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1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总结

抓好卫生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小学始创于1923年。

1997年易地重建,2000年升格为省级实验小学。

学校现有学生713人,教职员工63人。

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南通市“绿色学校”“无烟学校”“最安全学校”“安全健康综治先进单位”。

多年来,学校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逐步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改善校园文化和物质环境,营造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氛围,各项卫生工作都有了新的发展,彰显了校园健康文化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抓好课堂教学,奠定卫生工作基础
响应政府号召,学校设立了健康课,牢牢把握课堂这个主阵地,突出“五有”“五注重”。

“五有”:健康课程有计划,健康教学有教材,健康讲课有教师,健康课时有保障,健康教育有考核,每年不少于20课时用于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五注重”: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进行教案展评、集体备课,还举行说课、上课比赛,以赛促研。

注重组织形式活泼,通过唱健康童谣、演健康情景剧等形式呈现。

注重教学内容丰富,将心理健康教育、日常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紧密结合,与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治、视力保护、防艾宣传、应急卫生知识宣传等专题教育有机整合,不断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教学评价创新,采用“星级考核制”,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康第一”的意识。

注重学科渗透教育,如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每天要有运动锻炼的意识培养;利用健康教育课、综合实践课对学生进行爱滋病预防的知识宣传,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理念、知识和技能,
促使他们对艾滋病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搞好主题活动,推动卫生工作发展
学校举办了多次丰富多彩的卫生健康教育活动,为培养健康发展的学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举办春冬两季运动会
为了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目标,学校打破常规,举行春季趣味运动会和冬季长跑运动会,其宗旨是全员参与,寓教于乐,在运动中求健体,运动中求团队精神。

它在提升学生体能,激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2.科学安排学校大课间活动
学校科学、合理地安排课间大体育活动项目,除了做好广播操外,还坚持做武术操和跑操,并举行各种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年级赛等,积极推进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连续多年在阳光体育活动比赛中获奖,并被评为“阳光体育先进学校”。

3.禁烟活动
学校一直通过上健康教育课、广播、黑板报、学科渗透等方法,大力宣传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

在画廊中,学校定期更换不同内容的控烟宣传资料;健康教育老师通过游戏、知识问答、小型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

4.举行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项活动
在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方面,学校坚决执行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每学期至少一堂专题课,对学生进行艾滋病预防基本知识的传授。

三、密切社区互动,形成卫生工作特色
1.我校以“小手牵大手”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和谐校园,形成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学校以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为契机,以升旗仪式、晨会课、主题队会、板报橱窗和学校绿色网站为主要阵地,通过读书、办报刊、听讲座、展图片,开发校本课程等活动,大力营造绿色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

(2)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在我家”的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宣读倡议书,散发环保宣传材料,与居民签订共勉协议书,评比“绿色家庭”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道德环境。

通过活动,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发展。

2.调动各方力量,挖掘社区、家庭、学校潜力,联合行动,形成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安全、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卫生安全意识。

(1)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与健康有关的活动。

我校学生每年为社区老人进行送温暖活动,并深入社区开展以健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走进医院”“走进菜市场”等。

(2)社区先后到我校参加各种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近十次。

如:大公卫生所领导到校作《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讲座,夏剑波做《卫生应急进校园》讲座,大公镇医院陈礼银院长到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大公医院吴春梅为家长和全校教师作《营养健康,享受学习》讲座,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义务为教师预防保健和治病等。

(3)学校还邀请辖区民警积极开展共建工作,如协助学校举行安全疏散演习活动,面向教师演示灭火器使用,为学生作《禁毒安全知识讲座》等。

(4)学校健康教育与家庭健康教育同步。

学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开设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为家长
提供学生健康信息,督促家长为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提高健康水平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

这些与社区的卫生教育互动,深化了学校卫生工作,促进了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改善办学条件,创设卫生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培养人,洁净的校园对于学生养成健康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学校不断美化、绿化校园,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1.学校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确保最好的设施设备,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2.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保洁中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自治、自律,少先队大队部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自觉担负起检查卫生、检查纪律、维护校内安全的责任,人人维持清洁卫生,人人做好个人卫生,人人参与清洁卫生。

这样就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宽敞、清新、洁净的校园环境。

3.做好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每一处,过道里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画面展现了我校的特色项目;过道里行为规范、好习惯培养的要求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教育中萌发、滋长爱学校、爱集体的好思想。

4.学校的建筑和设施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学校卫生标准。

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卫生标准,黑板做到了无裂缝、无眩光。

厕所蹲位男生、女生均达到标准。

学校有足够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设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5.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食堂环境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食堂从采购、储藏、保管、烹调到餐具洗刷均有严格制度,人员均经过培训上岗,定期进行体检,持证上岗。

学校
安全员检查食堂卫生,负责食品留样,食堂厨房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安装环保排污设备,努力改善师生卫生饮食环境。

五、全面服务师生,构建卫生和谐校园
1.学校坚持每两年为教职工体检一次,每学年为学生体检一次。

体检后对体检结果进行全面分类统计,以便了解师生身体健康情况;对在体检中查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给家长发通知,提出建议性治疗意见,希望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常见病的发生,也提醒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纠正。

2.学校强化了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学校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工作受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的好评。

3.加强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的工作,定期开展督查活动,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我校在卫生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师生的健康意识、卫生习惯、健康技能、精神面貌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学校一定会再接再厉,与时俱进,走出一条卫生、健康、文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