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谱记载家族的兴衰荣辱

家谱记载家族的兴衰荣辱

家谱记载家族的兴衰荣辱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梁启超更是认为,国史、方志、家谱像三足鼎立构成中国的历史。

由此可见家谱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

更多资料:家谱-百姓通谱
中国的家谱始于何时?章学诚说“谱牒之学,溯自生民之初。

”(《高邮沈氏家谱·序例》)意为中国自上古时代有了原始文字,便有人记录家族成员的事迹,是为谱学之发端。

若从周代的《世本》(记载帝王公侯世卿大夫世系事迹)算起,谱学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了。

湖北有多少存世的家谱
湖北有多少家谱?这个问题是无人能回答得了的。

湖北省图书馆技术部主任范志毅透露,湖北省图书馆现馆藏家谱1200余部、数字化家谱100余部、家谱微缩品60余种。

这是个会不断增长的动态数据。

据悉湖北省图书馆正在开展湖北地区家(族)谱的抢救性征集活动,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家谱影像全文数据库。

收藏家谱的并非仅省图书馆一家,从省到各市县图书馆、档案馆、方志办、大学图书馆等都有一定的收藏。

而大部分家谱藏在民间不为人知,鲜有利用。

家谱:小事情中见大价值
家谱能补正史之缺,家谱能见证一些历史事件,家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等等,这些话不是凭空而来,都是有文字记载为历史依据的。

例如李自成九宫山之死,正史及县志都有记载,为牛迹岭富户程九伯集众人所杀。

通山县民国十三年《金氏宗谱》、咸丰丙辰《太原王氏宗谱》、民国二十六年《朱氏宗谱》均记载了此事,这从另一视角为李自成死于九宫山提供了史证。

在黄梅发现的《杨氏宗谱》,记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广、同信二子。

”可见,杨宗保与穆桂英的故事不是古代话本作者胡编乱造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