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1. 什么是《科学》?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1交通工具的变化○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第二节走进实验室一、从观察到实验1. 重视实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会发现,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有时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有时到实验室亲自动手,而更多的是在家中进行,可别小看了这些实验,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各种能力,还可以巩固知识。

2. 学会观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同学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实验时非常开心,往往就容易忽略掉要观察什么,最终只是看看热闹,这样的实验就失去了意义。

建议大家最好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仔细,正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最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确这个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

3. 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还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实验仪器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2、停表3、天平和砝码(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4、电流表电压表5、显微镜6、酒精灯(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第三节科学观察引入:几千年来,人们为了寻找一把标准的尺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古代各国都有自己的长度单位。

比如,古罗马恺撒大帝时规定,以罗马士兵步行二千步为“一罗马尺”;罗马帝国的查理曼一世规定以他的脚长为“一罗马尺”;古埃及则用国王的肘拐至中指尖的距离为“一腕尺”;英王埃德加规定,以他拇指的关节长度为“一英寸”。

多变的尺子,给制造精密的机器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18世纪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迫使科学家去寻找能保持经久不变的国际统一的测量长度的标准。

1. 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用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相比较,这类公认的标准就是单位。

比如,长度的国际单位就是米。

2. 对于同一被测量,所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的数值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的数值后面必须写明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3. 测量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于测量工具我们需要了解:①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物理量②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③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④测量工具的调节和使用方法4. 测量工具的选择依据①不同的测量工具准确程度不同,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②测量前先估测,根据估测值选择一定测量范围的测量工具,以便于测量5. 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可以选择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或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一、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单位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使用前,应仔细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即量程,最小刻度决定一把刻度尺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②使用时,要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尺的刻度面紧贴被测物。

(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另选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看正确: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能斜视。

读正确:先读出刻度线所对应的值(准确值),再在两条刻度线之间进行估读(估计值),即测量值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注意:测量值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测量值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3. 特殊的测量方法①根据地图怎么样计算北京到杭州的铁路的实际长度?“化曲为直法”“滚轮法”②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卡尺法”③如何测量《科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累积法”二、体积的测量1. 体积的单位(P11)2. 量筒(量杯)的正确使用: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俯视导致结果偏大,仰视导致结果偏小)3. 量杯与量筒的比较①你觉得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区别是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②你觉得如果量杯的刻度均匀的,刻度值应该如何标?4. 任意物体体积的测量①液体体积测量:直接用量筒或量杯测量②形状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测出数据,代入公式计算③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排水法【典型例题】例1. 下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厘米。

若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该物体,则测量值应为。

解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时,一定要清楚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即每一小格所表示的刻度;读数时,一定要明确被测物在刻度尺上的始、末位置(被测物长度应为末端刻度和起始刻度之差),且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本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测量结果的准确值可以达到毫米位,应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即最后一位为估计值。

若末端刚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则测量值的最后一位为0,不能省略,为估计值。

此空应填3.50厘米;3.5厘米例2. 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记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记录的数据填写上适当的单位(1)教室的门的高度是23.5 (2)某同学的身高是165(3)一张卡片的厚度是0.24 (4)一只普通新铅笔的长度是0.18 解题分析:要注意观察刻度尺上1mm,1cm,1dm,1m有多长。

一般教室的门高2m-3m,合20dm-30dm,故(1)应填dm;同学的身高应为1.65m,合165cm;一张卡片的厚度不足1mm,应填mm;而一只铅笔的长度与直尺长差不多,为20厘米左右,合0.2m,故应填m。

例3.用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所得的结果为1.446米,最小刻度值是()A. 1米B. 1分米C. 1厘米D. 1毫米解题分析:在这个数据中,1.44是准确值,估计值是6,准确到了厘米位,故最小刻度值为1厘米。

例4. 有下列器材:刻度尺、铅笔、细铜丝,怎样测得细铜丝的直径?解题分析:由于被测物体(铜丝直径)很小,而测量工具精确度不够时,可将同类待测物体集中,测出总长度后,再求每个单一物体的长度,这种方法称为“测多算少法”答案:①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绕若干圈n②用刻度尺量出n圈的总直径L(mm)③计算铜丝直径d=L/n (mm)例5. 小明家里为装玻璃和窗帘都要测量窗户的长度,应分别选用什么样的刻度尺?解题分析:装玻璃和窗帘对准确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装玻璃要求精确一些,因为如果相差几毫米都会导致玻璃和窗框不吻合,而装窗帘相对来说要求没那么高,所以选择的刻度尺也有所不同。

装玻璃可以选择最小刻度为毫米的钢卷尺,装窗帘选择最小刻度为厘米的皮卷尺。

例6. 某同学用“排水法”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木块的体积,他发现木块不能完全浸没在水中,而是浮在水上面,“排水法”失灵了,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解题分析:法一:用体积很小的物体将木块压入水中,如针或牙签法二:可以用一个已知体积的重物和木块系在一起,把木块拉下水。

法三:用细沙代替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规定和测量原理。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2、知道质量的单位,知道质量的大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了解托盘天平的使用和维护。

4、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重点难点:1. 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如何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2. 如何大致的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3. 如何正确的使用托盘天平第四节科学测量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 温度的感觉从书中P15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光凭感觉会产生错觉。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相同温度下对不同质地的物体的感觉、井水“冬暖夏凉”、夏天从室外进入室内再进入空调房、几分钟后走出空调房的感觉等,都能说明我们对温度的感觉并不可靠。

要准确知道温度需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实验室常用的水银、酒精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如水银温度计,当玻璃泡内的水银受热时,水银柱会上升;玻璃泡内的水银遇冷时,水银柱则会下降,通过观察水银柱长短的变化就可知道温度的高低。

4. 温度计上的刻度教学过程5. 温度单位及读法: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练习:5℃、0℃、-10℃分别读作什么?6. 正确使用温度计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进一步思考:①在实验过程中,用两支实验用的温度计测量同一杯水的温度,读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②该如何对不准的温度计进行纠正?7. 体温计①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测量范围能否测量开水温度一般能否测量室温最小刻度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无细小的弯曲②因为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在细小的弯曲处断开,上面的水银就退不回来,所以可拿出来读数。

③体温计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什么?在下一次使用前先甩一甩,使水银柱回落1. 质量的单位:千克一铅球的质量是4千克,一苹果的质量约0.15千克,一鸡蛋的质量约0.05千克,某同学的质量约45千克,一头蓝鲸的质量约1.5×105千克。

大家可以估计一些你熟悉的物体的质量,比如一本科学书或一杯水。

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2. 质量的含义: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用质量表示。

3. 物体的质量大小由物体本身决定,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思考:宇航员在太空处于悬浮状态,他有质量吗?(有)4.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托盘天平5. 托盘天平的结构(自下而上,自左而右,自前而后):P21图1-45底座,标尺,游码,横梁,平衡螺母(左右),托盘(左右),指针,分度盘,砝码6. 天平是依靠横梁平衡的原理来测物体质量的7. 托盘天平的使用天平是比较精密的仪器,要学会正确使用天平,使用期间应注意:①使用前:应注意天平的测量范围与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的质量,被测物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