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wto案例分析之轮胎特保案解析
wto案例分析之轮胎特保案解析
主要内容
6.各方反应
3.时间进展
5。中美争议焦点
4.事件动态
案例简介
此案是奥巴马时代美国首起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 中国的最大特保案,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和地区抵 制中国产品。该案也是奥巴马对华贸易政策的风 向标。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 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 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 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 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白宫 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 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 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幅度 分别为55%、45%、35%。
中国反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年9月13日毅然做出决定,
8月7日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就“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听取各 方意见。这已是美方第二次就这一特保案进行听证
9月2日 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咨询财政部、劳工部、商务部等部门意 见后,向奥巴马提出相关建议
9月17日前 奥巴马将综合各方建议作出最后裁决
事件动态 案件通过
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时间2009年9月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
6月18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损害 裁决,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胁造成美国内产业的 市场扰乱。中国政府对此深表遗憾
6月29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 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 分别为55%、45%、35%
争端解决
中国政府2009年9月14日正式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
口的特殊保障措施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声明,中方当日正式就美相 关措施提出世贸组织争端机制框架内的磋商要求。中 方要求与美方磋商,是行使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正当 举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切实行动。 声明指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是违 背世贸组织规则,滥用贸易救济措施的错误做法。中 方希望各方能够体会到中方坚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 决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尊重多边贸易规则, 共克时艰,推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 提出磋商要求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步。 磋商期一般为60天,如果通过磋商仍无法解决争端, 则中方有权采取第二步行动,即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专 家组就美方措施展开调查并进行裁决。
WTO 案例分析
于菲
2011021358
相关名词——特保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 的简称。“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 2013年12月11日。
特保的三个特点
£ 实施标准低
如果保障措施对进口矩阵对进口国产生严重损
害和严重损害威胁的贸易救济手段,实际上特保标准比较低,门槛比
事件源起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 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 (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 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 别关税。根据美国调查程序,在8月7日的 听证会后,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 前作出是否采取 措施的最终决定。
中国反击
£ 9月13日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
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
立案审查程序。
£ 9月14日 £ 中国就美轮胎特保措施正式启动WTO争
端解决程序。
£ 上诉
• 中国可以向WTO的争端解决机构(DSB),表 明大国姿态。 • 尽管这一措施没有实质效果,第一, DSB在 裁决与执行制度上均存在问题,作出裁决的 时间过长。其次,裁决难以有效执行,尤其 美国,对DSB的不 利裁决,完全没有任何拖 延而执行的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 贴立案审查程序。
近期,商务部收到国内产业申请,反映上述产品以倾销、
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内产业造 成冲击,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中国一贯坚决反对贸易保
护主义。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 明了这一点。中国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共同行动,推动世 界经济尽快复苏。
较低,只要对进口国产生实施损害威胁就可以采取,因此这个手段的 动用门槛是很低的。
£ 歧视性
。
特保条款仅仅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的,而保障措施是
对所有WTO成员实施的。特保实际上它最大的问题,它只是对中国
£ 单向性
所有WTO成员都可以针对中国采取特保条款,而中国
却不能对任何一个WTO成员采取特保。
1案例简介
£ 报复
• 2009年9月13日商务部就作出决定,依照中 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 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 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反思 – 我国轮胎企业数量不少,但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 ,企业为抢占国际市场,产品大幅降价,恶性无 序竞争激烈,从而成为国外对我轮胎反倾销的重 要证据; – 同时,我国的轮胎出口商品处于产业链最低端, 一直靠价格低廉取胜,正是因为凭低廉价格去占 领市场,才屡屡被扣上倾销的帽子。低廉价格不 仅把污染和劳资问题留在了国内,把福利拱手给 了国外,而且在国际贸易上却遭遇碰壁。 – 所以,一方面,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大轮胎行业的 整合力度,逐渐形成行业的拳头。另一方面,要 改变“两头不讨好”的状况,实现技术升级,努 力开拓国际高端市场。 – 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讲究薄利多销。
事件进展 ——
4月20日
统计时间为2009年
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 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 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 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 4月29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公告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 查。这是时隔三年多之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而 且涉案金额巨大。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