间
跑道的能通力过
2. 机队组成
机队中各类 飞机的组
成不同
平均速度和 飞机间隔时
• 机场:航空运输系统中运输网络(航线)的交汇
点,是旅客和货物由地面转向空中或由空中转向地 面的接口(交接面)。
机场 系统
空域:航站区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
陆域
飞行区 航站区
进出机场的地面交 通
运输机场应具有三方面功能:
① 保证飞机安全、准点、平稳地起飞和降落; ② 安排旅客和货物及时、方便、舒适地上下飞机; ③ 提供便利和迅捷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
第一节 机场系统的组成
机场 系统
空跑道 滑行道 停机坪 飞机维修机库和机坪
旅客航站楼
航站楼
货运航站楼
地面交通设施
附属设施
图 8-1
图 8-2
第二节 飞行区平面布置
• 飞行区平面布置:飞行区内各项主要设施的总体布局, 包括—— 跑道的数目、方位和构形,跑道同航站区的相对位 置, 滑行道的安排,各种机坪的位置及各种附属设施的 布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