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最新推荐------------------------------------------------------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演讲稿
我们忘不了这样的一张图片:一位中学生被压在水泥堆下,手腕上牵着根输液管,脸庞尚留血渍;我们忘不了,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摔倒,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9个小时救出两母女。
”震撼来自于一位记者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来自于他亲眼目睹的惨状,和在灾难面前永不泯灭的爱心和民族脊梁。
9个小时,两条鲜活的生命,所有的人伸出手臂,迎接复活的母女!上天啊,当你降灾难于人间,可曾被这一幕打动!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
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几个小孩子还是被救出来了,但只有一个活着。
当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时,上天也泣不成声了。
“救救我。
”一位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地呼唤着。
孩子,别放弃希望;孩子,别哭!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障碍移开,让你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即使是用最原始的挖掘不止的双手,我们也要刨出每一个生的希望。
央视的主持人在直播中哭了,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爱心
1 / 6
救助),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他眼含泪水,忍不住哭泣。
然而,这一次没有人责怪他。
灾难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每个人都忍不住动容。
看着那些幼小的生命,他们蜷缩着,鲜血已经凝固,像熟睡的样子……总理哭了,更多的人也和总理一样哭了。
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今天是三天生命临界线的最后一天,让我们擦干泪水,从四面八方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
从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不分能力大小、物力多少!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废墟里的世界一样精彩!
四川地震灾区校友及四川籍校友们:
昨日,惊闻四川汶川地区出现了重大的地震灾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房屋被毁,通讯中断,给饮水饮食、电力供应、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校友及家人们现在所面临的灾难,我们深表同情和慰问!
获悉四川地区遭遇地震灾害,学校予以高度关注。
校友们都曾经或正在郑州大学生活和学习,母校就像是校友们的家,在灾害和困难出现的时刻,学校将不遗余力地汇聚全校力量,对受灾地区的校友提供帮助;对于每一位家在灾区的同学,我们能够理解你们家庭受灾甚至
---------------------------------------------------------------范文最新推荐------------------------------------------------------ 至今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的痛苦与焦急,母校愿意随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你们一同走过困难、克服灾难!也请你们把全国人民齐心救灾、全校师生齐心援助的消息告诉你们身处灾区的亲人们,让他们一定放心、等待救援。
亲爱的校友们!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
在这样一个面临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请你们坚强意志,心怀希望,请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与灾区人民心连心,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郑州大学校友会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
昨天晚上,收看了央视英模报告会。
张泉灵的报告平实中积聚力量,真情流露中彰显令人震撼的敬业精神。
汶川地震英摸报告会的一篇演讲稿
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
经批准,5月13号,我挤上了震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3 / 6
帮助外面的人搞清灾区的情况是这个时候记者的第一责任。
太多太多灾区的情况,抢险救灾的人要知道,受灾的群众要知道,党中央要知道。
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
到达四川的当天下午,我们报道组立即动身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
交通断了,通讯断了,余震不断。
尽管做了心理准备,灾难还是击碎了我的想象。
要快,要让外面尽快了解灾区的情况。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雨中发回了我在灾区的第一条报道。
路,是生命线,也是抢险救灾的关键。
奔向震中的途中我不停地问自己:灾区的路到底怎么了?通向震中汶川的路为什么还不能打通?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把镜头对准这条路,去引导人们的视线。
在灾区的人民处在惊恐与悲伤中的时候,特别需要鼓起勇气,在废墟上没有比活着把人救出来更让人振奋的了。
5月14号,都江堰的幸福小区发现了幸存者,救援者开始与死神搏斗。
我想虽然压在废墟下的人我们连姓名都不知道,但电视机前有无数的人关心着她注视着她。
我想让他们看到:坚持,奋斗,我们就一定能获得重生!我向现场的领导建议直播救援过程。
那天晚上,我知道很多人都守在电视机前,他们的心通过我们的直播与灾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那一片废墟有三层楼高,里面充满了空洞和尖利的钢筋,随时都有
---------------------------------------------------------------范文最新推荐------------------------------------------------------ 坍塌的可能。
整个直播过程中,我被指定站在一个巴掌大的位置,只能说不能动。
四川台的摄像张业伟在黑暗中拍摄一刻也不能停止,他要紧盯着寻像器里的画面,余光还要观察周围的情况,根本顾不上脚底下。
在起吊一块水泥板时,我们脚下的断梁被拉动了,原本安全的地方变得很危险。
但消防官兵继续救人,我们也继续报道,没有人离开。
战士们紧张有序又小心翼翼,我们的镜头尽量地靠近跟随。
几个小时后,受困者终于被抬出来了,她活着!现场一片欢呼声,我的耳机里也传来北京演播室里的欢呼声。
我知道,电视机前守候的人们也会欢呼。
我在现场用最大的力气喊着:这欢呼是对生命的礼赞!外面的人不抛弃,里面的人不放弃!救人的是英雄,被救的同样是英雄!这,就是我们一线记者要传递的精神--以人为本。
5月15号,我们跟着部队徒步奔向震中,因为两件事情要让观众搞明白:第一,震中的乡亲们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们最需要什么?第二,进去救援的战士们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怎么解决这些困难?
行进的路,有时候我觉得比在珠峰还难。
那不是一条安静地等你踏上去的路,不断的余震、松软的塌方层、滚落的石块,危险无处不在。
一个滚石区,我们刚通过不久就再次塌方,半个山体扑下来,覆盖了我们经过的道路。
我们没停下脚步,边走边拍。
共2页,当前第1页12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