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上)试题判断题部分第 1 题. 室内温度教学环境微小气候的一个指标,中小学校内普通教室的采暖设计温度不应低于20℃A. √B. ×答案:B第2 题. 学校应按《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等国家有关标准,教学用建筑每层均应分设男、女学生卫生间及男、女教师卫生间A. √B. ×答案:A第3 题. 学生学习环境主要是教室,学生有70%的时间活动在教室内,教室等学习环境的环境功能与使用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因此学生学习环境设计卫生审查是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A. √B. ×答案:A第4 题. 教室照明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教室课桌面上最低均匀度宜为0.7A. √B. ×答案:A第5 题.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适用范围不包括农村中小学校A. √B. ×答案:B第 6 题. 卫生部门在对学校建设项目进行现场验收审查,如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则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或给予行政处罚A. √B. ×答案:B第7 题. 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机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A. √B. ×答案:A第8 题. 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要求,学校教学用建筑内应在每层设饮水处,每处应按每40人~45人设置一个饮水水嘴计算水嘴的数量A. √B. ×答案:A第9 题. 学校建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的要求。
二次供水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
二次供水蓄水池周围30m内应无污染源A. √B. ×答案:B第10 题. 学校建设项目一般可包括选址、方案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就相应贯穿在选址、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之中A. √B. ×答案:A第1 1 题.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法规依据A. √B. ×答案:A第1 2 题. 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建筑面积/该教室容纳学生人数A. √B. ×答案:B第1 3 题. 室内温度教学环境微小气候的一个指标,中小学校内普通教室的采暖设计温度不应低于20℃A. √B. ×答案:B第1 4 题. 学校校内设置的游泳场所、公共浴室等各类公共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应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依据相应国家卫生标准进行A. √B. ×答案:A第1 5 题. 学校应按《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等国家有关标准,教学用建筑每层均应分设男、女学生卫生间及男、女教师卫生间A. √B. ×答案:A第1 6 题. 小学卫生室可只设1间,中学宜分设相通的2间,分别为接诊室和检查室,并可设观察室A. √B. ×答案:A第1 7 题. 学校设计阶段的卫生审查是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中心内容,在这一阶段,卫生审查的方式以现场审核为主A. √B. ×答案:B第1 8 题. 如学校建设设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按照国家相关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卫生学评价和验收等A. √B. ×答案:A第1 9 题. 按《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要求,学生宿舍如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应保证通风良好A. √B. ×答案:B第20 题. 中小学校的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在各种有效通风设施选择中,应优先采用有良好机械通风设施A. √B. ×答案:B单选题部分第 1 题. 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制定发布给《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正式实施的日期:A. 2011 1 1B. 2011 7 1C. 2012 1 1D. 2012 7 1答案:C第 2 题. 学校设计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有关规定及国家有关材料、产品、部品的标准规定。
新装修完的教室投入使用前,空气中甲醛含量应小于:A. 0.10mg/m3B. 0.15mg/m3C. 0.30mg/m3D. 0.50mg/m3答案:A第3 题. 关于学校供水设施设计,下列哪种说法错误:A. 学校自建设施集中式供水的,自建供水水源周围30m内无污染源,配置水质净化处理设施设备及消毒设施,并能正常运转,配置水质检测设施及设备,储水设备有孔盖并加锁B. 学校建有二次供水设施的,二次供水蓄水池周围10m内应无污染源、2m内应无污水管线及污染物C. 学校使用水井等分散式供水的,应保证水井密闭,设有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周围30m 内无污染源,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配置水质净化消毒装置并能正常运转D. 中小学校的饮用水管线与室外公厕、垃圾站等污染源间的距离应大于50m答案:D第4 题. 关于学校选址要求,提法错误的是:A. 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通畅、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B. 学校宜设在无污染源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C. 学校宜设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主要干道边,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D. 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机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答案:C第5 题. 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规定,学校建筑应设置人工照明装置,下列哪项规定错误:A. 教室应采用高效率灯具,不得采用裸灯,宜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80的细管径稀土三基色荧光灯,主要用房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达到9W/M2B. 教室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的距离不应低于1.70m,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C. 教室课桌面上的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黑板应设专用黑板照明灯具,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最低均匀度宜为0.7,黑板灯具不得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眩光D. 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前排灯不应遮挡后排学生视线,并不应产生直接眩光答案:C第6 题. 下列不是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A. 接受申请B. 卫生审查C. 参与竣工验收D. 现场卫生检测答案:D第7 题. 教学用房的环境噪声控制设计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普通教室室外环境噪声应符合以下哪个标准:A. 不大于40dBB. 不大于50dBC. 不大于60dBD. 不大于70dB答案:B第8 题. 目前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最主要的技术标准依据:A.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B.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C.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D. 《中小学校卫生条件标准化建设标准》答案:C第9 题. 以下哪个阶段的卫生审查是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中心工作内容:A. 选址阶段B. 设计阶段C. 施工阶段D. 竣工验收阶段答案:B第10 题.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哪一条规定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其职责之一是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A. 第六条B. 第八条C. 第二十六条D. 第二十八条答案:D第1 1 题. 国务院在何时下发了《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即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不再是一项行政许可审批项目A. 2002 3 19B. 2003 6 19C. 2004 5 19D. 2005 7 19答案:C第1 2 题. 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规定,学校建筑应设置人工照明装置,下列哪项规定错误:A. 教室应采用高效率灯具,不得采用裸灯,宜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80的细管径稀土三基色荧光灯,主要用房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应达到9W/M2B. 教室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的距离不应低于1.70m,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C. 教室课桌面上的平均照度不低于150Lx,黑板应设专用黑板照明灯具,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最低均匀度宜为0.7,黑板灯具不得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眩光D. 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前排灯不应遮挡后排学生视线,并不应产生直接眩光答案:C第1 3 题. 关于学校供水设施设计,下列哪种说法错误:A. 学校自建设施集中式供水的,自建供水水源周围30m内无污染源,配置水质净化处理设施设备及消毒设施,并能正常运转,配置水质检测设施及设备,储水设备有孔盖并加锁B. 学校建有二次供水设施的,二次供水蓄水池周围10m内应无污染源、2m内应无污水管线及污染物C. 学校使用水井等分散式供水的,应保证水井密闭,设有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周围30m 内无污染源,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配置水质净化消毒装置并能正常运转D. 中小学校的饮用水管线与室外公厕、垃圾站等污染源间的距离应大于50m答案:D第1 4 题. 学校建设项目卫生审查主要内容不包括:A. 学校选址和建筑总体布局B. 学生学习环境,包括:教室采光、照明、通风、采暖、黑板、课桌椅设置、噪声C. 学生生活环境,包括学校饮用水设施设备、校内游泳馆、校内公共浴室、学生宿舍、学生图书阅览室、学生厕所D. 学校游泳场所和理发店答案:D第1 5 题. 教学用房的环境噪声控制设计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普通教室室外环境噪声应符合以下哪个标准:A. 不大于40dBB. 不大于50dBC. 不大于60dBD. 不大于70dB答案:B第1 6 题. 2012年,原卫生部的下发哪个文件明确卫生监督职责之一是“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申请,开展学校校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的预防性卫生监督指导工作”A.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B. 《卫生监督员手册——学校卫生分册》C. 《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指南》D. 《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答案:A第1 7 题. 学校设计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有关规定及国家有关材料、产品、部品的标准规定。
新装修完的教室投入使用前,空气中甲醛含量应小于:A. 0.10mg/m3B. 0.15mg/m3C. 0.30mg/m3D. 0.50mg/m3答案:A第1 8 题. 关于学校选址要求,提法错误的是:A. 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通畅、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B. 学校宜设在无污染源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C. 学校宜设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主要干道边,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D. 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机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答案:C第1 9 题. 下列不是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A. 接受申请B. 卫生审查C. 参与竣工验收D. 现场卫生检测答案:D第20题. 按照《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规定,中小学普通教室人均面积涉及应符合要满足以下哪项要求:A. 小学不低于1.36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39平方米B. 小学不低于1.26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29平方米C. 小学不低于1.1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20平方米D. 小学不低于1.25平方米,中学不低于1.30平方米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