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YYYY年MM月DD日
文档说明
本文档所涉及到的文字和图表,仅限开发方和需求方内部使用,未经开发方的书面许可,请勿扩散到任何第三方。
目录
1. 总述 (1)
1.1 测试对象 (1)
1.2 测试目的 (1)
1.3 测试环境 (1)
1.4 测试依据 (2)
1.1参考资料 (2)
1.2术语及缩写词 (2)
1.3计算公式 (2)
2. 测试方法 (3)
2.1 测试模型 (3)
2.2 测试过程简述 (3)
2.3 需记录的数据 (3)
3. 测试用例 (4)
测试编号:1 (4)
4. 测试结果 (5)
4.1 查看记录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结果分析 (6)
6. 附件 (7)
6.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 (7)
《性能测试技术与实践》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1. 总述
1.1 测试对象
web系统
1.2 测试目的
目的是在尽可能在模拟生产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以下目标:
测试交易线处理程序在生产环境的业务和用户量下,性能能否满足业务人员操作的需求;
模拟系统在生产能力峰值时的性能状况;
通过较长时间的测试执行可导致程序发生由于内存泄露引起的失败,揭示程序中的隐含的问题或冲突,从而修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发现性能瓶颈,为后期性能调优提供参考依据。
验证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一个生产负荷下执行测试一定的时间来评估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
1.3 测试环境
1.4 测试依据
1.5 参考资料
1.6 术语及缩写词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最大并发用户数:在给定的预期平均响应时间下,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个并发用户。
这个数据就是实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
1.7 计算公式
●成功率=成功次数÷(成功次数+失败次数)
●处理能力=成功次数÷测试时间
2. 测试方法
2.1 测试模型
2.2 测试过程简述
通过编写特定的测试流程,使用多线程技术,模拟多个浏览器持续一段时间并发访问被测系统,记录系统相关的一系列信息,计算出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2.3 需记录的数据
测试时间
平均响应时间
成功次数
失败次数
web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
数据库服务器CPU利用率(平均、最大)
web服务器内存利用率(平均、最大)
数据库服务器内存利用率(平均、最大)
3. 测试用例
4. 测试结果4.1 总述
并发用户数测试时
间(分
钟 )
平均响应
时间(秒)
成功
次数
失败
次数
成功
率
处理能力
(次/分)
web服务
器CPU利
用率(%)
数据库服务
器CPU利用
率(%)
web服务
器内存利
用率(%)
数据库服务
器内存利用
率(%)
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平均最大
4.2 相关图表
5. 测试结果分析与测试报告
该部分需要详细说明本测试的结论,包括测试用例执行情况统计、测试是否通过、测试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测试报告中包括建议与计划,用来说明该测试的后续工作安排和计划;将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和每轮测试执行的详细记录作为附件附加到测试报告中。
6. 附件
6.1 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