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第四十八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晋江市教育局、文化体育局承办单位:待定二、竞赛日期、地点:2009年11月5日至11月8日,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三、竞赛项目:1、完中高中和职业中学男子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110米栏(栏高1.00米,栏距8.9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6kg)2、完中高中和职业中学女子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00米栏(栏高84厘米,栏距8.5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kg)3、完中初中和职业中学初中男子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10米栏(栏高91.4厘米,栏距8.7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5kg)4、完中初中和职业中学初中女子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00米栏(栏高84厘米,栏距8.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kg)5、初级中学男子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10米栏(栏高91.4厘米,栏距8.7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5kg)6、初级中学女子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100米栏(栏高84厘米,栏距8.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kg)7、小学组:(男、女子组)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3kg)、垒球(周长25.5厘米)四、参加单位:1、完中校、职业中学(22校)晋江一中、养正中学、季延中学、侨声中学、南侨中学、毓英中学、英林中学、民族中学、首峰中学、平山中学、晋江二中、永和中学、磁灶中学、内坑中学、晋江职校、华侨职校、安海职校(鸿江中学)、晋兴职校(晋江五中)、灵水中学、子江中学、紫峰中学、中远学校、2、初级中学(33校)南区中学、晋江侨中、远华中学、池店中学、江滨中学、紫帽中学、尚志中学、梅溪中学、陶英中学、西滨中学、高登中学、罗山中学、新侨中学、紫华中学、三民中学、丰光中学、安海中学、慎中实验学校、松熹中学、潘径中学、金山中学、南岳中学、东石中学、英墩中学、南峰中学、阳溪中学、龙侨中学、云峰中学、南湾中学、石圳侨中、锦东华侨学校、深沪中学、季延初级中学3、小学组(23个单位)各镇(街道)教委(教育)办、实小、第二实小、安海中心小学、特殊学校(特邀)第三实小五、参加办法:1、运动员资格:运动员必须是思想进步,作风正派,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具有正式学籍的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复读生不得参赛;寄读生可回原籍参赛)。
运动员需经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而且都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凡是完中校、职业中学代表队的高中部(含本校附设职高、职专)的学生参加完中、职业高中组比赛;完中校初中部和职业中学的初中部的学生参加完中初中组比赛;不得越组参赛;初级中学的学生参加初级中学组比赛;小学的学生参加小学组比赛。
3、向市级以上输送的运动员(学籍关系还在本校),均可回原校参报该组别比赛。
4、如有发现越组参赛的运动员、冒名顶替或使用校外青少年儿童参赛者,除取消个人名次,得分无效外,同时取消该单位(校)该组别团体总分获奖的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该单位(校)三年所有评先评优的资格。
5、参加人数规定:6.运动员运动号码规定(各代表队自备规格25厘米×20厘米号码布,字高最小应12厘米)每位运动员备用同一号码的两块号码布,填写报名表时运动员号码先男后女。
完中组各校运动号码安排:晋江一中001—022 养正中学023—044季延中学045—055 侨声中学067—088南侨中学089—110 毓英中学 111—132英林中学133—154 民族中学155—176首峰中学177—198 平山中学199—220晋江二中221—242 磁灶中学243—264永和中学265—286 内坑中学287—308晋江职校309—319 华侨职校331—341安海职校(鸿江中学)353—374 晋兴职校(晋江五中)375—396灵水中学397—418 子江中学419—440紫峰中学441—462 中远学校463--484初级中学组各校运动员号码安排:南区中学1001—1011 晋江侨中1012—1022远华中学1023—1033 池店中学1034—1044江滨中学1045—1055 紫帽中学1056—1066尚志中学1067—1077 梅溪中学1078—1088陶英中学1089—1099 西滨中学1100—1110高登中学1111—1121 罗山中学1133—1143新侨中学1144—1154 紫华中学1155—1165三民中学1166—1176 丰光中学1177—1187安海中学1188—1198 慎中实验学校1199—1209 松熹中学1210—1220 潘径中学1221—1231金山中学1232—1242 南岳中学1243—1253东石中学1254—1264 英墩中学1265—1275南峰中学1276—1286 阳溪中学1287—1297龙侨中学1298—1308 云峰中学1309—1319南湾中学1320—1330 石圳侨中1331—1341锦东华侨学校1342—1352 深沪中学1353—1363季延初级中学1364--1374小学组各单位运动员号码安排:晋江实验小学2001—2010 第二实验小学2011—2020 安海中心小学2021—2030 青阳教育办2031—2040梅岭教育办2041—2050 西园教育办 2051—2060陈埭教委办2061—2070 池店教委办2071—2080紫帽中心小学2081—2090 内坑教委办2091—2100磁灶教委办2101—2110 罗山教育办2111—2120灵源教育办2121—2130 新塘教育办2131—2140安海教委办2141—2150 东石教委办2151—2160永和教委办2161—2170 英林教委办2171—2180金井教委办2181—2190 深沪教委办2191—2200龙湖教委办2201—2210 特殊教育学校2211—2220第三实验小学2221--2230六、竞赛及录取计分办法:1、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批的最新田径规则。
2、每人限报二项(接力除外),每单位每项限报三人。
3、每单项录取前八名,按9、7、6、5、4、3、2、1计分,接力按18、14、12、10、8、6、4、2计分;单项参赛人数不足八名(含八名),录取名次减一;单项参赛人数不足二人者,该项目不举行比赛,但参加该项运动员可在赛前30分钟,允许向大会申请参加另一项目的比赛,属径赛者,道次由大会编排组安排,属田赛者列后参赛。
4、每破一项晋江市中小学生田径记录者加10分;单项成绩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者(按2005年标准执行),高中加15分,初中加30分;单项成绩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者,高中加5分,初中加10分,小学加20分;单项成绩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初中加2分,小学加5分;但等级运动员不得重复加分(只加最高一次)。
5、按组别计算团体总分,录取团体总分前八名,如总分相等者,则以破记录多者名次列前,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6、大会设16个集体“体育道德风尚奖”。
7、各组别团体总分前八名的教练员分别给予“优秀运动队指导教师奖”(按各组别实际分配教练员的人数)。
七、报名方法:1、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报名时,中学组各校需交入学招生志愿表原件(高中的中招志愿表或会考证,初中的初招志愿表,贴有免冠照片,盖有市教育局招生办印章),报名表上写清楚运动员的学号、年级、班,并交近半年内一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二张(一张贴竞赛卡,另一张贴代表队名单);小学组各单位(校)需交在学学籍原件(贴有免冠照片,盖所在学校及教委[育]办公章),报名表上写清楚运动员所在学校、年级、班,并交近半年内一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二张(一张贴竞赛卡,另一张贴代表队名单),否则不予报名。
2、各代表队需缴交一份字数200字以内的简介(开幕式用)。
3、报名时间:2009年10月14日前将报名表送市教育局中教科,电话:5688012,一式二份(男、女分开),盖公章。
八、报到时间、地点:1、正副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终点裁判长、计时长、发令员、检查长、跳部裁判长、掷部裁判长11月4日上午报到。
裁判员、场服务员11月4日下午报到,当晚进行裁判员培训;11月5日上午裁判员实习。
2、各代表队11月5日上午报到,10点召开领队会。
3、11月5日下午1:30开幕式并进行比赛。
4、地点:另行通知九、经费:1、各代表队的运动员、领队、教练员,每人每天需交基本伙食费25元。
2、各代表队旅差费回原单位报销。
3、超编人员一切自理。
4、各代表队自带代表队旗一面(含旗杆)、棉被、草席、餐具及主要日用品,膳宿由大会统一安排。
十、裁判组1、本届田径运动会聘请施天赐同志担任总裁判长,庄占能同志、施少兰同志、李天送同志、李利林同志、承办单位体育组长担任副裁判长。
2、裁判员由大会统一抽调。
十一、资格审查组组长:施正琛戴庆阳姚荣祖副组长:魏文典(中学组)蔡金禄(小学组)陈永益(职业组)成员:中教科、初幼教科、职社科全体人员。
十二、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组本届田径运动会聘请许鹏飞同志担任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组组长,成员由各工作组组长担任。
十三、仲裁委员会本届田径运动会聘请蔡美玲同志担任仲裁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李友民同志、粘忠彬同志、蔡长生同志、姚自强同志。
十四、其他1、各中学、市直小学代表队的领队必须由学校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担任,各镇(街道)教委(教育)办代表队的领队由具体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干部担任,各代表队的领队必须参加领队、教练员联席会、开幕式的入场式及闭幕式,领队、教练员、运动员的服装要规范统一。
2、为确保运动会的安全组织工作,运动会期间各校(单位)每天必须安排一名领导带队值班,具体日程安排运动会举行前送交教育局执法检查科。
3、大会组委会邀请各中学(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学校)校长,教委(教育)办主任到现场观摩运动会开幕式。
十五、本规程如有不妥之处大会有权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