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电位的工作方式和安全措施

等电位的工作方式和安全措施

等电位作业的基本方式
等电位作业有如下几种基本方式。

①立式绝缘硬梯(含人字梯、独脚梯)等电位作业。

该方式多用于变电设备的带电作业。

如套管加油、短接断路器、接头处理等。

②挂梯等电位作业。

该方式是将绝缘硬梯垂直悬挂在母线、杆塔横担或构架上,多用于一次变电设备解接搭头的带电作业。

③软梯等电位作业。

该方式是将绝缘软梯挂在导线上,用来处理输电线路的防震锤和修补导线,该方法简单方便。

④杆上水平梯等电位作业。

该方式是将绝缘硬梯水平组装在杆塔上,作业人员进行杆塔附近的等电位作业。

⑤绝缘斗臂上的等电位作业。

该方式是在汽车活动臂上端的专用绝缘斗中进行带电作业。

作业人员站在绝缘斗中,汽车活动臂将他举送到所需高度进行作业。

⑥绝缘三角板等电位作业。

适用于配电线路杆塔附近的等电位作业。

等电位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①等电位作业人员必须在衣服外面穿合格的全套屏蔽服,且各部分应连接好,屏蔽服内还应套阻燃内衣。

严禁通过屏蔽服断(接)地电流、空载线路和耦合电容器的电容电流。

由于在等电位沿绝缘梯或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的电位转移过程中会产生电容充放电,高压电场对人体各部位间会产生危险电位差,为保证人身安全,作业人员不仅应屏蔽身体,而且还必须屏蔽人的头部和四肢,所以作业人员应穿全套的屏蔽服。

屏蔽服内的阻燃内衣是防止电容充放电时将人体所穿的衣服燃烧着火而设置的。

②等电位作业人员对地距离不应小于表7-1的规定,对邻相导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表7-3的规定。

③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得小于表7-4的规定。

④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的作业,只能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上进行。

扣除人体短接的和零值的绝缘子片后,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得小于表7-2的规定,其组合间隙不得小于表7-4的规定。

若组合间隙不满足表7-4的规定,应加装保护间隙。

等电位作业人员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一般要短接3片绝缘子,还应考虑可能存在的零值绝缘子,最少以1片计。

110kV直线杆绝缘子串共7片,扣除4片之后少于表7-2规定的良好绝缘子片数;而220kV直线杆绝缘子串为13片,扣除4片后,满足最少良好绝缘子9片的规定。

人体进入电场后,人体与导线和
人体与接地的架构之间形成了组合间隙。

用试验的方法将9片良好绝缘子串的工频放电电压与上述组合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作比较,发现后者要比前者弱得多。

因此,等电位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作业时的安全程度主要取决于该组合间隙的放电特性。

据有关资料介绍,220kV组合间隙两部分之和是固定值1.35m,随人体在绝缘子串上短接的部位不同,工频放电电压特性曲线呈凹形,其最低值为606kV,相当于3倍操作过电压幅值,比1.35m标准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还低约15%。

可见达不到表7-4组合间隙最小距离2.1m的要求。

所以,沿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的作业,要受限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良好绝缘子片数不仅要满足表7-2的规定,而且,组合间隙距离也满足表7-4的规定。

若组合间隙距离不满足表7-4的规定时,还必须在作业地点附近适当的地方加装保护间隙。

⑤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许可,并系好安全带。

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表7-5的规定。

⑥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地面作业人员传递工具和器材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进行,其有效长度应不小于表7-6的规定。

⑦沿导、地线上悬挂的软、硬梯或飞车进入强电场的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a.在连续档距的导、地线上挂梯(或飞车)时,其导、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钢芯铝铰线120mm2;铜铰线70mm2;铝铰线50mm2。

b.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经验算合格,并经厂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才能进行:在孤立档距的导、地线上的作业;在有断股的导、地线上的作业;在有锈蚀的地线上的作业;在其他型号导、地线上的作业;二人以上在导、地线上的作业。

要保证在导、地线上挂梯或飞车作业的安全,必须使导、地线符合规定的综合抗拉强度。

而孤立档距的两杆塔处承受力与直线杆塔有很大不同,需要对整体(含杆塔)承受的侧向力进行核算。

导、地线有锈蚀或断股,会使原来的有效截面减小,抗拉能力降低。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未予指明的其他型号导、地线及载荷增加超重和一切变动的因素、非一般情况等,都必须经过验算导、地线强度并证明合格后,方可挂梯作业。

c.在导、地线上悬挂梯子前,必须检查本档两端杆塔处导、地线的紧固情况。

挂梯载荷后,地线及人体对导线的最小间距应比表7-1中的数值增大0.5m,导线及人体对被跨越的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其他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比表7-1
的安全距离增大1m。

在导、地线上挂梯,由于集中载荷的作用,必须使导线的弛度增大。

另外,工作中人及梯子处于运动状态,考虑安全距离时应留有正常活动范围及人体进入强电场作业会引起作业地点周围电场分布发生变化,使空气绝缘的放电分散性增大。

为保证工作时的人身安全,故作上述规定。

d.在瓷横担线上严禁挂梯作业,在转动横担的线路上挂梯前应将横担固定。

⑧等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严禁用酒精、汽油等易燃品擦拭带电体及绝缘部分,防止起火。

蔽服必须符合要求。

屏蔽服的技术指标(屏蔽效率、衣料电阻、熔断电流、耐电火花、耐燃、耐洗涤、耐汗蚀、耐磨等)、性能指标(衣服电阻、手套、短袜及鞋子电阻、戴帽后外露面部场强、整套屏蔽服连接后最远端间的电阻、人穿屏蔽服后流过人体电流、头顶场强、衣内胸前胸后场强及温升)均应满足规定要求。

②带电作业时未屏蔽的面部或颈部不得先接触高压带电体。

当人体进行电位转移时,为防止电击,未屏蔽的面部或颈部不得先接触高压带电导体,应用已屏蔽的手先接触导体,且动作要快。

③带电作业时,不允许电容电流通过屏蔽服。

在等电位作业断开或接通电气设备时,即使电容电流很小,也不允许电容电流通过屏蔽服。

④挂梯前,检查绝缘梯应完好。

本文来自:/html/107130317.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