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
评价的维度
标准1
标准2
标准3
教学设
计方案
(60分)
课题概述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 有清晰的说明
对学习内容和本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 介绍清晰
能够说明课的基本情况,以及课 的意图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思想
(10分)
优(8~10分)
导航清晰
无错误连接
图文清晰
导航比较清晰
无错误连接
图文比较清晰
导航混乱,图形模 糊,错误连接较多
欢迎您的下载,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根据学生的特点、任务的特点,既有 预设资源,又有相关资源(提供网 址链接和参考书目)和泛在资源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源和岀处
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媒体,选
择合适的媒体组合
表现形式基本合理,简洁明 了
与主题相关
表现形式合理,基本符合学 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 占
八、、
无效信息和无关内容不多
技术的优势明显,预设资源 比较丰富,相关资源提供 了网站链接
教学策略要求明确,对师生 的要求比较具体、可操作 性较强
教学策略目标与总 目标多处不一致,不 能有效实现总目标, 形式单一,任务描述 和对师生、支持的要 求不清楚,缺乏层次 性和差异性
教学评价(5
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式
体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观点
提供了教学评价,且清晰明了
未提供教学评价,或
采取的评价方式不

学习环境和
支持说明
(5分)
优(3分)
良(2分)
一般(0〜1分)
清楚地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人力、 信息资源、工具等)的支持,以及学习环 境
能够说明课题学习所需的资源
(人力、信息资源、工具等)的
支持,以及学习环境
陈述不力,繁琐
教学资

(40分)
资源内容
(30分)
优(24〜30分)
学习者特征 分析
(5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详细列出学生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信 息技术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基础 等
对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等有适当的介 绍
列岀部分学生的特征信息
信息或表述不清楚
或缺少许多
教学过程设 计
(20分)
优(16〜20分)
良(10~15分)
一般(0~10分)
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丰富、多样,
符合年段特征
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 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清楚、具体,可评价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学段学习目标基本一致,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
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目标阐述比较清楚、具体
目标空洞,和学习主 题相关性不大,与学 段学习总目标不一 致
良(5~7分)
一般(0〜4分)
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 想
尊重学生差异
体现学科教学的先进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进的教 学思想
教学思想没有体现
或比较陈旧
学习目标分 析
(10分)
优(8~10分)
良(5~7分)
一般(0〜4分)
与学习课题相关
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体现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维目标
便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教学环节的操作描述具体,有清晰 的目标说明
各教学策略体现了学习者特征,有利 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活动设计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 同阶段的能力要求,尊重学生之间 的差异性
教学策略与目标基本统一, 围绕总体目标的实现展开 教学策略内容和形式丰富、 多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多 种智能
尊重知识产权,说明资源来 源和出处
未考虑多种教学 媒体的组合
媒体选用形式不 当
大量资源与主题 相关性不大或 内容比较少, 无法支持整课 的学习
资料没有经过精 心的加工,有 很多无关信息 或无关内容
表现形式不当, 不利于学生探 究
多处资料没有岀 处
技术实现
(10分)
优(4~5分)
良(2~3分)
一般(0〜1分)
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 的教学媒体
表现形式合理,简洁明了、具有很强 的表现力
能支持学生的探究(资源要以多媒体、 超链接方式,工具要便于学生自主 操作)
技术表现形式合理,符合学习者的年 龄特征和学科特点
没有无效信息或无关内容,没有不当 的表现手段
能充分体现技术的优势,综合多种媒 体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