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本科毕业设计格式标准

本科毕业设计格式标准毕业论文毕业生毕业设计撰写要求一, 写作要求.1.设计选题:密切联系在校所学学科基础和专业知道,认真分析本学科或本专业的理论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现状,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道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选题应结合毕业实习的实际情况,新颖,反映专业的前沿和实际应用的需要,不得选择内容陈旧过时或没有应用价值的问题,题目应具有比较强的概括性,反映文章的核心内容.2.资料收集和引用:要求内容翔实,具有普遍意义和较强的佐证性,收集途径可以通过实习收集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得直接在设计中应用);利用图书,报刊,专业杂志收集与自己主体相关的文章和报导(必须注明刊名,题目,作者,期号,页码,);网上搜集(但必须注明网名,题目,作者,发表时间)3设计写作过程:应做到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准确有力、结论(解决方案)正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不得拼湊文章、更不得抄袭.4.设计写作中必须及时以各种形式和指导教师沟通,并得到和记录指导教师意见,并在交阅下一稿时将前稿意见附在前端,一般情况下设计题目确定并开始写作后,不得变更题目或主要内容.5.设计字数要求不少于5000字.6.其他问题应按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或指导教师意见执行.二. 内容要求与编写格式.设计格式要求全部统一,内容包括:1. 封面::2. 开题报告,考核评议等;3.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4. 英文摘要(含关键词); (该部分可选);5. 目录;6. 正文;7. 参考文献;8. 附录;9. 致谢;10. 封底;(一) 封面采用统一封面,并在封面上填写以下内容(封面到学院领取).1. 题目(1) 设计题目应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2) 设计题目必须正确无误,且不得超过36个汉字,可为一行或两行,分行时,不可断开一个词.2. 年月指设计在XXXX年XX月装订.(二)开题报告,考核评议等(在职业技术学院网站的设计格式中下载)1,开题报告(1)题目:同封面题目要求(2)选题目的意义:选择该题目理论及实际意义(偏重实际意义)(3)国内外研究(应用)动态:当前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的现状(4)设计提纲:毕业设计的内容框架体系(5)计划进度:设计写作的进度安排(6)其他部分:由指导教师填写(三)中文摘要摘要是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它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设计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涉及本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果,以及最终结论(应用意义)等;撰写摘要时,应注意突出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和创新性解决方案。

中文摘要要限500字以内。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外,摘要中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

摘要内容次序为:“摘要”二字,摘要内容和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设计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信息内容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设计选取3——8个关键词。

摘要内容的编写格式如下:1.“摘要”二字,位置居中,字号为小三号,黑体,“摘”与“要”之间空两格,标题与摘要正文之间空1 行。

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左右对齐打印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行间距为18磅。

3.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关键词”三字为小四号黑体,居左顶格,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

每个关键词之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四)英文摘要(该部分可选)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全部采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

1.居中打印“ABSTRCT”(三号字,加黑),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采用小四号字。

3.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其后关键词的每一个字母均小写,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采用小四号字。

(五)目录目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主体、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目录内容应简明扼要。

目录的编写格式如下:1.“目录”二字用小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

上空一行,下空两行,2.目录按(1…、1.1…、1.1.1…)三级标题格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

3.目录中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字、黑体,其它标题用小四号宋体,顶格。

第二级标题空1格。

第三级标题空2格。

各级标题中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六)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段落、图、表和式五个部分构成。

由于研究和设计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不可规定统一的内容形式。

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正文内容一般可包括绪论、理论分析、计算结果的比较,以及所导出的结论等等。

在正文第一部分(引言)的最后一节中,应说明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和设计内容。

正文的最后一部分的名称应是“结论”。

在这一部分中,尤其要说明设计工作的创造性成果和实际运用的可行性。

内容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正文的编写格式如下:1.标题和文字段落“引言”二字用小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引”与“言”之让间空两格。

引言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正文中各级打印如下:1(空一格)XXX(居中、小三号、黑体、前、段后间距各0.5行)1.1 XXX (四号、黑体、顶格、段前、段后间距各0.5行)1.1.1XXX(小四号、宋体、加粗;前段、段后间距各0.5行)各级标题中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2.图图题紧接图的下一行左起打印。

被引用的图应在图题右上角用方括号标号标出参考文献序号。

图号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的第一个分图。

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部分,应将分图号(如“图3.2.1”表示图3.2的第一个分图)居中标注在分图下一行,并在图题下列出各部分内容。

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

其中建筑制图等按相关专业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对于照片,如有必要,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试验结果曲线图应制成方框图。

应将图尽可能置于某页的开始或结尾,并且在图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图X。

X”的字样。

3.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

表中只用长度相同、粗细适中的横线(居中),禁止使用竖线。

表按章顺序编号,如表5.4为第五章第四表。

编号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简短确切的标题,且置于表的上方。

在中文表标题和表之间,居中打印英文表标题,如“Table 5.4xxxxxxxx”标题分别采用五号楷体、Times New Roman。

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

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

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如果数据已绘成曲线图等,可不再列表。

应将表尽可能置于某页开始或结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样。

4.数字、物理和化学式数字、物理和化学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

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如(4.2)示第四章的第二式。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

如果式必须转行,只能在 +、—、×、÷、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七)参考文献标题“参考文献”四字采用四号黑体字,顶格。

格式如下:[1] 何伟等著,《现代企业战略学》,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年。

[2] [丹麦]尼古莱~福斯等编,李东红译,《企业万能一面向企业能力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BorkoH,BernierCL.Indxing conceptsandmethods.newyork:AcademicPr,1978。

参考文献中序号用中扩号,与文字之间空一格。

中文的用五号宋体,外文的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为18磅。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

引用文献的作者姓名为汉语拼音的书写方式时,作者姓名应按照先姓后名的顺序排例。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空一格)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 刘国钩,陈绍业,王凤翥等。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 OU J PYOSHIDA O,SOONG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ke Eng ,1997,38(3):358-361.3.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4.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5]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目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 姜锅洲,一种温热外数药制备方案[P]。

中国专利:881956073,1989-07-03。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8] 万锦节.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9]张永诛.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引用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说明(八)附录附录是作为毕业设计主体的补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1.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设计后:(1)为了设计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3)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一表、计算机打印输出文件、重复性数据图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