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模拟生物-试卷

2019高考模拟生物-试卷

生物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B.将煮沸冷却后的肝脏研磨液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气泡C.用斐林试剂检测苹果汁中的还原糖,需水浴加热后观察颜色变化D.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2.右图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生物膜系统由①②④组成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C.④和⑤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B. 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C.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需隔绝空气D. 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D.绿茶酚有一定的抑癌作用5.下图中的a、b、c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B.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C.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强于b,c强于d6. 下列6项叙述中,一共有几项是错误的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②在酵母菌细胞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③在蛙红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可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④细胞中的胆固醇、磷脂和维生素都属于脂质⑤HIV病毒和肺炎双球菌两种病原体中都含有RNA聚合酶⑥原核细胞中都不含线粒体,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2项B.3项C.4项 D.5项7.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死亡C.若吸收O2与释放CO2的量不同,可能是呼吸底物中含有非糖物质D.若吸收O2与释放CO2的量不同,说明细胞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8.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分裂进程都是受基因调控的B.成熟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C.能分裂的细胞寿命通常都比较长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自动进入下个细胞周期9.下列叙述和右图曲线相符的是A. 家兔成熟的红细胞吸收K+的速率与能量供应的关系B. 人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关系C.清水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颜色深浅与时间的关系D.清水中的根尖成熟区细胞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10. 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11.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后,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两组实验获得的子代噬菌体都不含35S,部分含有32PB. 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C. 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D. 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12.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某些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决定其特定的功能B. 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体现了其结构的稳定性C. 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双链也随之解旋D.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的带状,便于实验时观察光合作用的场所13. 下列有关百合(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B. 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C. 着丝点未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互换D. 两个子细胞中各含有6对染色体14.下图是某哺乳动物(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若①有基因A,则④一定有基因aD.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15. 下图为一个双链DNA分子(15N标记)中某基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A. DNA的特异性是由四种碱基的数量比例决定的B. DNA聚合酶可催化形成①和②处的化学键C. 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的值为1.5D. 将该DNA置于不含15N的环境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1/816.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 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D. 若低温处理根尖时间过短,可能难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211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18.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致病基因位于核DNA上,乙病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病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B. Ⅱ7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Ⅰ3和Ⅰ4C. Ⅱ8和Ⅱ9的后代不可能患乙病D. Ⅱ6和Ⅱ7的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319.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环境示意图。

A、B、C是液体,1、2是不同的结构,3是组织细胞。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花粉过敏会引起A增多C. 2处细胞直接的内环境为BB. 机体新陈代谢主要在C中进行D. A中的O2进入3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20.“超级细菌”是指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抗生素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重要原因。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具有细胞壁,能抵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B.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本原因C. 长期滥用抗生素对突变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加速细菌的进化D.“超级细菌”的出现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21.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神经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2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23.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代谢产热B. 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C. 温热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D. 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24. 连续四年对某地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后,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1年末甲、乙种群的数量可能相同B.第2年乙种群的增长速率比甲种群大C.第三年末乙种群的数量比第一年末大D.这4年甲种群的年增长率都相同25.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丧失B. 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 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 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二、非选择题:共50分。

第26题~第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0、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35分。

26.(11分)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番茄,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番茄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

(1)4~6h容器内O2和CO2含量变化分别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

(2)9~10h间,番茄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10h时后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若此环境条件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3)若在6~8h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番茄呼吸速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27. (10分)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

下图为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该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后代总数的。

(2)有一只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的表现型相同。

为探明它们的基因型是否相同,某同学利用这一只果蝇进行了测交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3)已知果蝇的刚毛(F )对截毛(f )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都存在(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以支持你的观点(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

要求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及实验结果)。

28.(7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营养级。

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和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3)利马豆根部的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供利马豆利用,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

29. (7分)将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再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生长情况及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如表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