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专业知识培训
五个入门小问题:
一、净水机是干什么用的? 二、自来水中存在什么问题? 三、这些问题对人体的危害? 四、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除这些危害? 五、大唐泓泉净水机采用哪些方法?
问题一:净水机是干什么用的?
——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净化
解释:不是对海水过滤,不是对河水,也不是对井水过滤,而是 对自来水进行过滤。 任何产品都会有一个使用条件要求,比如我们所用的家电产品电 压要求是220V,但是美国民用电压是110V,欧洲民用电压是 230V,净水机也是一样,影响净水机使用的两大要求是:水质和 水压。 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PS:自来水厂供应的市 政自来水都依此标准) 水压要求——0.1-0.4Mpa(PS:市政自来水水压一般为0.20.3Mpa)
吸附、化学分解
2. 泥砂/铁锈
筛除过滤
3. 细菌病毒微生物
杀菌、消毒
4. 烧水有水垢
化学沉淀、离子交互
•
化肥、农药、洗涤剂等有机物
过滤
2. 重金属
化学沉淀、离子交互
压缩双电层作用
混凝沉淀
电荷中和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 筛除作用
净化
水质卫 生的改 良对策 消毒
化学消毒 过滤
吸附作用 加热煮沸法
物理消毒
紫外线照射 超声波消毒法 臭氧消毒法 重金属消毒法
二、常见净水技术
2.2 KDF微电解
1, 净水机行业中,KDF铜锌合金用的普遍 的,处理氯和重金属方面是活性炭的三倍以 上,但是过量或用法不当,容易造成解决了 旧的问题,造成了新的问题。 以某号称美国的生产的某品牌为例,其 产品以KDF铜锌合金为主处理材料,KDF铜 锌合金浸泡在不流动的水中,会造成水质锌 超标65倍左右,任何金属元素超标对人的身 体是有害的, 何况是超标那么多。 2, 因此建议在使用有KDF材料的净水机的 时候先放水20秒左右。KDF在净水器中要 控制其用量。
4. 烧水有水垢
主要原因是水中含有过量的钙镁盐类,在受热的情况 下分类沉淀下来: Ca(HCO3)2 → CaCO3↓+H2O+CO2↑ Mg(HCO3) → MgCO3↓+H2O+CO2↑ MgCO3+H2O → Mg(OH)2+CO2↑ (煮沸) (PS:在煮沸的时候氢氧化镁的溶解度比碳酸镁小) 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水垢和水渣 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为盐类杂质由过饱和溶液中析出;第二步为结 晶出来的盐类杂质附着在金属受热面上,形成水垢或悬 浮在溶液中成为水渣。 有毒,影响生殖(PS: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物质, 一般是人工合成的,无机物则不含碳元素,通常把CaCO3 等碳酸盐、二氧化碳等碳元素性稳定的也归为无机物)
氯化消毒法
开 水 好 吗?
• 很多人长期以来都认为喝生水要生病,所以一定 要喝开水。当然,这对于过去污染较少的水而言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消毒手段,但现在却不行了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负面的影响。
70年代烧水喝 90年代买水喝 21世纪造水喝
开 水 好 吗?
• 1.开水只杀灭细菌和部分病毒,被杀死的细菌和病毒死尸仍存在于开 水中;进入人体后即成为医学上所说的“热源体”,临床上常见的“ 无名热”原因多源于此。 • 2.在烧开水的过程中也无法祛除水的重金属、水垢和致癌物。 • 3.开水失去氧气太多。凉开水浇花花死,养鱼鱼死这是常识,喝开水 不利于向人体供氧。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新陈代谢 。 • 4.用铝或铁制成的容器煮水时,水中的亚硝酸氮(一种强烈致癌物质 )会明显增加。据资料报道,用铁制容器煮沸水时,水中的亚硝酸氮 加2—3倍, 而用铝制容器煮沸水时,水中的亚硝酸氮随煮沸时间的 延长而明显增加,煮沸5分钟后为原水的十余倍,煮沸20分钟后则增 加到近百倍…… • 5.自来水直接煮饭未烧开的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在煮饭过程中, 水中的氯气会破坏米里的维生素B1,时间久了,人体就会出现一系 列诸如消化不良、皮炎等症。
一、常见水常识
4、净化水:对自来水或者地下水简单过滤后的水 5、矿物质水:纯净水中适当投加了微量钾、钠、钙、镁离子 的纯净水 6、矿泉水:符合国家矿泉水标准的水。主要是某些稀有元素 达标,如锶含量大于0.2微克/升。 7、饮用天然水:符合卫生标准和天然特征的水,但既不是矿 泉水也不是纯净水。 8、弱碱性水:通常通过电解处理而分离出来的PH值大于7的 水
2. 泥砂/铁锈
引起肠胃损伤,铁锈是自来水管道中铁成分被氧 化形成的,铁锈不但不能促迚铁的吸收,它还阻止对 蛋白的吸收,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实验证明,都 市人的肝病发病率高于乡村人口的主要原因就是吸收 了过多的氧化铁,其中最直接的也是危害最大的就是 氧化铁对人类肝脏的损害
3. 细菌病毒微 取自江河湖等优质淡水源,通过自来水厂简单加工后,符合《国 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通过市政自来水管道输送到用户的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属强制性国家标准,指 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并对原标准35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 修订。 2、 纯净水: TDS值为0-1的水就可以认定为是纯净水,市场上的通用叫法: “饮用纯净水”或“饮用蒸馏水”。 3、直饮水: 可以直接饮用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目前国家的标准是《管道直 饮水卫生标准》。直饮水不是最优质的水,只是可以生饮而已。
污染物对人体各组织的影响
对肾脏、神经系统 造成影响,对儿童 具高毒性,会导致 身体、心理发展迟 缓,出现学习障碍 的情况,还有致癌
对肾脏有急性伤 害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 病,婴儿的影响最 为明显(蓝婴症) ,致癌
会降低中枢 神经、心脏 功能,对肝 脏有害
镉 铅
亚硝酸盐 三氯乙烯
氯仿对健康的影 响最大,致癌性 方面最常发生的 是膀胱癌
(WHO)好水的标准:
• 1.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质 • 2. 人体所需矿物资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及比例适中 • 3. 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适中 • 4.PH值呈弱碱性 • 5.小分子团水 • 6.带负电位,清除自由基
问题五:大唐泓泉净水机采用哪些方法?
——纯物理过滤:筛除、吸附
(PS:化学法和物理法的区别——有无新物质产生。) 过滤:
二、常见净水技术
2.1 活性炭吸附
优质的活性炭是椰子壳或果壳为原料,具 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等优点,产品规格齐全 ,有不规则破碎和小颗粒及粉状炭几个大类. 目前椰子壳活性炭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 除氯、除藻、吸氧、催化载体方面效果最好的 一种活性炭,也可用于净水器、虑芯填充物等 净水设备。国家标准《活性炭净水器CJ/T 3023—93》
净水知识及产品
黄
刚
净水知识
• • • • • •
1、水的种类(了解) 2、常见净水技术(掌握) 3、净水器干什么用的 4、自来水的有害物质及危害 5、开水、桶装水、普通饮水机的水 6、健康水的六大标准
产品知识
1、产品参数 2、产品原理 3、产品每一级净水什么、及每一级滤芯更 换 4、压力桶、高压开关、低压开关 5、TDS与点解器 6、产品优势
• 筛除:使用具有特定孔径范围的 滤材介质对所通过的水进行过 滤,使水中某一直径范围的杂质 截留在滤材表面的方法.如微滤 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等。
• 吸附:吸附是指物质(主要是固体 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液体 或气体)中的分子或离子现象。
二、常见净水技术
2.4 纳滤
纳滤膜的孔径为纳米级,介于反渗透膜(RO)和超滤膜(UF)之间 ,因此称为“纳滤”。 纳滤膜能够截留分子量为几百的物质,对NaCl的截留率为50% ~70%,对某些低分子有机物的截留率可达90%。
二、常见净水技术
2.5 反渗透
反渗透膜孔径为0.0001-0.001微米,细菌的直径为0.4—1.0微米 ,病毒的直径为0.02—0.4微米,反渗透膜孔径是细菌、病毒的几千分 之一,因此只有水分子和比水分子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通过,而 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被彻底清除; 细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也被滤除,砷、铅、汞、 铬等重金属 离子,卤代烃、农药等有害成分,放射性粒子等去除率大于96%以上 。
•
化肥、农药、洗涤剂等有机物
6. 重金属
主要是指汞、镉、砷、铅等 来源: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冶炼、电解、电镀、 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水中重 金属的种类、含量及存在形态随不同生产企业而异。由 于重金属不能分解破坏,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 转变它们的物理和化学形态。 汞:对人体的伤害很大,主要为伤害肾脏、中枢神经系统 镉:对肾脏有急性伤害 砷:对皮肤、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致癌 铅:对肾脏、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对儿童具高毒性,会导 致身体、心理发展迟缓,出现学习障碍的情况,还有致 癌
12.5倍。
饮水机 好 吗?
新华网北京2月22日专电,浙江慈溪祈禧电器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方曙光 在北京披露了两个令人震惊的行业“内幕”:一是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 99%的家用热胆饮水机“有毒”,二是饮水机才是家用电器中的“耗电 大王”。 据介绍,在传统家用饮水机中,水的加热是通过内置的热胆来完成 的。正是这种内胆,让传统饮水机危害凸显:饮用水在热胆内经反复加 热后,会形成“千滚水”。这种水含有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久 饮会危害胃肠健康。 水垢成为“添加剂”:根据国家环境检测部门出具的报告,传统饮 水机内胆超过3个月不清洗,就会滋生大量细菌、残渣甚至红虫,附着在 热胆内壁上,成为有毒的“添加剂”。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 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 热胆制造“硝酸盐”:热胆材质多为不锈钢和铝壳,测试表明,在 长时间加热下,水中含铁、铝、铵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增加,而亚硝 酸盐类是人们熟知的致癌物质。 家用电器“耗电王”:以制造1升热水为例,在不关机的状态下,功 率为0.5千瓦的传统家用饮水机日均要耗电1.8度,正是因为其“烧烧停 停”的工作原理,无形中造成了90%以上的 能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