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斗式提升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许翊鸣 斗式提升机利用固接在牵引构件上的一系列料斗,以大倾角或垂直方向输送粉状、颗粒状及块状物料。
按照斗式提升机的不同用途,有通用式和专用式之分。
通用斗式提升机在建筑材料、耐火材料、机械铸造、矿山运输、食品加工、饲料工业等行业获得广泛应用,它不仅用于堆场、仓库和矿井中,还可用来卸船和装卸车。
近年来高强度牵引构件的开发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 斗式提升机的分类和特点111 斗式提升机的分类按装载特性不同,可分为掏取式、流入式;按卸载特性不同,可分为离心式、重力式、离心—重力式(混合式);按牵引构件种类不同,可分为带式、链式(板链、环链);按料斗型式不同,可分为浅斗式、深斗式、有导向边斗式;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倾斜式。
112 斗式提升机的特点与其他输送设备相比,斗式提升机的优点是:(1)横断面上的外形尺寸较小,占地少,可使输送系统布置紧凑;(2)提升高度大,一般在40m以下,最高可达350m[1];(3)能在封闭的机壳内工作,不扬灰尘,不污染环境,物料有较好的密封性等。
它的主要缺点有:(1)对过载的敏感性较大;(2)料斗和牵引构件易损坏。
斗式提升机的输送能力一般在300t/h(1600 m3/h)以下,最大可达2000t/h[1~2]。
2 国内通用斗式提升机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211 国内常用的通用斗式提升机及其发展国内斗式提升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引进的,直到80年代几乎没有大的发展。
尽管在此期间,各行业针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做过一些改进,但大都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得到推广。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大型及重点工程项目引进了一定数量的斗式提升机,从而促进了国内斗式提升机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常用的通用斗式提升机均为垂直式,按JB3926—85标准,应用最广的是T D型带式、TH型环链式和T B型板链式等3种型式[1~3]。
T D型带式斗式提升机采用离心式或混合式卸载方式,适用于输送松散密度小于115t/m3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磨琢性较小物料,物料温度不超过60℃;当物料温度在60~200℃时,应采用耐热橡胶带。
提升高度约在4~40m范围内,输送量为4~238m3/h。
TH型环链斗式提升机采用混合式或重力式卸载方式,适用于输送松散密度小于115t/m3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中等磨琢性的物料,物料温度不超过250℃。
提升高度约在415~40m范围内,输送量为35~365m3/h。
T B型板链斗式提升机采用重力式卸载方式,适用于输送松散密度小于2t/m3的中、大块,磨琢性较大的物料,物料温度不超过250℃。
提升高度约在5~50m范围内,输送量为20~563m3/h。
T D、TH、T B型斗式提升机的问世,使我国斗式提升机技术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运输行业引进、吸收、消化了国外斗式提升机的最新技术,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开发了THG型和T DG型高效斗式提升机系列,以满足市场对大输送量、大提升高度、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新型高效斗式提升机的需要。
THG型和T DG型斗式提升机分别是TH型和T D型斗式提升机的改型产品[2~3],在结构上有以下显著特点:(1)传动装置中采用了垂直轴减速器和液力偶合器,结构紧凑,实现了柔性传动,既能使运转平稳,又能使电机减速器及牵引构件得到保护,更能使物料在停机时保持稳定状态。
(2)采用重锤式张紧装置,既可实现自动张紧又可保持恒定的张紧力,避免胶带打滑或脱链,从而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3)对头、尾部和中部机壳全部做了密封处理,物料及粉尘不会外扬,可避免环境污染。
(4)该机在下部增设了料位器和速度控制器,可将控制信号传入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中,对斗式提升机的运转情况进行监控。
THG型为链斗式提升机,以圆环链为牵引构件。
环链采用合金钢制造,经表面热处理后硬度适中,强度高,耐磨性好。
其输送量为16~1800 m3/h,提升高度为5~75m[2~3]。
T DG型为带斗式提升机,以EP输送带或钢绳芯输送带为牵引构件,韧性好,强度高。
其输送量为24~2080m3/h,提升高度为5~80m[2~3]。
212 存在的问题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通用斗式提升机在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于频繁更换物料品种的斗式提升机,如何快速清理机座存料和机内残存料;如何提高配套件(减速器、环链及联接环钩、链轮、牵引胶带、轴承座等)的性能和强度,等等。
我国斗式提升机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相当明显,例如在材料选择、制造工艺等方面尚达不到国外先进水平的技术要求;输送能力、提升高度等还相对落后。
国外采用钢绳芯输送带作为牵引构件,并采用小型斗式提升机对大型斗式提升机定量供料,使斗式提升机的输送能力高达2000t/h,提升高度达到350m;我国板链斗式提升机的发展相对较慢,而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美国等国家制造的板链斗式提升机性能参数往往超过环链斗式提升机和胶带斗式提升机,提升高度可达90m,输送能力超过1500t/h,牵引构件使用寿命可达10年,应用范围很广。
3 斗式提升机的选用原则311 原始参数[2]包括粒度、松散密度ρ、温度、湿度、粘度、磨琢性、实际输送量Q、提升高度H等。
312 斗式提升机选用原则(1)料斗型式 根据物料的湿度、粘度选择。
浅料斗的前壁斜度大而深度小,适用于运送潮湿和流散性不良的物料。
深料斗的前壁斜度小而深度大,适用于运送干燥且流散性好的物料。
这2种料斗用在料斗呈稀疏布置的斗式提升机中。
对于有导向边的料斗,由于当它绕过上滚筒时,前面料斗的2导向侧边即为后面料斗的卸载导槽,故适用于运送沉重的及有磨损性的物料,这种料斗用在料斗作密集布置的斗式提升机中[4~5]。
(2)牵引构件种类 根据提升高度、物料温度选择。
带式斗式提升机具有成本低、质量较小,可使用较高的速度、工作平稳且噪声小等优点,故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由于胶带强度较低,料斗在胶带上的固定处为薄弱环节,所以其提升高度一般都不大,被运物料的种类也受到限制。
链式斗式提升机却相反,它允许有较大的提升高度,可以提升块度较大和温度较高的物料[5]。
但是,链传动会产生动载荷[6]。
(3)装料特性 根据物料特性、运行速度选择。
掏取式主要用于输送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的无磨琢性或半磨琢性的散装物料,且多与离心式卸料配合应用。
由于在掏取物料时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所以允许物料的运行速度较高,一般为018~210m/s。
流入式用于输送大块状和磨琢性大的物料。
其料斗的布置很密,以防止物料在料斗之间散落。
料斗的运行速度较低,一般不超过1m/s,因此多用于重力式卸料的斗式提升机[2、5]。
(4)卸料特性 根据物料特性、运行速度、牵引构件种类选择。
离心式卸料适用于运送流散性好的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状物料,适用于料斗稀疏布置的高速提升机,而且主要是带式的。
链式提升机较少采用离心式卸料。
采用离心式卸料,料斗的运行速度通常取为1~2m/s,目前已可选用至5m/s。
重力式卸料适用于运送块状的、沉重的、磨琢性大的物料,并适用于料斗作连续布置的垂直或倾斜斗式提升机。
料斗运行速度一般取为014~016m/s,需配用有导向边的料斗。
离心-重力式(混合式)卸料的适用范围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常用于运送流散性不良的粉状及含水分物料,运行速度为016~018m/s[5~7]。
(5)安装方式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
由于倾斜式斗式提升机的牵引构件在垂度过大时需增设支撑牵引构件的装置,而使结构复杂,因此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垂直式斗式提升机。
当垂直式斗式提升机不能满足特殊工艺要求时,才采用倾斜式斗式提升机[2]。
4 结束语为保证通用斗式提升机具有正常的工作条件,满足生产的需要,必须熟悉各类通用斗式提升机的特点,全面了解发展前景,合理确定主要参数,正确选择结构类型、料斗的形状和尺寸、运动速度以及适合于物料物理性质和提升机工作条件的装卸载方式等。
参 考 文 献1 机械工程师手册第二版编辑委员会1机械工程师手册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编辑委员会1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3 王鹰1连续输送机械设计手册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4 罗又新1起重运输机械1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5 胡宗武,徐履冰,石来德1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 余洲生1连续输送机械1上海海运学院学报丛书,1981(5):70—757 洪致育,林良明1连续运输机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作者地址:上海市桂林东街51弄43号401室邮 编:200235收稿日期:2005-03-09双盘旋转式自动料斗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白传悦 装配工艺的自动化与柔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好的供料系统。
因为自动装配要求较高的生产率,各种装配零件从散装状态到待装状态,必须经过一个处理过程,即能在正确的位置、准确的时刻、以正确的姿势从行列中分离出来,移置到装配机的相应工位上。
这个处理过程是由供料系统完成的,它的可靠性是影响自动装配过程故障率的主要因素。
本文介绍的双盘旋转式自动料斗是一种新型非振动式旋转上料装置,它既有振动式上料装置定向功能全、通用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又有回转式上料装置送料速度快、工作噪声小的长处。
1 工作原理双盘旋转式自动料斗,适用于圆球、圆柱、销钉、螺栓及U形件等多种零件的定向上料,它由2个绕其轴线旋转的料盘组成,一个用来贮料,另一个用来定向整理或部分定向,2盘旋转轴线互成一定角度而相交。
这种料斗有内盘输出型(见图1)和外盘输出型(见图2)2种结构形式。
根据2个料盘的不同设置角度,外盘输出型双盘旋转式自动料斗还分A、B、C3种形式,如图3所示。
2个转盘同向转动并可分别调整速度,由于轴线成一定角度相交,使得2盘工作面之间在一些部位具有高度差,并形成类似振动料斗螺旋轨道的作用,零件在摩擦力的驱动下随贮料盘的旋转形成跨移区域(图1、图2中大箭头所指部位)。
内盘输出型自动料斗利用导板的作用协助输料;外盘输出型自动料斗,利用贮料盘上的锥面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进行输料,并利用送料轨道的定向元件或输料槽上的定向轨道使零件定向并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