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收发器 信号的双向传输
空分法 时分法 频分法 回波抑制法
时分法 定义: 原理: 实现电路: 优点:成本低; 缺点:单向数据传输速率
较低、距离受限; 应用:计算机局域网。
频分法 定义:两个方向共用同一传输媒介,收发使用不同频率; 实现电路:滤波器; 优点:成本低; 缺点:单向数据传输速率较高; 应用:ADSL。
接口规范:实现标准化所必须的一系列标准,主要包括: 传输媒介规范:规定了可以使用的传输媒介及其两端连接 器的几何和物理参数; 电气特性规范:规定了接口上的各项电气特性参数,如: 供电方式、供电电压、最大环路电阻等; 发送信号的功率、波形等等; 阻抗、回波损耗、纵向对地不平衡等等; 复接方式规范:当接口传输的基带信号是由多个话路的基 带音频信号复接而成时,复接方式规范可以保证接收端能 够从接收信号中将各话路的基带音频信号正确地提取出来。 信令要求: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Z接口特性
Z接口特性
传输媒介: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使用一对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连接器为RJ-11; 使用回波抑制法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
接口电路实现
电气特性: 馈电:交换侧向用户侧,电压48V;
平衡信号方式;
带宽:直流脉冲+基带音频;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1 交换机的接口
接口概念 接口规范 接口功能 接口分类
接口功能:是指在接口上定义的、为了与传输系统相配合,或 是为了与通信管理网相配合所必须的功能,也就是交换机接口 电路需要完成的功能。例如:数字一次群接口电路需要完成比 特定时、帧定时等功能。
接口分类:ITU-T红皮书Q.502对数字程控市话交换局和复合局 (同时具有市话局和汇接局功能的交换局)应具备的接口类型 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接口电路实现
接口电路实现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一般功能及组成
数字用户接口的 配置
几种常用的数字 用户接口电路
一般功能及组成
没有振铃、编解码功能 试验、过压保护、馈电电路 收发器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传输距离:<5km。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及组成
Z接口特性
功能:BORSCHT
接口电路功能 组成:
及组成
接口电路实现
馈电(B-Battery feed):向用户侧馈送48V直流供电电 压,以向模拟话机等用户终端设备供电;
过压保护(O-Overvoltage):主要负责保护交换机接口 电路不被外界雷电、工业高压而损坏。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 和信令设备
2020/11/28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本章主要内容
§4.1 交换机的接口 n 接口的概念 n 接口的规范 n 接口的功能 n 接口的种类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n 接口特性 n 接口电路的功能和组成 n 接口电路的实现
§4.3 数字用户接口电路 n 一般功能及组成 n 数字用户接口的配置 n 几种常用的数字用户接口
接口电路实现
原理: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实现
Z接口特性
馈电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位置:监测与混合电路之间 组成:
接口电路实现
原理: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实现
Z接口特性
混合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实现
Z接口特性
试验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位置:最外侧,位于T/R线与振铃电路之间 组成:一个继电器
接口电路实现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实现
Z接口特性
振铃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1 交换机的接口
接口概念 接口规范 接口功能 接口分类
接口分类:
网络侧接口:是指与中继传输系统间的接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数字接口A:交换机通过A接口以及相应的数字传输系统可以 与其他交换机相互发送速率为2.048Mb/s的E1数字基带信号。 A接口使用的传输媒介通常为75Ω的同轴电缆或120Ω的双绞线, 电气特性满足ITU-T建议G.703的规定,而帧结构则满足ITU-T 建议G.704和G.705的规定。 数字接口B:也是一种与数字中继传输系统的数字接口,传输 的是信息速率为8.448Mb/s的E2基带数字信号。传输媒介主要 是75Ω同轴电缆,电气特性和复接方式同样满足ITU-T建议 G.703、G.704和G.705的规定。
§4.4 用户模块 §4.5 数字中继接口电路
n 接口特性 n 接口电路的功能和组成 n 接口电路的实现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1 交换机的接口
n 接口概念 n 接口规范 n 接口功能 n 接口分类
接口概念: 交换机与传输系统的分界面; 标准化的基带信号传输通路; 使交换机能和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传输系统互连。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一般功能及组成
数字用户接口的 配置
几种常用的数字 用户接口电路
信令插入和提取 利用呼叫状态; 独立的PCM TDM总线;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数字用户接口的配置 一般功能及组成 数字用户接口的
配置 几种常用的数字
用户接口电路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及组成
Z接口特性
功能:BORSCHT
接口电路功能 组成:
及组成
接口电路实现
试验(T-Test):通过使T/R线与测试总线相连,来对T/R 线的各项电气特性(如:对地电阻、电容等参数)进行测 试,以帮助话务员对用户线路产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定位。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功能及组成
Z接口特性
功能:BORSCHT
接口电路功能 组成:
及组成
接口电路实现
编解码(C-CODEC):完成模拟话音信号与音频带内信 令信号的PCM编解码工作;
混合(H-Hybrid):主要完成2线传输与交换网络4线传 输间的变换。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1 交换机的接口
接口概念 接口规范 接口功能 接口分类
接口分类:
网络侧接口:是指与中继传输系统间的接口,主要有以下几种: 模拟中继接口C:主要为交换机与模拟中继传输系统(如: 2/4线传输系统、同轴电缆模拟载波传输系统)相互传送单个 话路的基带音频信号。模拟接口C所使用的传输媒介主要是 120Ω的双绞线。电气特性应满足《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 术规范书》(YDN065-1997)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收发器 信号的双向传输
空分法 时分法 频分法 回波抑制法
回波抑制法 定义:两个方向共用同一传输媒介,使用回波消除电路来实
现双向传输; 实现电路: 优点:速率高、距离远; 缺点: 应用:ISDN U接口。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位置: 组成:4组变压器
接口电路实现
原理: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实现
Z接口特性
编解码器: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位置: 组成:
接口电路实现
原理: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2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
Z接口特性 接口电路功能
及组成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数字用户接口V.24 数字用户接口T/S 数字用户接口U
数字用户接口T/S 接口电路功能:
平衡与不平衡变换、码型变换; 比特定时; 帧/复帧定时; 承载功能:2B+D; 供电;
电气特性:非平衡信号方式(+/-12V),传输距离小于 15米;
复接方式:由起始位开始,每次收发一个字节,信息传 输速率为110~19200b/s。
接口电路功能:提供异步数据信号的双向传输:
确定起始位; 波特率自适应。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数字用户接口V.24 数字用户接口T/S 数字用户接口U
数字用户接口V.24 实现电路: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数字用户接口V.24 数字用户接口T/S 数字用户接口U
数字用户接口T/S 特性:
传输媒介:至少2对、至多4对(取决于馈电方式),连 接器为RJ-45,空分双工(传输距离短);
供电方式:交换侧向用户侧,幻线方式,40V; 平衡信号方式; 码型:伪三进制AMI码,信息速率为192kb/s; 帧结构:TE到NT
空分法 定义:每个方向使用一个传输媒介,收发使用不同的
传输媒介; 实现电路: 优点:实现简单; 缺点:成本提供了1倍; 应用:短距离传输,如:ISDN T/S接口、RS232/422接
口等。
时分法 定义:两个方向共用同一传输媒介,收发交替; 原理:
第四章交换机接口电路和信令设备
§4.3 数字用户线接口电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