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冷战
【自学目标】
1.了解冷战政策及其相关措施;了解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对峙的史实;初
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2.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的长期对峙,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和各国的发
展。
通过学习认识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会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重点:冷战的发生、北约与华约对峙。
难点:冷战的含义、冷战发生的背景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冷
战
【合作探究】
1.如何正确看待冷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材料二如表:北约和华约建立
材料三核武器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 (20)
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这标志着什么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
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巩固练习】
1.《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
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其中一“怕”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
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了()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联合国
2.“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
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A.经济援助
B.称霸世界
C.造福各国
D.追求互利
3.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
美国、苏联这两个战时的盟友很快就变成了“冷战”的对手。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苏联的解体
4.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其中,联邦德国是在哪几个
国家的占领区成立的()
A.英、法、美
B.英、法、意
C.美、日
D.美、苏
5.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中的“自由国家”
指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亚非拉国家
6.“美国不会在欧洲试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苏联寻求扩大其实力并在
世界各地扩大影响力时袖手旁观、毫无作为。
”为此,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罗斯福新政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第五条:各缔
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
之攻击。
因此,对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材料二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的国家造成威胁……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分别成立于何时?
(2)材料一中的“自由制度”指什么?它假设的“武装攻击”来自何方?(3)根据材料二,指出华约组织建立的目的。
【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