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互联网餐饮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1.互联网餐饮行业前景趋势 (5)
1.1互联网订餐平台把关不严 (5)
1.2网络餐饮商家无证经营 (6)
1.3网络餐饮监管手段落后 (6)
1.4互联网+食品行业制度滞后 (6)
1.5餐饮行业门槛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7)
1.6循环闭合体出现问题 (7)
1.7传统餐饮以卖家需求为导向的营销方式逐渐被淘汰 (7)
1.8延伸产业链 (8)
1.9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8)
1.10呈现集群化分布 (9)
1.11需求开拓 (10)
2.互联网餐饮行业现状 (10)
2.1互联网餐饮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10)
2.2互联网餐饮市场规模分析 (12)
2.3互联网餐饮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3)
3.互联网餐饮行业存在的问题 (16)
3.1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16)
3.2食品安全问题 (16)
3.3成本高,利润低 (16)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7)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7)
3.6基础工作薄弱 (17)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7)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8)
4.互联网餐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4.1互联网餐饮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9)
4.2互联网餐饮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9)
4.3互联网餐饮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9)
4.4互联网餐饮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20)
5.互联网餐饮行业竞争分析 (21)
5.1互联网餐饮行业竞争分析 (21)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1)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2)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2)
5.2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3)
5.3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3)
6.互联网餐饮产业投资分析 (24)
6.1中国互联网餐饮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4)
6.2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投资风险 (24)
6.3中国互联网餐饮行业投资收益 (25)
1.互联网餐饮行业前景趋势
1.1互联网订餐平台把关不严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查和登记”;第二十六条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通过平台销售商品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发现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的,应当向平台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时可以停止对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
显然互联网订餐平台并没有承担起对商家资质承担审核和登记的责任。
1.2网络餐饮商家无证经营
根据最新《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但是相当一部分网络餐饮商家证照不符甚至无证经营。
去年11月底上海市消保委和食药监局公布的抽查中显示,时下某最火的点餐软件亮证率仅为13%,同样的问题在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普遍存在,其他城市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
1.3网络餐饮监管手段落后
对于“互联网+”进入餐饮行业后,O2O外卖这种新的业态逐渐发展壮大,然而政府的监管手段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抽查和事后追责,受人力物力制约,每年抽查的次数有限,有限的监管已无法应对已有的数万家店铺,更何况店铺数量仍在野蛮生长。
1.4互联网+食品行业制度滞后
我国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法治进程成效斐然,新的《食品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但是由于“互联网+”自身特点导致其发展十分迅速,而立法普遍具有滞后性,导致现有的制度不适应新的“互联网+”餐饮行业的要求,妨碍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该行业的监管,阻碍了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