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廉价报纸《每日电讯报》的成功之道

英国廉价报纸《每日电讯报》的成功之道

《每日电讯报》:英取消“知识税”后,廉价报纸兴起。

《每日》是英国第一家廉价报纸,也是其中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

创办于1855年。

初期并无特色。

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

他进行了革新: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

注意社会新闻。

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

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

劳森被尊为“报业之父”。

二战前反对绥靖政策,使它声誉日隆。

二战后,成为“高级报纸”。

表现为重视国际报道,以严肃性新闻和人情味新闻相结合为方针。

读者以中产阶级为主。

早在19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一些面向平民大众的通俗而廉价的报刊。

它们是工业革命后顺应社会需要的产物。

这些周报多数是非政治性的。

例如,1801年在伦敦出版的《每周快讯》,自称办报宗旨为“教育和娱乐兼顾”,它广泛采集和报道体育新闻、法院新闻、社会新闻,很受读者欢迎,报价明显低于一般报纸。

当时也有少量廉价的政治性周报。

例如1802年威廉·科贝特在伦敦创办《政治记事周报》,鼓吹政治改革,反对印花税政策,批评政府的腐败行为。

1816年他增办《政治记事周报》大众版,报价为二便士,此举十分成功,报纸很快销遍全国,发行量达4万份,使得统治者大为不安。

1819年政府强制规定报刊售价不得低于六便士,该报大众版才被迫停刊。

由于“知识税”的重压,上述廉价报刊处境艰难。

但是它们在社会需要的支持下,仍在顽强生长,至三四十年代,一方面不贴印花的逃税报刊已达百种以上。

它们名目繁多,有的政治色彩较浓,抨击时政,议论改革;有的政治色彩较淡,侧重于社会新闻、法院新闻、体育新闻以及各种趣味性、娱乐性材料。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中下层普通百姓为对象,适应这些读者的信息需要和阅读水平,售价为一二便士。

另一方面,也有些纳税报刊,仍在努力开拓平民市场,例如,1842年的《劳埃德图画星期报》(后改名为《劳埃德新闻周刊》)、1843年的《世界新闻》,都是以平民大众为对象的星期日报。

尤其是《世界新闻》的内容十分广泛,每份8页,售价3便士,已经相当低廉,创办了2年后,发行量就达3万份。

50年代“知识税”取消后,报纸的降价有了现实可能,于是面向社会下层的廉价报纸如释重负蓬勃兴起。

仅1855年内就有好几家“便士报”创办,其中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要数《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即下院通过废除印花税的前一天。

该报原名《每日电讯邮报》,每天小张2版,售价4便士。

由于经营不善,财政困窘,不久为《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业主约瑟夫·摩西·利维买下。

利维将报纸改用现名,降价为每份1便士,并宣称要办一份社会各阶层都买得起的高尚报纸。

几个月后发行量就达于2.7万份,约为当时《泰晤士报》销数的一半。

《每日电讯报》真正发展为英国报界举足轻重的力量,则是在利维之子爱德华·利维·劳森经营时期。

劳森认为时代的发展需要面向社会中下层的报纸,于是果断地进行了革新。

(1)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把平铺直叙的记录变为文情并茂的报道。

注意社会新闻,曾经详细揭露伦敦的卖淫活动等阴暗面,引起很大反响。

努力采写独家新闻,派遣了一些干练的记者分赴国内外“热点”采访。

1873年曾与纽约《先驱报》合组中非探险队,探险队发回的非洲通讯吸引了许多读者。

(2)改革版面编排,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

如1865年美国总统林肯被刺,该报用了四行题;1870年普法之战,路易·拿破仑兵败被俘,该报用了十行题,占了全栏的四分之一位置。

(3)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加强编辑和记者队伍。

该报拥有当时英国许多一流的记者、作家、评论家,依靠他们的努力,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声誉。

上述措施使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上升,1871年每期发行20万份,1888年为30万份,直至19世纪末,一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劳森后来被封为伯纳姆勋爵,并被新
闻界尊为“英国报业之父”。

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分析
报业开始发展之时,封建王朝的政府
对于传播新思想的舆论严加管制,以出版特
许制度、征收印花税等手段极力压制报业,
于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政党报纸统治报业,
报业发展极其缓慢。

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
各方面的发展变革为廉价报纸的出现提供
了宽松的环境。

1.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
播,使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17世纪英国政论家和诗人约翰•密尔顿
(John Milton,1608—1674)发表了使其成
为新闻自由思想奠基人的重要著作《论出
版自由》;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
1704)的自由主义思想后来发展为“天赋人
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口号,
深刻影响了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8
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给予人们思想和
灵魂上的洗礼,让人们从心理上走出教会散
布的迷信和偏见,去争取自由和平等。

启蒙
运动的中心在法国,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
德斯鸠、卢梭等。

2.政治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争取自由平等的要求以及各界的压力和斗争
下,公民在政治上的更多权利,如选举权、自
由权利等逐渐得到国家法制的保障。

美国未独立之前,报业发展备受英国
殖民当局的压制,18世纪30年代发生的曾格
案件中,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新闻自由而积极
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一直为争取新闻自由而不懈地尝试,在他的努力下,最终通过的“权利法案”成为美国最具权威
性的保障新闻自由的法律。

19世纪二三十年
代,贫民出身的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执政期间
美国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一系列措施
从政治上为廉价报纸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经济上,英国在18世纪工业革命后,
广告随着工商业的繁荣而日益增多。

1830年七月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推
销产品,这样对于报业发展来说广告收入
增加,在经济上大大支撑了报业的发展。

19 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促使美国商品经济迅
速发展,并带动了广告市场的繁荣,使报业
经营方式改变,具备了降价普及的能力。

4.教育上,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者文化
素质的要求提高,于是国民教育开始普及,
粗通文字的贫民增多,为报纸提供了新的广
大读者群。

5.技术上,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
飞跃,通讯、交通、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电报、电话、转轮印刷机、火车、轮船等出现,能够迅速便捷地采集、传递新闻和发行报
纸,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得以保障。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思想的解放为
杰出报人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让平
民大众有了关心政治、社会发展的意识,他
们成为廉价报纸的一个独特的读者群。

而随
着自由、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在政治上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所获得的一定程
度上的新闻自由为廉价报纸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经济的发展是廉价报纸以广告收入盈利
这种经营手法得以成功的保障,而且经济发
展推动教育的普及以及生产技术的改进,这
些都是廉价报纸发展壮大的客观原因。

1.充分利用信息的注意。

所报道信息能否引起读者的注意,对于
报纸的传播发行有着重要影响。

为使所报道
信息引人注目,廉价报纸业主们充分利用了无意注意。

一是增强信息的强度。

如廉价报纸用大字多行标题编排重大消息,使人一目了然。

《每日电讯报》用四行标题报道美国总统林
肯遇刺事件;1870年,该报用十行标题说明拿破仑在普法战争中兵败被俘,仅标题就占全
栏的四分之一。

二是增强信息的悬念和奇想。

通常,凡是首次出现的、罕见的、不寻常的、突然发生的或有很大变化的事物人们会易感
兴趣,进而好奇,由此便又引起注意的心理活动,从而用心去观察与探究这些事物。

2.注重读者心理。

报纸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一种,廉价报
纸在传播上的成功,离不开对读者心理的研究和了解。

一是重视读者的求新心理。

二是重视读者的求近心理。

三是重视读者的获益心理。

比起之前的报纸,廉价报纸深谙大众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无意注意,所报道内容也尽量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