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1)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 (5)2.1. 沥青透层油洒布 (12)2.2. 稀浆封层施工 (14)2.3. 粘层油洒布 (16)2.4.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6)3. 质量保证措施 (30)3.1 质量目标 (30)3.2 组织保证措施 (30)3.3 质量过程控制 (34)3.4 技术保证措施 (34)3.5 成品保护措施 (36)4. 安全保证措施 (37)5.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7)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由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重庆市一横线(回兴至张家梁立交段)道路工程施工图》;2)现场实际踏勘情况及现状调查;3)本公司以往施工类型工程所总结的实践经验;4)对目前在建类似工程的参观学习所积累的经验;5 )业主对本工程施工所提出的有关建议、要求;1.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本项目为城市快速路,项目起点起于机场高速宝圣立交K15+980处,从川外南方翻译学院南侧通过,经石盘河,跨服装城大道,道路终点止于石坝子立交K18+400处;道路标准宽36m/30m,全长2.42km,本项目包括青岗坪立交,苟坝水库大桥,青岗坪立交上跨服装城大道桥,服装东路跨线桥。
1.1.2. 横断面道路起点至苟坝水库大桥路段位于渝北开发区内,两侧土地以居住为准, 根据业主意见及初步设计审查专家意见,原 2米宽的人行道调整为5米,具体布置如下:起点至苟坝水库路段:B=5m (人行道)+12m (车行道)+2.0m (中央分隔带)+12m (车行道) +5m(人行道)=36m苟坝水库至终点路段:B=2m (检修道)+12m (车行道)+2.0m (中央分隔带)+12m (车行道) +2m(检修道)=30m人油臥飙川咖 iHA^atUici ' 匡麵亟亟丽如 __版鰹 --- - -------道路标准横断面(一)$ ff tJJS1M 巧林说挫將阳咖 Ml 喇哪 M 朋删1M4缶 帥/ 卫道路标准横断面(二)1.13路基设计填方边坡:填方边坡上部8m 为1: 1.5,8m-18m 为第二级,18m 一下每10m为一级边坡,第二级以下坡比均为 1:1.75,第三级以下边坡为1:2,两 级边坡间留2.0m 宽马道。
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 设排水边沟。
挖方边坡:挖方边坡每级均为8m ,坡比1:0.75,两级边坡间留2.0m 宽马道, 第一级边坡底设置护面墙。
挖方边坡坡顶外5m 设截水沟,顺地势通过跌 水或急流槽接入涵洞,排出路基范围。
1.1.4. 路面设计综合重庆地区石材较丰富等特点,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标准轴载为1OOKN ,采用容许弯沉,容许拉应力控制,为加快进度,保证工期,基层选用养护期短的水泥稳定层,主线及匝道结构厚度如下:沥青玛蹄脂 SMA-13厚4.0cm ,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6中面层厚5.0cm ,沥青混凝土 AC-25下面层厚7.0cm ,稀浆封层厚0.6cm ,掺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 ,掺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底基层填方厚S世打 it4! mo .mw 1JJL\w1施4|珀如I5HKI打册讯5呵前机轴饰燧JX 2C X $4K 1MO18cm,掺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填方厚18cm。
青岗立交A匝道、D匝道、E匝道、G匝道,道路下坡大于4%。
为增加行车安全性,在该路段下坡段沥青砼表层进行间断性地加铺一层薄层抗滑层材料,厚度控制在7mm左右,铺筑间距为:5m,间距摊铺2m薄层抗滑层材料。
材料采用CRM抗滑层材料。
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2.1施工工艺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2.1.1质量标准1)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施工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
质量标准压实度:》97%平整度:不大于15mm中线高程:不大于20mm横坡度:±20mm且不大于士0.3 %厚度容许偏差:+ 20mm , - 10 %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2.0Mpa弯沉值:W73 (0.01mm )(2)基层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为20c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质量标准压实度:》98%平整度:不大于8mm中线高程:+5 , -10mm横坡度:士0.3%厚度容许偏差:不大于8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4.0Mpa弯沉值:W40 (0.01mm )2.1.2材料要求1)底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 ,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级配碎石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级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同底基层,碎石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级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中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1.3施工要求a、路基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底基层,底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施工时,最低气温要求5C以上。
b、对水泥级配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拌合均匀性、施工厚度、含水量、水泥掺加量等都要严格检查控制。
C、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从当地专业供应商处购买成品料并运输到现场,采用人工辅助机械摊铺,松铺系数根据现场实测鉴定后采用。
c、铺筑后的碾压要严格控制在水泥终凝前完成,采用18t-20t三轮压路机由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应分层铺筑,在摊铺压实过程中,水泥级配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果材料过于干燥,应及时补充洒水,使其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完成压实工作。
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d、纵横施工接缝的处理,在继续铺筑新料前,应沿竣工断面划线垂直切下,提前予以润湿,使新旧料结合紧密,避免产生裂缝。
e、水稳层施工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施工车辆,不许出现轮槽。
2.1.4 施工准备a. 在合格的路基层上进行中线测量放样,定出正确的中桩、边桩,进行标高测量,取得标高和厚度资料。
b. 施工前对路基层进行清扫,保持无杂物,并洒水使之保持湿润。
c. 挂线桩必须埋设牢固,根据线形的不同,直线段每10m放样一点,曲线段每3〜5m 放样一点。
d. 通过打桩、挂线确定好基准线后,准备摊铺。
2.1.5 拌和与运输a.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从重庆市当地专业供应商购买合格的成品料,供应商负责运输到现场,在搅拌站和现场分别取样试验,进行质量监控,混合料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规定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予以调整和改进。
b. 加强混合料均匀性控制,确保混合料水泥剂量不超出双边波动范围。
c. 安排试验人员在拌和场对拌和后的混合料进行观察、检验,不合格的混合料严禁运送、铺筑。
d. 运输混合料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要求汽车货箱干净平顺、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倒料顺利;装料时按车厢前部、后部、中部分三次装载,并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
e. 控制行车速度30km/h以内,合理组织交通。
f. 当拌和场离摊铺点距离较远时,混合料运输中盖油布防止水分蒸发。
2.1.6 摊铺与整型用自卸汽车将混合料运至摊铺现场。
为保证路面各层实际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基层施工必须为面层施工提供良好的平整度,这样逐层不断提高路面平整度。
水稳层采用人工辅助机械摊铺,摊铺时应由试验确定松铺厚度,在摊铺时应及时消除混合料严重离析的部位,尤其是粗集料集中的集料窝和集料带必须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均匀填实。
尽量做到混合料在路面全宽范围内一次铺筑,这样可避免纵向接缝。
不可避免地出现纵向接缝时,接缝严格按要求做成垂直接缝。
新旧料结合时应将接缝处充分润湿,以使新旧料结合紧密。
2.1.7 碾压a.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型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18T 光轮压路机静压,再用18T 振动压路机振实,最后用光轮压路机收光表面。
初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0m/min ;复压3~4遍,碾压速度不大于50m/min 。
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均匀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有轮迹或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边角,用小型振动夯夯压。
b. 碾压时,按路拱由低向高连续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叠,重叠宽为轮宽的1/2~1/3,使每层全宽内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路拱符合要求。
c. 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若表面水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d. 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4小时。
e. 雨季施工时,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并备足够的塑料薄膜,以防止突然降雨。
f. 压实后的基层要求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软弱现象,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2.1.8 养生水泥稳碎石基层在施工成型初期的养生非常重要,若不及时养生,基层会因严重失水而发生严重干缩而开裂(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更是如此)。
因此,各段基层施工完毕即进行洒水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根据气候条件确定,以始终保持基层湿润为原则。
a .设置禁止标志牌,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洒水车通过时保持慢速行车;在不能封闭交通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一般车辆可以通行,但车速必须控制在30km/h 以下,同时不得急刹车、调头,载重车不得通行。
b. 覆盖好麻袋,高温时采用双层麻袋搭接覆盖c. 麻袋预先洒水湿润,覆盖4h-6h后开始洒水养生,并始终保持麻袋湿润状态。
d. 养生期:施工温度》20 C时不少于7天,20 C以下不少于10天。
2.1.9 取样和试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实验规程》(JTG E51 —2009 )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在已完成的基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 —2008)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压实度试验。
质检人员还须按《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JTG F80/1 —2004)规定的要求跟踪检测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中心偏位等。
当检测发现有不合格项目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达到规范要求。
2.1. 沥青透层油洒布2.1.1. 施工准备2.1.1.1. 透层油的要求透层沥青采用煤油稀释沥青,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煤油与沥青的掺配方法是:煤油:沥青=45〜55 : 55〜45 (重量比),每一车煤油稀释沥青必须做粘度试验,粘度8〜12S。
透层油的掺配:可将煤油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与已加热的沥青进行掺配,并不断搅拌,直至完全均匀为止,并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
透层油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 规范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