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课程论文模板范文

知识产权课程论文模板范文

中国计量学院课程论文浅谈中国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学生姓名单维维学号 **********学生专业知识产权班级一班二级学院法学院任课教师雷刚老师中国计量学院2009年 06月浅谈中国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06产权一班单维维0600702118 指导教师:雷刚摘要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正在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

植物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植物品种在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对人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也凸显着国家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必要性,如何更全面、更完善地保护植物新品种,是每个国家都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权;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引言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正在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

不仅体现在推进农业发展、保障食物安全方面,其在增进人类健康、增加能源供给、改善环境状况、确保生物安全等方面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①可以说,21世纪,谁掌握了生物技术,谁就握得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主动权。

而生物资源作为生物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正逐渐成为各国争相竞夺的主要对象。

知识产权作为竞争的有利武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有效手段,也不断被各国高层所高度重视,在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同时,各国保护行动也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植物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植物品种在食品、医药、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对人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也凸显着国家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必要性,如何更全面、更完善地保护植物新品种,是每个国家都在不断思考和实践的。

1.植物新品种定义目前国际上对植物新品种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②从广义上讲,植物新品种系指已知植物最低分类单元中单一的植物群体,不论授予育种者的权利的条件是否充分满足,该植物群可以是以某一特定基因型或基因组和产生的特性表达来确定;至少表现出一种特性以区别于任何其他植物群;并作为一个分类单元,其适用性经过繁殖不发生变化(《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公约1991年文本))。

目前荷兰是完全按照此定义的要求定义植物新品种的。

从狭义上讲,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我国1997年3月所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二条即是这样定义的,可见我国采取的是狭义的定义。

由此定义可知,该植物新品种特指由生物学或非生物学的方法人工培育而成和从自然界发现并经过开发的野生植物,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相对一致,遗传性状比较稳定,这样将一些不具备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品系及没有加入人工劳动的野生植物品系排除在外。

2.植物新品种权2.1植物新品种权定义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即除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

其与专利权的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均是具有排他性的独占权,权利人均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为商业目的对受保护对象进行使用、制造或生产、销售。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保护对象不同:专利权的保护对象为具体的技术方案而非产品本身,在我国体现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对象是特定植物品种的材料,包括苗树、块根、块茎或者籽种等。

从物理学上讲,该繁殖材料均可以被认为是产品。

③2.2植物新品种权内容植物新品种权,具体而言包括:(1)生产权,即品种权人有权禁止未经自己许可的其他人,基于商业目的生产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

该权利表明,品种权人既有权自己生产繁殖材料以获得合法收益,同时也有权禁止其它任何未经许可的单位或个人生产该品种的繁殖材料以获得非法利益。

(2)销售权,即任何人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都必须要经过品种权人的许可,是一种排他的独占性权利。

(3)使用权。

知识产权的专业性表现为独占使用,即对于相同或近似的客体,不可能由多个主体同时享有完全相同的完整权利,即客体具有不兼容性。

现实生活中,侵权行为人利用品种繁殖材料的自身繁殖功能或者与其他品种的繁殖材料结合(比如杂交)以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以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

将会导致品种权人的利益严重受损,而这是不符合立法目的的。

因此,法律赋予品种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为商业目的,重复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并获得赔偿。

(4)许可权。

根据品种权人拥有的独占权,品种权人不仅自己可以实施授权品种,还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许可他人实施的,双方应订立书面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许可的方式,内容、数量、区域范围、以及利益分配等等。

(5)转让权。

转让权是品种权人对自己拥有的品种申请权和品种权的处分权。

转让申请权或者品种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由审批机关登记和公告。

(6)名称标记权。

即品种权人有权在自己的授权品种包装上标明品种权标记。

如注明某年某月某日某国授权品种、品种权申请号、品种权号以及品种的名称、品种权人名称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该权利是一种精神性权利,因为该品种权名称的登记注册常与育种人的声誉相连。

(7)追偿权。

即品种权被授予后,品种权人有权在自初步审查合格公告之日起至被授品种权之日止的期间内,对未经申请人许可,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偿。

④3.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必要性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各国发展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包括植物新品种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更是我国农林业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基础和先导性制度。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能够保障农业科技人员的应有利益,激励农业技术持续创新和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也能够规范农村种子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⑤新品种是推动林业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农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更是加快了优质品种的培育进程,并通过种子这个载体,促进了育种技术与植保、水肥技术的融合。

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林业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因此,对植物品种知识产权的攻防布阵一直是国际农业博弈的焦点。

植物新品种保护不仅涉及一个国家生物资源的安全,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农林业发展和粮食、生态安全保障。

如果我们的农林业生产受控于外国掌控的知识产权品种,那么我们实际上也就失去了生产的主动权,也失去了发展的主动权。

所以保护植物新品种是必要并且必须的。

4.国际上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模式国际上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采用专门法和专利法进行保护的双轨制,另一种是采用专门法或者专利法进行保护的单行制。

下面将简单分述之。

4.1美国双轨制保护植物新品种制度双轨制保护方式是指采用专利法和专门法两者并存的方式,针对不同植物品种的种植方式,由专利局或农业局分别领导。

4.1.1专利法的保护方式。

这种保护方式主要通过植物专利和普通专利制度,对植物品种实行全面保护。

(1) 植物专利的保护方式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给予植物新品种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之一。

1930年5月美国颁布了《植物专利法》(PlantpatentAct,简称PPA),宣布对无性繁殖的植物授予专利。

该法后来并入美国专利法第161条~164条,其立法宗旨在于明确以下概念:“人工培育产生的植物发现是独特的、孤立的,大自然既不能重复,也不能在无人帮助下产生”。

第161条对植物专利的规定为:“无论谁发明或发现无性繁殖任何独特的和新颖的植物品种,包括培育的变种、异种、胚种和新发现的秧苗,而非试管培植的植物或在未培育状况下的发现,均可依据本法之条件要求取得专利。

”植物专利只能给无性繁殖植物的变种以保护,凡申请获得植物专利,其客体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是发明人以无性方式繁殖取得;②必须具备可与现在品种明确区分的特征;③具有非显而易见性;④在申请专利前在美国销售和使用未超过1年。

植物专利所提供的保护是授予发明人“排除他人以无性方式繁殖该植物或销售或使用无性繁殖获得的植物”的专有权。

(2)植物普通专利的保护方式。

普通专利保护方式指美国专利法所规定的除了方法专利、植物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以外的产品类专利。

它要求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非显而易见性。

植物品种之所以可获得普通专利,是因为它是一种新的物质组成,“如果一项新技术被认为是工业产品、物质的组成或是机器,便有可能获得专利。

”4.1.2.专门法的保护方式1971年美国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1983年加人UPOV联盟,1994年国会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修订案,1999年加人UPOV公约1991年文本。

《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的保护范围是以有性繁殖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野生植物、自然生长的植物和其他的植物品种,由美国农业部植物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审查并颁发植物品种保护证书。

目前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受理植物属和种共计134类。

品种保护证书的申请费用较低,其审查也不如专利那么严格。

植物专利、普通专利、品种保护证书等三种法定保护方式,形成了美国比较完备的植物品种保护体系。

4.2单行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制度目前国际上保护植物新品种采用单行法,一种是采用专利法的方式;一种是采用专门法的方式。

4.2.1专利法的保护方式专利法的保护方式是指对植物新品种提供专利法的保护,并由专利局负责对植物新品种予以管理。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以专利制度保护植物新品种,如意大利、匈牙利、新西兰和乌克兰。

专利法保护方式强调保护植物发明的方法和产品;其授予保护的条件也比较高,要求具备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和工业实用性,必须充分公开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再现。

4.2.2专门法的保护方式它是根据UPOV公约的规定,通过国内专门立法对植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目前采取专门法保护方式的国家有: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等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也先后采用专门法的保护方式。

根据UPOV公约的规定,专门法着重保护繁殖材料,要求取得品种权保护的植物品种的条件必须具备新颖性、区别性、一致性、稳定性并且有适当的命名。

一般来说,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多采用美国式的“双轨制”保护方式;农业不太发达的国家采用单行法保护植物品种,或专利法或专门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