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钢爆炸复合板的研究

铝-钢爆炸复合板的研究

铝-钢爆炸复合板的研究
进行了三种质量比的铝-钢爆炸复合板试验,所有复合板界面焊合良好,焊合率>95%,结合强度>60 MPa,而且基、复层材料对爆炸冲击波响应的硬化程度不明显,但结合界面存在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故复合时应仔细选择爆炸参数,尽量减少其生成量。

1 前言
铝柔软、加工性良好,同时又有良好的耐蚀性和隔音性。

但铝的强度很低,常温下无变形强化效果,为保持一定的抗力,只能加大铝板厚度,这又导致了成本增加。

如将铝板与钢板复合,则可克服熔化焊等焊接方法难以结合的缺点,同时又能发挥铝的优势,具有很高的强度。

2 试验材料与工艺
以2.7 mm厚L3铝板作复层,12 mm厚945钢作基层,分别以R为
3.84,2.74,2.19的三种复合比进行铝-钢爆炸复合试验,复合方式见文献[1]。

相应的试板A、B、C经探伤合格后,再进行机械性能检测和微观分析。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所有三块铝-钢爆炸复合板A、B、C经超声波探伤,焊合良好,焊合率>95%。

剪切试验得到的复合板结合强度见表1。

表1 铝-钢爆炸复合板的结合强度*
*:标准规定值为60 MPa。

同时沿复合板厚度方向测量了维氏硬度,由于铝-铁的硬度差别太悬殊,在硬度曲线上难以表述,故以实物照片和硬度数值来表述,见图1。

相对不锈钢爆炸复合板而言[1 ],铝-钢爆炸复合板的爆炸硬化趋势不明显。

图1 铝-钢爆炸复合板复合界面硬度
图2金相照片显示了铝-钢爆炸复合板的情况,界面结合良好,属冶金结合,并呈波形特征,但与铜-钢、不锈钢-钢爆炸复合板相比,界面结合区的波形不规则,波长长,波幅小。

(a) (b)
图2 铝-钢爆炸复合板复合界面微观形貌
由于铝、钢元素的亲和力大,相互扩散到界面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图3
和表2分别表示的铝-钢爆炸复合板界面元素线扫描与局部熔化区的微区A(线扫描成分曲线陡降段又出现缓降平台,这一现象在钢-钢、不锈钢-钢爆炸复合板都不曾出现)探针成分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表2中实测铝、铁元素浓度比平均为3∶1,接近Al6Fe相中两元素原子重量比,因此界面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推测可能为Al6Fe(进一步的证实还有待结构方面的数据)。

Al2Fe相很脆,数量太多,会弱化界面强度,因此铝-钢复合时应仔细选择爆炸参数,尽量减少铝、铁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量,并使之沿界面断续分布。

图3 铝-钢爆炸复合板复合界面成分线扫描
表2 界面微区A的成分分析(wt%)
4 结论
(1) 本试验得到的铝-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较高,均大于60 MPa。

(2) 结合界面呈波形特征,但波长长,波幅小,同时还存在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因此爆炸复合时,应仔细选择爆炸参数,尽量减少金属间化合物在界面的形成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