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4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中华书局版课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4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中华书局版课
材料二:(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撤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点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材料三:(矛盾重重的苏联)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获序?
材料三: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哪一次会议上签订的?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材料二出自哪一组织缔结的公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什么组织?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
材料三中“冷战消失”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更加多元化”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一种趋势?
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图片一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
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以史为鉴。你认为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案】:无
【解析】:
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划“○”。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②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
分析上图,据所学知识指出B段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与哪次著名改革有关?哪一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
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曾遭遇到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1914年俄国陷入战争泥潭…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革命爆发.
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发生与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有何关联?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答案】:无
【解析】: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俄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A、正确
B、错误
斯大林模式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A、正确
B、错误
莫斯科保卫战不但是苏德战争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
【解析】: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国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材料二: (1)“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的标志是什么?(2)“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3)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什么色彩?(4)“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5)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包括观点和理由)。
【答案】:无
【解析】: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答案】:
【解析】: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导致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它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3)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材料三:(当时)苏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摘编自《大国崛起》《世界上下五千年》
写出俄国为解决材料一中“农奴制和工业化的矛盾”进行的改革名称.
A、正确
B、错误
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A、正确
B、错误
【答案】:无
【解析
①大化改新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巴黎公社④当代中国农村改革
⑤美国南北战争⑥赫鲁晓夫改革⑦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④⑥⑦
D、⑤⑥⑦
【答案】:
【解析】: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第14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八十五
“(他)充其量就是最后给苏联做手术的那个人,结果它上了手术台就没下来,但这病并不是他给的。”判断文中的“他”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
材料三:1991年12越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9年到1941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苏德战场上发生的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是什么战役?为什么说该战役是转折点?材料一中的史实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有何关联?
——《列宁选集》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
——1956年赫鲁晓夫访英期间丘吉尔的话
材料四: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中的“革命的第二阶段”指什么革命?结果如何?
材料二中,列宁为了纠正错误,实施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赫鲁晓夫针对什么局面进行改革?
根据材料四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
②国家权力分散
③叶利钦控制了苏联全局
④苏联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随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苏联退出了历史舞台。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解体一共维持了多少年( )
A、68年
B、69年
C、70年
D、71年
【答案】:
【解析】: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面临的______局面,首先把______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______。此后,苏联的______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国家权力分散。
请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无
【解析】:
大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以下材料均摘编自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材料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③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开放格局。
④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开始的省份是什么?简述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哪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