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动我院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了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深化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和“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的指导精神。
为了使我院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在更新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我院在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上得到创新,进一步提高培养人才工作水平,促使我院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协调发展,特提出我院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我院办学指导思想,更好地落实我院高职高专人才水平培养评估工作的改进意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我院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组织建设
1、在总结学院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使我院产学研结合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学院成立产学研工作处,并要建立由院领导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系负责人等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一级管理网络,研究制定学院产学研结合的重大事项。
2、在学院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一级管理网络的基础上,要组建由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二级管理网络----学院产学研工作委员会,围绕学院产学研结合总体思路,研究制定本系的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政策、计划并负责实施。
3、要积极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校外专家参与到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各专业要组建由一定数量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院培养人才出谋划策。
三、转变观念、搭建平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1、在认识提高的同时,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突破中职教育模式,积极探索适合我院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新机制。
2、在学院的管理模式下,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我院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的、符合学院总体发展要求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办法。
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搭建好政策平
台,营造氛围,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努力推进我院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在抓好软件平台的同时,要拓展思路,加大投入,注重硬件平台建设。
(1)在原有校内产学研基地(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以靠自身力量,重新调整,规划、建设好一批新的校内产学研基地,利用3~5年时间建设一定数量的,具有自我特色的,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能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保障的校内产学研基地。
(2)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总结以往经验,巩固原有成果,依靠社会力量共建一批科技机构、培训基地等新型产学研基地,使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充分利用共建基地,一方面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学院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创新。
(3)要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学院为企业培训员工,教师为企业提供“四技服务”等合作方式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开拓校外产学研基地的建设。
校外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学院发展,培养人才需要,涵盖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并在合作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层层推进,以此形成校企之间相互依托,全面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新局面。
(4)要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提高学院为社会提供服务能力为目标,围绕专业建设和改革,建立一批院内科研机构,积极引导教师、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教育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在抓好软硬件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队伍建设。
1、逐步培养一支研究队伍,研究方向主要体现在教学、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学院管理等方面,最终要体现在具有学院自身特色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创新、质量和能力的提高上。
2、要鼓励培养一支能支撑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作为学院头等大事来抓。
(1)从制度上保证。
在教师培养、职称评定、教师考核、工资晋级等方向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2)从经费上保证。
学院要拿出专项科研基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技术开发和技能培训,特别要引导教师到企业中寻找课题,加强横向课题(项目)的研究,并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
(3)注重从社会上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充实“双师型”队伍,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到校内外产学研基地进行工程实践的锻炼和培训。
五、充分运用产学研结合的软硬件平台,组织好产学研结合教学工作,加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要坚持办学指导思想,按照能力培养递进规律,通过边学习、边实验、边训练,达到强化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三者融会贯通的目的,实现“知行并进”的目标。
通过学生在各类产学研基地中实训、实习、实验、劳动与课堂理论学习相互交替进行,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专业思想教育,感受专业方向和工作任务,感受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
要根据能力培养要求,进行理论教育和生产实践的交替,起到对学生的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的强化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各系、团总支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和制作活动。
学院要提供资金,各专业系组织,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技能比赛等,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融入到产学研结合教育中去。
六、要不断总结、逐步提升、形成特色
在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推动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创新,层次的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探索和实践,在模具、机械、电气、汽车专业群中建立几个国家级示范性产学研基地,建立1~2个集科研、生产、教学为一体的省或市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校外产学研基地建设要针对学院重点建设专业,选择一些在行业内起带头作用的企业作为重点基地来建设。
产学研合作范围要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依托程度要越来越强,合作要向纵深开展。
一方面要注重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要注重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模式创新,目标要向“高起点、高标准、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我院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