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案例分析以及选择题

刑法案例分析以及选择题

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理论,关于强奸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以为被害妇女熟睡,于是实施了奸淫行为。

实际上被害妇女并未熟睡,但由于暗恋甲而没有声张。

甲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B.乙合理地认为13周岁的张女有18岁,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强行与之性交的,由于被害人不是已满14周岁的少女或者妇女,所以不构成普通强奸;同时乙又不能预见张女为幼女,所以也不构成奸淫幼女。

换言之,乙不构成强奸罪C.丙在实施强奸行为的过程中,遭到路过的张某阻止。

丙为了完成奸淫行为,对张某实施暴力行为,导致其重伤。

甲的行为只认定为强奸罪D.当考生王女感觉可能不及格,而要求考官丁关照时,考官丁说:“如果不和我发生关系,就不给你及格。

”王女于是和丁发生了性关系,但事后丁没有让王女及格。

丁的行为不构成强奸罪A、B、C三人以轮奸犯意对D女实施暴力,A、B奸淫了D。

C发觉D女非常可怜,于是主动放弃奸淫行为,并将D女送回家。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二人构成强奸罪(既遂),C构成强奸罪(中止)B.A、B、C三人构成强奸罪(既遂)的共犯C.对A、B二人应当适用加重法定刑,对C应当适用基本法定刑D.A、B、C三人构成强奸罪加重处罚情节的共犯,对A、B二人适用既遂的处罚原则,对C适用加重法定刑的同时适用总则关于未遂的处罚规定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

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亡。

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

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

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

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

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

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腹,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

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

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

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B.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C.故意伤害罪的既遂犯D.故意杀人罪的不能犯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了灭口,将被害人杀死B.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C.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

丙毒打丁,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D.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以下关于故意杀人等罪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些()A.丙发现李某正在强奸妇女王某,就上前捡起一块石头砸死了李某,由于丙不是不法侵害的被害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B.乙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然后逃跑,被害人经救治后没有死亡,但成为植物人,行为人成立故意伤害罪C.甲对被害人王某投毒,后者1小时后必死无疑。

但30分钟后被害人坐飞机外出,因航空器被劫持后爆炸,王某死亡,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D.丁将烂醉如泥的父亲带到悬崖边抛弃,之后其父翻身时摔下山崖死亡。

丁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而非遗弃罪甲欲杀丁,便雇请乙杀丁,预先交付10万元给乙,约定事成之后再给10万元。

乙随后又雇请丙杀丁,预先交付5万元给丙,约定事后之后再给5万,丙同意,但丙几次都没有成功。

甲见很长时间都没有成功,便对乙说:“杀不了算了,将钱退给我。

”乙说:“再等几天。

”乙随后催促丙,丙于某日夜将一车炸药送往丁的住宅旁,然后引爆。

恰逢此时,丁外出,但丁的妻子与女儿被炸死,另外还造成多人受伤.财产损失200余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共犯B.甲、乙、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甲是中止,乙丙是既遂C.本案存在事实的认识错误D.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想象竞合,择一重罪处断。

甲持刀将乙逼入山中,让乙通知其母送钱赎人。

乙担心其母心脏病发作,遂谎称开车撞人,需付五万元治疗费,其母信以为真。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抢劫罪D.诈骗罪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

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

两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点将10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

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

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对转化型抢劫作出了规定,下列哪些选项不能适用该规定?bcA.甲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并追赶,甲进入李某厨房,拿出菜刀护在自己胸前,对李某说:"你千万别过来,我胆子很小。

"然后,翻窗逃跑B.乙抢夺王某的财物,王某让狼狗追赶乙。

乙为脱身,打死了狼狗C.丙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被识破。

被害人追赶丙。

走投无路的丙从身上摸出短刀,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你们再追,我就死在你们面前。

"被害人见丙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

丙迅速逃离现场D.丁在一网吧里盗窃财物并往外逃跑时,被管理人员顾某发现。

丁为阻止顾某的追赶,提起网吧门边的开水壶,将开水泼在顾某身上,然后逃离现场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

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

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

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

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B.乙在大街上见赵某一边行走一边打手机,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将其手机抢走。

但因用力过猛,致使赵某绊倒摔成重伤。

乙构成抢劫罪。

C.丙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

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

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

丙构成抢劫罪D.丁骑摩托车在大街上见妇女田某提着一个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

田某顿时警觉,拽住皮包带不放。

丁见此情景,突然对摩托车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带,田某当即被摔成重伤。

丁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抢夺罪乙经常邀约甲的妻子打麻将,为此导致甲夫妻不和。

某日乙又将甲妻邀至乙家打麻将,甲得知后来到乙的住处,掀翻麻将桌,打了乙几耳光,并对乙说:“你破坏了我的家庭,必须赔偿5000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敲诈勒索罪C、诽谤罪D、诈骗罪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

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

两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点将10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

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

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砸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索要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的欠条。

事后,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院起诉乙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bc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然后以砸烂桌椅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索要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

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的欠条。

事后,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院起诉乙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c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

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

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10 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

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10 万元。

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 万元。

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10 万元。

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关于抢夺罪,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A.甲驾驶汽车抢夺乙的提包,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

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B.甲与乙女因琐事相互厮打时,乙的耳环(价值8,000元)掉在地上。

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见甲摔倒便离开了现场。

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C.甲骑着摩托车抢夺乙的背包,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乙被拖行十多米后松手。

甲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D.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毒品虽然是违禁品,但也是财物。

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协投诉相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给了甲3000元,乙的行为如何定性?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投放了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遂以打烂桌椅相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给了甲3000元,乙的行为如何定性?衡量标准:方式方法正当索要的数额合理是否明显超出了据以维权的事由的范围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