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个案研究
人们常说,办幼儿园,教师是基础,园长是关键。
从1989年通过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到2016年最新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一直明确规定幼儿园实行园长负责制。
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园长,就有什么样的幼儿园、教师和幼儿。
2015年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中指出园长是履行幼儿园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而且园长还作为幼儿园改革与发展的带头人,承担着引领幼儿园和教
师发展的重任。
由此可见,园长在幼儿园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不仅如此,幼儿园园长的专业水平和领导能力在示范性幼儿
园的评估、建设和示范性作用发挥过程中也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园长——幼儿园最高负责人,
其课程领导力更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示范性幼儿园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标杆和导向的作用,其重视幼儿园课程开发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学和幼儿园管理的质量,而且有助于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这为提高教师的示范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那么示范性幼儿园园长在园所课程建设发展中是如何发挥出自身的课程领导力的、其中是否遇到过相应的阻碍因素、面对这些阻碍因素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尤其在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示范
性幼儿园的园长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发挥出自身的示范引领作用?带着
这些问题,笔者采用了“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喀什市一所有着深厚课程研究底蕴的示范性幼儿园A园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园,其中A
幼儿园的G、Y园长作为案主,对它们进行了为期近半年时间的调查。
通过访谈法、问卷法、日常观察法以及作品分析法等方法,深入A幼儿园对G、Y园长的课程领导过程进行调查,总结出她们课程领导力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出其有效发挥课程领导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
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其课程领导力的优化策略以及探讨出G、Y园长作为示范性幼儿园园长有效发挥出她们在落后地区学前教育领域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的途径。
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基本结构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及设计的过程。
第二部分: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先对园长课程领导力及示范性幼儿园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阐述了课程创生取向和分布式领导理论的具体内容,为后
面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A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个案调查,首先对A幼儿园及其课程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之后对G、Y园长在课程组织文化、发展团队、专业技术、师资力量、资源整合五方面领导力发挥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描述,并从中调查分析出影响她们课程领导力发挥的因素即园长自身方面的课程领导专业知识欠缺、课程领导的时间不够;幼儿园内部因素中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积极性不高,课程领导共同体的内部冲突等;幼儿园外部则主要表现在上级
教育部门的不合时宜的干预,园所周围环境的限制;这三方面的因素
成为了阻碍园长课程领导力发挥的障碍因素。
第四部分:教育建议部分,一方面,主要针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实施中的障碍因素,提出示范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即园长提高课程领导素质,
完善幼儿园课程领导共同体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改变全能型的角色;另
一方面,则是从幼儿园园长的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出示范性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示范作用的发挥途径,形成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辐射圈,促进区内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A园园长的课程领导力进一步有效发挥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希望G、Y 园长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A园作为示范性幼儿园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承担起在本区域中对普通幼儿园的指导、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虽然一所幼儿园的辐射范围有限,但是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级示范性幼儿园结合在一起,建立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包括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示范支持体系的主体,这将给该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久旱的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