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无轨设备管理办法
一、目的
无轨设备指用于井下矿石开采运输,不借助导轨即可独立行驶的轮胎式车辆。
无轨设备管理工作是矿山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无轨设备管理水平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特制定矿山无轨设备管理办法,要求各级人员重视设备管理工作,采取措施对无轨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并通过修理、改造和更新恢复以提高设备性能,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达到安全运行、均衡生产、节约能源、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铜陵中都大红山项目部各设备使用和维修单位。
3 基本目标
矿山无轨设备受其恶劣的工作环境所限,必须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才能确保持续、安全运行。
因此,适当的有效利用率和较高的完好率是设备管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3.1 有效利用率。
一般无轨设备事故大多是由于操作使用不当而造成。
操作使用不当,缺乏正确的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提前老化,故障频发,排除故障及计划外抢修时间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减少。
因此,确定采用预防性维修为主的模式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通过保证必要的维护保养时间,严格限制超载运行及野蛮
操作,保证设备适当的有效利用率,避免设备故障的频发导致的设备损坏乃至提前报废。
3.2设备完好率。
矿山无轨设备的完好标准为:(1)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质量及安全要求;(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功能达到规定要求;(3)设备技术资料及运转记录齐全;(4)设备整洁,无跑冒滴漏现象;(5)安全、防腐等措施完整有效。
不完好设备应及时整改,消除不完好因素,升级为完好设备。
4、基础资料管理工作
4.1设立设备要运行维护保养维修记录及台帐。
对设备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维修情况进行记录,并汇总形成设备台账。
每月统计设备停机台时、维修用时、等件用时,定期根据记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机件劣化程度,以便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和维修。
4.2建立设备档案。
按设备名称、技术规格和工作场所进行编号,逐台设备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从购置、运行、维修到报废的全过程。
5、设备使用和维修的管理
5.1建立严格的操作工培训考核程序。
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基本功的培训,使其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和维护要求,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者方可独立使用设备。
对在岗操作人员要经常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设备使用维护能力。
5.2制定并严格贯彻执行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是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根据矿山无轨设备的特点、结构及安全要求制定的操作维护规程,规定了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的事项、程序及动作等,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防止事故的可靠保证,因此必须严格执行。
5.3严格贯彻执行设备使用责任制。
操作工人为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对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他们不但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还必须掌握设备的保养技能和管理知识。
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按照“三好”“四会”和“五项纪律”的要求,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设备。
管理部门要赏罚分明,对严格执行上述规定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反之则要批评教育直至经济处罚。
5.4严格贯彻执行设备的维护制度。
要求操作工人必须做好班前检查,班中正确使用设备,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立即通知维修工进行处理,下班前清理设备;交接班时要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定期维护由操作者和维修工合作,根据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维修工在处理设备故障时操作者不得无故离开,必须配合维修工进行辅助维修工作。
5.5为了早期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以便及时采取维护修理措施,预防突发故障及出现不安全因素,使设备经常处以良好的运行状态,负责设备维修人员每天必须对所负责维修的设备进行点检,具体就是对设备有无异常状况进行检查,进行小零件的修
理和更换;弹簧、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班前润滑注油等工作。
如无缺陷和异常,在点检记录卡上填写正常符号。
维修维人员在发现有异常或其它隐患缺陷时应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在点检卡上填不正常符号,并较详细的写明故障的内容和程度。
铜陵中都大红山项目部设备管理采用的是使用和维修分离的管理模式,即采矿生产工区负责设备使用和简单维护,维修保养工作则全部由负责维修的分包方完成。
这种设备管理模式就要求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严格加强设备管理,缓解设备维修与生产的矛盾,在设备管理中将使用、维护和保养结合起来,有效确保无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维修质量,缩短维修时间,通过良好的设备管理为企业创造可观的、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