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左军丽【内容摘要】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别学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体现新课改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课堂上被广泛采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其终极目的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也不仅是通过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历史教学运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悄悄的走进了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国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强调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
通过多层次的有效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习惯①,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精神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构建“因学定教,多维互动,合作探究”为特色的全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重建课堂生活,提高历史教学的育人效果②。
那么合作学习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有何重要意义?又该怎样有效实施?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和思考,谈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集体交互学习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③。
合作学习的要素主要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④。
”在新课程观念指导下,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越来越强,这样,就带来了学生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转轨与转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将学习的假设定位于学生个体对知识的领悟与记忆,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与交流。
然而缺乏合作意识的人是发展欠缺的人,这样的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⑤。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正如孔子所说:“读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能实现平等互补,英国作家肖伯纳曾所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两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如果几十个我相互交换思想,那么每个我就可能获得几十种思想。
”于是,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改变教学过程“满堂灌”的现象。
下面让我们来观察师生、学生之间的多维有效互动的两个教学案例:案例 1 :活动课之“历史短剧或历史小品的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以下称《中国历史》)活动准备:(提前一周)( 1 )讲解短剧或小品编写特征。
( 2 )准备主题“鉴真东渡”或“玄奘西游”的有关材料。
( 3 )座位前后 6-7 人组成小组,定好组长安排任务。
活动目标:通过同学们合作编写、导演短剧或小品来再现历史,加深对唐与周边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的情感体验,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活动要求:1 、尽量再现历史,允许有一些合理的想象、发挥,使历史短剧或小品流畅、生动、有趣。
2 、小组成员均要参与编写、演出任务,(语言允许旁白)。
3 、选出若干名评委与老师共同评出优秀剧本与优秀表演奖。
活动过程:1 、课堂完成剧本编写工作。
老师给予巡视指导、做好课堂监控。
2 、课后老师与学生评委 10 人评析剧本,写出改正意见,选出 5 篇优秀剧本。
3 、组织优秀剧本的创作者进行修改和实际演出。
4 、(室外)演出评比,选出 3 组优秀表演奖,选5 名优秀演员。
5 、教师对成果(剧本、演出)进行评析。
活动反思:效果很好,同学们积极投入的态度是意料之外,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和谐的,他们产生思维碰撞是精彩的,他们展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案例 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教学片段(《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师:通过课前预习阅读语文课本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和前边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结合大家所搜集的资料,这些英雄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按要求分组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各组巡视,适时指导,对不发言的同学进行帮助,并提示评价人物要公正客观,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 4 分钟之后组织学生发言)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很好,你能不能谈一谈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哪里呢?生:面对美军侵略,我们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去保卫共和国。
生:不够具体,我再补充……师:其他组继续讲。
生:朝鲜是我们的邻邦,在它遭受强国欺凌时,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中朝军民共同抗美,这体现了我们志愿军的国际主义精神。
生:我们还应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集体主义精神。
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生: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回到现实中我们如何现实行动去学习?生:呼吁和平……上述案例的合作学习是典型的、成功的,突出体现了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合作互动教学策略,师生激情投入,忘我探究,合作是主动的、积极的,互动是多样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而这种学习效果是个体学习方式难以达到的,我和同学们一起深深地体会到了,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变化:开放的学习空间,灵活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超越与创新的探究意识,积极自主的思维活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恰恰为新课改和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正如学生们在给老师的教学建议中说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师生互动车开进了课堂”,“我喜欢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中探究历史的奥秘”,“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可以展示自我价值了。
”实践告诉我们,同学们通过不断的锻炼,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会逐渐形成并提高,他们在课改新思路的推动下,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下,将感悟历史,不断超越自己,把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延展更深更广。
同时,历史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使教与学的过程变成一个合作、互动、民主、开放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有效操作要略及评价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特别是活动课的主要方式之一。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
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组成小组,简单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既不指导也不监控学生的举动,结果造成学生在小组内仍然是各自为政,要么个人埋头钻研,要么个别乘机开小差、说闲话,真正参与的人少,场面热闹而收效甚微。
造成这样结果其原因在于教师只是关注小组活动的结果,并不在乎小组活动的过程,只要能够有人代表小组给出正确的答案,整个小组就能顺利过关⑦。
因此,老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应有所作为,进行有效调控,才能使之真正富有实效,例如下面的教学例子。
案例 3 :“三国鼎立”教学片段(《中国历史》下册)师:同学们都知道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大家想一想,在这次战役中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同学们开始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前,请先独立学习,可划书、思考。
(学生独立学习,大约 3 分钟)师: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每个小组要推选一位中心发言人,等会儿代表本组向全班交流,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发言,态度认真,组长登记好发言情况,课后上交材料,并作平时成绩一部分。
(学生按课前老师指导下分好的小组,男女兼有,成绩好、中、差的同学都有,每组是 5 或 6 人,学生们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老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先是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
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使各组的讨论既热烈、又深入,讨论大约持续了 6 分钟。
)师:下面请各组的中心发言人把本组的认识与想法向全班交流,组内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特别要注意人家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地方,然后做出评价。
生 1 :我们组认为曹操能够取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结合上述案例,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合作学习的有效操作要略及评价。
(一)合作学习的有效操作要略1 、主题要明确、科学主题任务的确定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没有主题,合作就是空话连天。
合作学习不是坐在一块乱说话的活动,我们老师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想某问题是否有必要进行合作(即考虑它的必要性),因为它要花掉一定的时间和要有一定的准备,所以我们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
案例 1 、 3 选择的主题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案例 2 中具有开放性,并且是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设计的,如果教师提出让学生合作叙述官渡之战的过程,那么就没太大意义了。
2 、合理分组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历史科学习较好的和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分到一起⑧。
这样分组主要是为了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 4-6 人为宜,其中也有让学生有原则下决定合作伙伴,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案例中都基本体现这样的较好分组方法。
当然,这样的小组人员安排也可不同时段作调整,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3 、规范操作( 1 )课前作好准备,正如案例 1 、 2 中合作前让学生对史料进行收集,这也是培养他们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 2 )开展小组互评活动,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 3 )正确处理中心发言人(或小组长)的角色。
他是落实好良好合作的关键,但他不是权威,正如案例 1 、 3 中,他是小组重要组织者,他是监督其他成员是否作发言的保证者,当然要让学生明确他不是固定的(可轮流担任) , 他不是代表个人,是代表小组的。
( 4 )要给予足够的时间。
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不能让学生们共用 1 分钟的时间来做六个人讨论完毕的事。
4 、形式整合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⑨。
案例中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课内、课外),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
这样组合非常重要。
自主学习是交流的前提,没有个体学习、独立思考,没有形成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