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


抗菌材 料的 应用 领 域 E [ l l
表 1 抗菌剂性能Βιβλιοθήκη 较项目有机抗 菌剂
普通无机
抗 菌剂
纳米无机
抗 菌剂
主要成分
抗 菌效 果
耐热温 度
酸、 酚、 醇
沸石+A g ,
Z n, Cu
纳米粉体 +
Ag , Z n , C u >9 5 %
1 3 0 0 0 C
其中纳米 T i O : 具有价廉无毒、 催化活性高、 氧化能力强、 稳定性 好、 易制备成透明薄膜等特点, 作为光催化抗菌建筑材料( 抗菌 陶瓷、 玻璃等) , 它将直接利用太阳光、 荧光灯中的紫外光部分作 为激发光源 , 具有较好的净化空气、 抗菌、 污水处理、 自清洁等光 催化效应, 在化工环保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成为新一 代的抗菌材料和环境净化材料[ s . a l 。本文以纳米 T O: 为代表介 绍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 理和抗菌杀菌作用的机理。 T i O : 禁带宽度为 3 . 2 e V, 当用 波长(3 8 7 . 5 n m 的光照射 时, 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 越过禁带进人导带, 同时在价带上产 生相应的空穴。 电子与空穴分离并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 从而参与加速氧化还原反应 , 还原和氧化吸附在表面上的物质。 光致空穴具有很强的得 电子能力 , 可夺取颗粒表面的有机物或 体系中的电子 , 使原本不吸光的物质被活化而氧化, 而导带上的 光生电子又具有强还原性。活泼的电子、 空穴穿过界面, 分别还 原和氧化吸附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物。粒子的能带状况及被吸附 物质的氧化还原电势决定了粒子光催化反应的能力。 在热力学上可行的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要求受体电势比 粒子导带电势低, 给体电势比粒子价带电势高, 才能供电子给空 穴。 迁移到表面上的光致电子和空穴既能加速光催化反应, 也存 在电子与空穴复合的可能 , 时间在纳秒到皮秒范围内。 当存在合
D 9 5 =1 0 p t m
细度
应用 领域
全溶解
塑料制 品
D s o =4  ̄ 6 p m
塑料 制 品
、 化纤 陶瓷 、 橡 塑制 品
将纳米抗菌剂添加到材料中, 制成纳米抗菌材料 , 使制品除
保持原 有应用性 能之外 还具有 优 异 的纳米 材料 特性 和抗 菌功
能。 在抗菌材料被广泛应用的今天,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 纳米 抗菌材料与普通抗菌材料相比, 具有耐老化、 耐高温、 综合性能
优 良、 抗菌性稳定、 长久等优点 , 扩大了应用范围, 提高了应用等 级。表 1 比较了几种抗菌剂性能和应用领域C z l
1 纳米材料光催化氧化抗菌机理
用于光催化的纳米粒子有 T i 0 2 , Z n O, F e 2 O l , C d S , WO 。 等,
0+e -0-
0一 +h + -0
・ 0 2 - , o及 h 十 可与 T i O : 上吸附的水分子或氢氧根反应:
・ O2 + H2 O  ̄ HO , .+ OH-
O + H2 0 -2. O H
h + +O H- -O H HO, ・+ HO, ・ -H2 02 + 02
s t a n d a r d s
抗菌材料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与人类健康发展、 环境保 护等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材料 。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 抗菌材 料的研究与应用极为广泛 。最先研究的为有机锡、 酸、 酚等化学 物质合成的有机抗菌材料 , 主要应用在纤维织物上 。 有机抗菌材 料具有短期高效杀菌效果 , 但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差 , 易产生微 生物耐药性, 尤其耐热性差 ( <2 0 0 ' C ) 是其最大的弱点 , 导致其 在应用中不适应高温加工, 高温分解产物甚至有毒。2 0 世纪 8 0 年代研究出的无机抗菌材料无毒、 广谱抗菌、 抗菌时效长、 不产 生耐药性 , 特别是有突出的耐热性( 6 0 0 ^ 1 0 0 0 0 C ) , 大大拓宽了
( " O O H) 和双氧水( H Z O Z ) 。另外, 活性羚基也可相互合并生成 双氧水。" O H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 几乎能完全分解各类有机 物, 使之生成 C O Z , H 2 O和其它无毒副作用的小分子产物。T 2 O i 光催化反应过程如下:
T i 0 2 +h u -e +h + 0 , +e - ・ 02 -
关 键词 纳米抗菌材料 抗菌机理 表面处理 超声波 评价标准
Re s e a r c h o f t h e Na n o An t i b a c t e r i a l Ma t e r i a l s
C H E N B a o s h u L UA N D a o c h e n g
b y
H2 0 2 } 2・ OH
HZ O 2 + 0 2 - -0H- +・ O H 十02
" O H ( H 0 2 " , O或 h + ) +有机物、活性中间体 ̄
e 与h 十 分别代表 T i 0 2 表面产生的电子与空穴, 它们与吸
附T i O : 表面上的 0 : 和 H2 O反应 , 生成超氧离子 0 2和 ・ O H,
" 0 2是一种强还原剂, 能使几乎所有的有机物分解, 从而起到 杀菌、 防霉、 除臭作用 , 其杀菌效能远远高于传统的杀菌剂( 如 氯、 次氯酸盐和过氧化氢等) 。 活性经基 ( ・ O H) 、 超氧离子 ( ・ 0 2 - ) 、 过经基 ( ・ O O H) 和 双氧水( H 2 0 2 ) 都可与生物大分子( 如脂类、 蛋 白质、 酶类以及核 酸大分子) 作用 , 通过一系列链式氧化反应直接破坏生物细胞的 结构。以 ・ O H为例, 它可攻击有机物的不饱和键或抽取其 H
C OZ +H2 0+ ( C 1 一 )
李小兵等[ E 7 1 利用超声波制备了环氧树脂( E P ) / 纳米S i 0 2 复
合材料 , 发现超声波可以明显促进纳米 S i 0 : 在E P中的分散。 黄 锐等[ C a l 在聚苯乙烯( P S ) / 纳米 C a C 0 3 复合材料熔体中直接引人 超声波, 以改善纳米 C a C 0 3 在P S基体中的分散程度和提高纳 米C 3 O a 与P S 基体的界面粘接强度。 结果表明, 超声波可较大 幅度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为熔体分散法制备聚合物/ 纳米粒 子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短期好, 广谱, 中长期 , 广谱 , 长期 , 稳定 , 广谱 ,
>9 5 0 0
2 0 0 0 C
>9 5 0 0
3 0 0 ^ - 4 0 0 0 C
加工性
有气味 ,
易挥发
高温变色
无味不变色 , 分散性好 D s o =O . 5 f c m
・5 4・
材料导报
2 0 0 4 年1 0月第 1 8 卷专辑 l l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 ‘
陈宝书 染道成
(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 成都 6 1 0 0 3 9 ) 介绍了纳米杭菌材料的特点和杭菌机理, 摘要 概述 了纳米抗菌材料的表面处理和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抗菌 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 探讨 了抗菌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Ke y w o r d s n a n o -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m a t e r i a l s ,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m e c h a n i s m, s u r f a c e d i s p o s a l , u l t r a s o u n d , e v a l u a t i v e
。5 5。
2 纳米抗菌粒子的表面处理和分散
2 . 1 纳米抗菌粒子的表面处理
纳米粒子具有极高的表面能, 容易使微粒 团聚在一起并形 成尺寸较大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使纳米粒子以团聚体而不是 以原生粒子分散在基体之 中, 成为影响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主 要因素。 采用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处理。活性剂吸附在 粒子表面形成微胞状态, 粒子间产生相互排斥力, 不发生接触 , 从而防止了团聚体的产生。 据电镜观察发现, 复合粒子表现出良 好的分散状态, 出现一定数量的原生颗粒分布, 无大团聚体。表 面改性使粒子表面形成了包覆膜 , 改善了粒子的分散性和与基 材的相容性困。
, 基金项 目: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 目( ( 0 4 2 2 8 7 ) ; 四川省特种材料及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 目 陈宝书: 男, 1 9 7 7 年 出生, 硕士研究生 奕道成: 男, 1 9 6 4 年生, 教授, 博士
万方数据
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 陈宝书等
适的俘获剂时, 电子和空穴的重新合并受到抑制 , 就会在表面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 从动力学观点看 , 只有在有关的电子受体和电 子供体预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时, 界面电荷的传递和被俘获过 程才会更有效, 光催化反应速率加快 , 反应更具竞争力。 价带空穴和导带电子分别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空穴 一般与表面吸附的 H 2 O或 H O 一 离子反应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 活性经基( ・ O H) , 电子则与表面吸附的氧分子反应, 生成超氧 离子 ( . 0 - 2 ) 。超 氧离 子 可 与水 进 一 步 反 应 , 生成 过经基 来杀灭细菌[ s 7
( C o l l e g e o f Ma t e r i a l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X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9 )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m e c h a n i s m s o f n a n o -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m a t e - r i a l s ,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i r s u r f a c e d i s p o s a l a n d p r e p a r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a s w e l l a s t h e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 t h e e v a l u a t i v e s t a n d a r d s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 . I n a d d i t i o n , i t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i e l d s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 f u t u r 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