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当武术协会深圳分会章程第一章总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传承和发扬武当武术优秀文化遗产,努力促进武当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武当武术事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武当武术走向世界,弘扬武当文化、壮大武术产业。
第一条本协会的名称: 中国武当武术协会深圳分会第二条本协会的性质: 由国内外公益人士、武术太极爱好者个人或团体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第三条本协会的宗旨: 传承和发扬武当武术及太极优秀文化遗产,探讨太极文化的运用于传播,深入挖掘太极康养在养生、健身、防病、祛病、健康长寿领域的作用和相关学问,使太极拳健身化、群众化、生活化为社会及公益做贡献。
第四条本协会的业务范围(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持续探索并积极推广太极拳运动和太极文化;(二)积极开展太极拳的挖掘、整理、继承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太极拳学术、技术的研究与交流。
运用现代科学理念与技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使太极拳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以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充分发挥太极拳的纽带作用,加强同外界更深层的接触交流,积极的走出去,真诚的请进来,互通有无,寻求合作,以武当太极塔台,充分发挥武当文化的社会价值。
(四)加强太极拳的理论与功法研究,充分挖掘和认真整理中国传统太极文化遗产。
广开交流渠道,不断增加太极拳文化内涵,提高太极拳水平。
(五)发展和组织全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心全意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太极拳后备人才。
积极开展太极拳的培训与发展。
第五条本协会接受武当山经济特区武术局、武当武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本协会的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悟桐山赤水洞112号武当大道养生苑(秘书处办公地)深圳市龙岗中心城城市花园31-504(理事会办公地)第二章会员第七条本协会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合法企、事业单位、群众健身组织均可申请为团体会员。
全国各地的武术及太极拳爱好者及热心社会公益人士均可申请为个人会员第八条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本协会的章程;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二)人品端正,性情豁达,尊师重道,善于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协会的业务(行业、学科)活动;自觉持续地进行文化学习和套路演练;同意接受其它太极拳流派爱好者加入本协会。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团体及本人提出入会申请,填写会员登记表。
由理事会推荐指导老师;(三)参加本协会的业务活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演练太极拳架和套路;(四)由指导老师和本人共同提出入会申请;(五)经理事会指定会员进行理论和套路考核;(六)理事会讨论通过,接受会员入会,并将该会员列入本协会会员名册;颁发会员证书。
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三)优先优惠参加本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代表本协会参加国内外各项武术比赛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六)在理事会同意的前提下使用本协会之标识;第十一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本团体的决议;(二)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四)按规定交纳会费;(五)向本团体反映太极拳信息,提供有关资料;与各门派、各太极拳爱好者、各武术组织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和维护太极拳文化,根据团体、个人对协会赞助或所做贡献,可由协会聘为协会总顾问、顾问、名誉总顾问、名誉顾问、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名誉秘书长或名誉副秘书长。
第十二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如果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第十四条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
会员大会的职权是:(一)制定和修改章程;(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物报告;(四)决定终止事宜;第十五条会员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会员大会每届两年。
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研究会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
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七条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理事会的职权是:(一)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三)筹备召开会员大会;(四)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第十九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理事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本团体设立常务理事会(理事人数较多时,可设立常务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人数不超过理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十二条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本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二)在本团体业务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三)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80周岁;(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十五条本协会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过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研究会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能任职。
第二十六条本团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四年《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届》。
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研究会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本团体理事长(会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本团体理事长(会长)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二)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三)代表本团体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第二十九条本团体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第四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第三十条本团体经费来源:(一)本协会经费来源于个人及团体会员会费、个人及团体会员捐赠、会员会费利息、政府及各组织机构资助,以及其公益人士捐赠活动等其它合法收入。
(二)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第三十一条经费管理(一)经费主要使用项目:制作会员证件、制作宣传资料、内部教学用品(书籍音像等)、办公经费及向国家有关部门上交管理费、组织各种大中小型活动,参加比赛及做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三)本协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
会计不得兼任出纳。
(四)协会所以经费由办公室按国家财务管理规定负责保管,需要支出时由相关人员提出申请,报会长同意并签字后,有会计记账,出纳付款。
(五)财务人员按国家财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设置,财务人员办理交接时,须按规定进行审计,并严格交接手续。
(六)实行民主监督,各部门必须经常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进行检查,并接受全体成员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本团体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本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研究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四条本团体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五条本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章程的修改程序第三十六条对本团体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
第三十七条本团体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协会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六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务处理第三十八条本团体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协议。
第三十九条本团体终止协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条本团体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
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一条本团体经协会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二条本团体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研究会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三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团体的理事会。
第四十四条本章程自协会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