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学案

2018二年级教科版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学案

3.提问: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
4.小结:阳光、空气、水、植物、动物等非生物和生物资源对地球家园缺一不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问题。
2.认真看,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分类。
3.自由发表,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倾听。
五、总结与反思
1.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已经完成,同学们非常棒,找到了非常多的地球家园的“成员”。现在老师想问大家,如果地球家园缺少其中一个成员,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一些物体。
能参与地球家园中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究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感兴趣。
愿意倾听,积极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地球是地球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重点
会用图文的方式在地球家园图上添加相应内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回顾一年级主要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愿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科学书和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视频导入(预设5分钟)
1.出示鸡蛋和鸡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5.想一想,举手回答。
6.倾听。
四、定课堂纪律(预设10分钟)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课制度:
(1)每一节课都带好科学书和学生活动手册。
(2)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不影响同学;
(3)准备好老师布置的实验材料;
(4)小组合作,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5)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敢于交流;
(6)认真记录,完成实验手册,爱护书本;
(3)分组要求:以组长为首,小组成员集中在某个点进行观察,禁止单独行动和胡乱奔跑。
(4)观察顺序: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
(5)记录要求: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动植物的名称、数量和发现地点,遇见不认识的动物或植物,可以记录特征或画简图记录。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放大镜、装有蚯蚓的透明观察盒。
教师准备:图片、班级记录表、土培植物。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5.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绘画,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展示交流,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地球家园的“成员”最多。需要注意交流规则:前面小组讲过的,后面小组不能重复。
6.提问:站在地球家园往外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1.观看图片
2.回答一些他们的观察结果。
3.倾听。
4.画一画: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在地球家园图上画出各种事物,用直观的形式表达和记录。
2.观看视频《好玩的捕蝇草》,了解科学的有趣。
3.观看视频《植物生长:从种子到开花》,感受身边的科学。
5.举手回答。
6.倾听,思考。
二、科学之旅:回顾与展望(20分钟)
1.出示一上和一下的单元课题和知识点:一上《植物》《比较与测量》,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动物》。
2.出示二上和二下的单元主题,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材料》,二下《磁铁》《我们自己》。
说它像球不是球,它的身上啥都有。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动物植物和人物,全都生活在里头。天天围着太阳转,你猜它是什么球。
2.(PPT出示一幅地球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看老师展示的这幅图中有什么?
3.这个单元要研究的就是我们的地球家园。
4.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呢?
1.猜谜语,激发兴趣。
2.看多媒体,举手回答。
5.小结: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靠土壤而生存。
1.自由发表,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断补充。
3.全班研讨交流。
4.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倾听。
五、拓展
1.如果时间充足,可以用透明观察盒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土壤“居民”——蚯蚓。透明观察盒里需装有湿润的土和树叶,再将蚯蚓装进去,要提醒学生观察重点是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
2.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给班级家长群推送一段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的视频供学生课后观看。
按照老师要求完成拓展活动。
板书设计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动物:蚂蚁、蚯蚓、蜗牛、蟋蟀……
植物:小草、植物1……
2.小结:在我们的地球家园中各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离不开地球家园上的各种自然资源。
1.举手说说自己的理由。
2.倾听。
六、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到田野、绿地、树林或山坡上,看看还能在地球家园中找到什么(注意安全),完善大家的图画。老师给大家提供一张记录表供你们课后观察记录使用。
下课在校园里开展活动。
2.出示捕蝇草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4.过渡:看了“无壳孵化小鸡”、“ 好玩的捕蝇草”和“植物生长:从种子到开花”这几个视频,你有什么想法?
5.你认为科学的课堂是怎样的?你对科学感兴趣吗?
6.引导和概括:科学范围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横跨生物、化学、物理。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好神奇……
1.全班观看视频《无壳孵化小鸡》,了解科学的神奇。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陆地:山川、土壤、动物、植物、人……
楼房、公园……
水:海洋 河流……
太阳、月亮、星星、空气、白云……
科 学学科二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 总3课
课题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课时
1
任课班级
二(1~10)班
执教
从容SQ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2.倾听。
三、探究活动
1.讨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提问:你们觉得,校园土壤居民会有哪些呢?我们去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进行活动提示:细致,全面,有顺序,不伤害。
3.校园观察活动指导提示:
(1)携带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人手一份,放大镜、橡胶棒和小铲小组一份,观察时小组同学有机合作使用。
(2)活动场地:教师提前踩点安排,选择有多种植物和小动物的土壤,并事先对该场地的植物进行识别,以便学生提问时可以答复。
1.我们先来看一组地球家园的图片(PPT上出示若干张地球家园中能够看到的一些较为典型的景象图片)。
2.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3.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地球家园中的“成员”。现在老师这边有一个“寻找地球家园的成员”的绘画活动,想请全班同学参加,你们想参加吗?
4.画一画:翻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在上面画下你们所知道的地球家园的“成员”,白纸上的圆圈代表地球。可以画在地球上见到的,也可以画站在地球上往外看见的。
(7)下课前整理好实验材料,整队有序。
2.奖励制度:
(1)上课遵守纪律、积极动脑、举手发言。
(2)科学实验手册3次获得A+。
(3)实验课上最先养成实验课习惯。
(4)课外观察仔细认真坚持不懈。
3.惩罚制度:
(1)不遵守课堂和实验纪律,被老师两次点名批评。
(2)作业不认真。
(3)观察中不够认真仔细。
4.小组工作:前后左右6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组长,小组长要做好三件事:(1)管好小组成员的纪律;
教学难点
懂得地球是生命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大白纸(大白纸上提前画好圆圈,代表地球)、彩笔。
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在地球家园上能够看到的景观图片或视频、班级记录表、课后观察记录表。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1.出示谜语:
科 学学科二年级上册教案第1课 总1课
课题
科学始业教育
课时
1
任课班级
二(1~10)班
执教
从容SQ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视频和照片回顾一年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探究目标:
了解二年级上册科学的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学习意见和愿望。
科学态度目标:
强调科学课堂的教学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5.按照要求做活动。
6.补充与地球家园密切相关、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比如白云、太阳、月亮、星星等。
7.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第一页的地球家园图。
四、研讨
1.过渡:每个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我们的地球家园中都有什么?
2.在黑板上完成“地球家园中有什么”班级记录表,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分类。
3.认真听提示。
到校园里进行观察,及时记录。
4.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
四、研讨
1.完成班级记录表(校园土壤“居民”统计)
2.统计: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3.交流: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4.在班级记录表上记录下学生交流的动植物名称和学生描述的动植物的特点以及发现的地点和数量。
(6)注意事项: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1.自由推测和发言。
2.认真听要求。
(细致是指能够耐心、仔细地观察土壤中动植物的特点。全面是指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包含土壤上的和土壤里面的。有顺序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如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观察动植物可以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不伤害是指不要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