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1优质课件PPT
9
2021/02/01
10
课文分析之一:
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再讨论解决疑难。
教会学生从关键的词语、
句子中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然 后归纳结论的学习方法。
2021/02/01
11
课文分析之二:
分析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
1、学生浏览课文并说出文字描写的5个片断 2、观看片段,体会“笑”的深刻含义 3、从练习四入手,引导发言,体会精巧含蓄的布局
18
学生质疑、表演
引导学生互相质疑、讨论艰深 难懂的语句,表演“排”、“罩” 等动作,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 高自学能力。
2021/02/01
19
课文分析之三:
人物形象分析
指导学生从孔乙己的外形、肖像、服饰、语言、神情、动 作等方面进行人物分析,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人物进行分析,
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饱满。学生更易理 解,使学生掌握多种刻划人物的方法。
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
2021/02/01
1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时间分配
2021/02/01
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小说单元) 中的第一课。小说这一体裁在第一、二册略有接触,第三、四 册曾系统地学习小说的文体特点,本课承接已有的知识,先复 习、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深入学习本文结构的安排和作品中环 境描写的作用(教学时间为二课时)。
2021/02/01
20
课文分析之四:
作品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提出: 直接原因:丁举人对孔乙己的身体摧残 根本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021/02/01
通过启发诱问、讨论的方式,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理解造 成孔乙己悲剧的性格原因和社会原 因。
21
小结:
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可笑的人物,一个可以 解闷取乐的工具,一幅幅画就是由这“笑”串连起来的,然 而这“笑”的背后却隐藏着弱小者的寂寞而痛苦的灵魂,这 不能不说又是一幅幅悲惨的图画。
2021/02/01
25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26
2021/02/01
4
二、教学方法
1、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采用预习、朗读、分析、质疑、品味、表演、观 看影片的教学方法,落实“精讲、善导、引思、激趣” 的八字要求。
2、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 教学质量。
3、使用教具:多媒体电教平台、九枚硬币
2021/02/01
2021/02/01 4、布置作业
7
导入
1、播放一段与科举有关的影片引入新课 2、教师介绍封建科举制度的有关知识
本单元两篇小说都以批判封建科
举制度为主题,影画浓缩两种不同命 运可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教师的介 绍又可加强理性认识,不仅对本文而
且对本单元都有概括指导作用。
2021/02/01
8
2021/02/01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2021/02/01
22
布置作业:
1、流利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二道习题。 2、任选一题目,写一则读后感。
A)《笑声中的悲剧》 ——谈环境描写的作用
B) 《病态的社会,灰色的人生》 ——谈孔乙己的性格及人生轨迹。
2021/02/01
让学生 进一步体会“笑”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展,又可 为学生创造各抒己见的机会。
23
五、板书设计:
十一、孔乙己
鲁迅
科举制度
讨伐
2021/02/01
病态社会
24
六、时间分配
导入:2----3分钟 理解社会环境描写:6----8分钟 体会精巧的构思: 28-----30分钟 学生质疑、表演:8----10分钟 人物形象分析:13----15分钟 归纳作品主题:6------8分钟 小结: 2分钟 布置作业:3----5分钟
本节采用表情朗读、品味、观看片段、讨论、发
言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21/02/01
12
1
2021/02/01
13
2
2021/02/01
14
3
2021/02/01
15
4
2021/02/01
16
5
2021/02/01
17
6
2021/02/01
5
三、学法指导
1、通过质疑、讨论解决疑难,让 学生体会精读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让学生的表演,激发其学 习语文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大语文的 学习氛围中。
2021/02/01
6
四、教学过程
描写
3、理解情节,体会精巧结构
第二课时
1、学生质疑、讨论、表演
2、人物形象分析
3、归纳作品主题
2、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 (2) 知识目标 (3) 能力目标
2021/02/01
3
3、教学重点
(1)理解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体会作品精巧含蓄的构思 (3)人物形象的分析
4、教学难点
(1)多种描写方法综合运用的艺术 (2)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反映的社会现实 与学生实际生活有较大的时空差距
(3)部分句段含蓄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