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西和印度钢铁工业对比

巴西和印度钢铁工业对比

巴西和印度钢铁工业对比
巴西和印度虽然都是“金砖国家”成员,但两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却明显不同。

印度拥有国内12亿人口的钢材消费市场,远远超过拥有1.9亿人口的巴西。

宏观经济2000年以来的五年间,印度GDP增速一直高于巴西。

据研究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印度GDP预计年均增长8%以上,而巴西年均增速大约在4%以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两国间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不同点在于其固定资产投资(FAI)所占GDP比重。

尽管预测未来几年两国这一比例都会增加,但印度固定资产投资所占GDP比重大体上是巴西的两倍。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城市化率,2009年巴西城市化率为86%,而印度只有30%。

粗钢产量和消费在2000-2004年,巴西和印度粗钢产量都从2000年的2700万吨增加到2004年末的约3300万吨。

但是从2005年开始,印度粗钢产量快速增长。

而巴西粗钢产量则保持不变,甚至在2009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有所下降,而此时印度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增长。

事实上,2010年印度粗钢产量达到6680万吨;而巴西仅为3280万吨,与2004年相比甚至还略有减少。

据麦格理银行预计,到2015年印度和巴西粗钢产量分别将达到9600万吨和4200万吨,两国产量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投资银行高盛甚至预测,到2015年印
度粗钢产量将达到1.12亿吨。

高盛预测,南美洲粗钢产量将从2010年的4600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6000万吨。

如果巴西要保持其在该地区所占比重不变,到2015年粗钢产量将达到4300万吨。

从需求方面来看,2000年印度钢材消费量已经比巴西高出75%。

2010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125%,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60%。

根据高盛预测,假设巴西钢材消费量在南美洲保持所占60%的比重不变,到2013年,巴西钢材消费量将达到3300万吨。

这一数据和其它金融机构如瑞银集团(3380万吨)和花旗银行(3610万吨)预测的数据基本一致。

两国主要用钢行业也有很大区别。

在印度,建筑业钢材消费量约占三分之二,而巴西只有三分之一。

巴西资本货物(如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钢材消费量约占27%,而印度为15%。

2011年,巴西汽车及其它交通行业钢材消费量预计增长30%,印度仅增长8%。

市场结构和工艺技术在市场结构和工艺技术应用方面,巴西和印度也有很大的区别。

巴西钢铁工业集中度高,2009年,前五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97.5%,而印度仅为51%。

1993年,巴西将所有国有钢铁企业私有化,而印度联邦政府拥有的印度钢铁管理局不仅在钢铁行业占据很重
要的地位,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产能。

就采用的工艺技术来说,巴西和印度主要有以下四点不同之处:①木炭高炉。

在巴西,有8家联合钢铁企业和161家小的独立生铁生产商
采用木炭高炉生产铁水,然而印度并不采用这种炼铁技术。

②直接还原炼铁。

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还原铁和热压块铁生产国,采用煤基和气基直接还原工艺。

然而,巴西只有一套气基直接还原铁生产设备,并且该设备自2009年年中就已闲置。

③炼钢。

2009年,巴西76%的粗钢通过转炉冶炼,24%通过电炉冶炼。

在印度,电炉炼钢占比60%(其中电弧炉43%,感应炉17%),转炉占比38%,平炉占比2%。

估计印度有电弧炉350座,感应炉970座。

④连铸。

2009年,巴西连铸比为97%,印度为69%。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巴西和印度钢铁工业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巴西和印度虽然都是“金砖国家”成员,但两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却明显不同。

印度拥有国内12亿人口的钢材消费市场,远远超过拥有1.9亿人口的巴西。

宏观经济2000年以来的五年间,印度GDP增速一直高于巴西。

据研究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印度GDP预计年均增长8%以上,而巴西年均增速大约在4%以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两国间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不同点在于其固定资产投资(FAI)所占GDP比重。

尽管预测未来几年两国这一比例都会增加,但印度固定资产投资所占GDP比重大体上是巴西的两倍。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城市化率,2009年巴西城市化率为86%,而印度只有30%。

粗钢产量和消费在2000-2004年,巴西和印度粗钢产量都从2000
年的2700万吨增加到2004年末的约3300万吨。

但是从2005年开始,印度粗钢产量快速增长。

而巴西粗钢产量则保持不变,甚至在2009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有所下降,而此时印度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增长。

事实上,2010年印度粗钢产量达到6680万吨;而巴西仅为3280万吨,与2004年相比甚至还略有减少。

据麦格理银行预计,到2015年印度和巴西粗钢产量分别将达到9600万吨和4200万吨,两国产量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投资银行高盛甚至预测,到2015年印度粗钢产量将达到1.12亿吨。

高盛预测,南美洲粗钢产量将从2010年的4600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6000万吨。

如果巴西要保持其在该地区所占比重不变,到2015年粗钢产量将达到4300万吨。

从需求方面来看,2000年印度钢材消费量已经比巴西高出75%。

2010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125%,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60%。

根据高盛预测,假设巴西钢材消费量在南美洲保持所占60%的比重不变,到2013年,巴西钢材消费量将达到3300万吨。

这一数据和其它金融机构如瑞银集团(3380万吨)和花旗银行(3610万吨)预测的数据基本一致。

两国主要用钢行业也有很大区别。

在印度,建筑业钢材消费量约占三分之二,而巴西只有三分之一。

巴西资本货物(如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钢材消费量约占27%,而印度为15%。

2011年,巴西汽车及其它交通行业钢材消费量预计增长30%,印度仅增长8%。

市场
结构和工艺技术在市场结构和工艺技术应用方面,巴西和印度也有很大的区别。

巴西钢铁工业集中度高,2009年,前五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97.5%,而印度仅为51%。

1993年,巴西将所有国有钢铁企业私有化,而印度联邦政府拥有的印度钢铁管理局不仅在钢铁行业占据很重
要的地位,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产能。

就采用的工艺技术来说,巴西和印度主要有以下四点不同之处:①木炭高炉。

在巴西,有8家联合钢铁企业和161家小的独立生铁生产商采用木炭高炉生产铁水,然而印度并不采用这种炼铁技术。

②直接还原炼铁。

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还原铁和热压块铁生产国,采用煤基和气基直接还原工艺。

然而,巴西只有一套气基直接还原铁生产设备,并且该设备自2009年年中就已闲置。

③炼钢。

2009年,巴西76%的粗钢通过转炉冶炼,24%通过电炉冶炼。

在印度,电炉炼钢占比60%(其中电弧炉43%,感应炉17%),转炉占比38%,平炉占比2%。

估计印度有电弧炉350座,感应炉970座。

④连铸。

2009年,巴西连铸比为97%,印度为69%。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巴西和印度钢铁工业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