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坐位、仰卧 位均可),用两手拇指腹按压在两侧的蠡 沟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 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 后用揉法放松。每次按揉5-10分钟。急性 期每日2-3次。慢性期每日或隔日一次。 刺法:1、沿皮刺0.3-0.5寸。2、平刺 0.5-0.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蠡沟穴 穴位详解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蠡沟穴
拼音:líɡōu 别名:交仪穴 经络:肝经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取穴: 蠡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 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解剖: 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 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较稀少的水湿气体,性温热。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附注: 蠡沟穴为肝经络穴。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功能: 联络肝胆。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主治: 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 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 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配伍:
配百虫窝、阴陵泉穴、三阴交穴治滴虫性 阴道炎;配中都穴、地机穴、中极穴、三 阴交穴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 大敦穴、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谢谢!
操作:
8寸,局部酸胀。3、沿胫骨后缘向上斜刺 1.0-1.5寸,酸胀感可放散至膝。 艾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悬灸法:取穴时仰卧位,使穴位充分暴露。 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cm处,使局 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 10-15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度。每日1-2次。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解析:
1)蠡沟。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 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 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该穴名 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 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 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 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 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解析: 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 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解析:
2)交仪。交,给也。仪,礼仪也。交仪 名意指肝经由本穴传于胆经的气血物质如 仪礼一般,并无太多的具体实物。本穴物 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无肾 经气血的寒湿之性,所以气血物质无肾经 气血的实(水湿浓度大),因其无脾经气 血的热燥,所以气血物质无脾经气血的能 量,气血物质如有名无实一般,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解析: 因此由本穴交于胆经的气血就如同一种礼 仪,故名交仪。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解析: 3)肝经络。本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 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 经络穴。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意义: 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 阳胆经。
中医穴位详解:蠡沟穴
运行: 循肝经上行于中都穴和别走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