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PPT

常见修辞手法的用法与辨析 PPT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
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否
则不能构成比喻,如“这栋房子就像是楼
房”就不是比喻;二是本体和喻全之间必
须有相似点。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应
看它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不能只看有没
有比喻词。
虽有比喻词,但却不是比喻:
• ①同类事物的比较。例如:他长得很像他的母亲。 • ②表示猜度。例如:远远的看见一座椭圆形的建
• ⑤形象代本体。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 来了。
•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 ⑦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 发对青铜。(“青铜”是古代制镜的材料,在此 用来代“镜子”)
• 9.借代的作用
• ①引人联想。
• ②形象突出。
• ③特点鲜明。
• 6.比拟的作用 • ①感情色彩鲜明。 • ②描绘形象生动。 • ③表意丰富。
7.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 征模写本体,重在“拟”,表现的是甲物 具有乙物的动作、行为;比喻是喻体比方 本体,重在“喻”,表现的是甲物具有乙 方的特征。
• ②比拟的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如“嘎子竖起耳朵听”不必说出嘎子像哪 种动物那样“竖起耳朵”;比喻的本体或 出现不出现,否则就不是比喻了。
对语言的加工提炼。《考 试大纲》要求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 辞方法”,其内涵色不仅限于大对修 辞方法的辨析、理解,它注重的是对 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所以在这一部 分知识介绍中,我们着重强调的是使 用各种修辞格应注意的问题及区别容 易混洧的修辞的方法。
1、注意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5.注意拟人和拟物的区别

比拟的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不少
同学能准确地辨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折不出来,有时甚至把两种修
辞方法混洧了。其实,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而拟物则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
来写。例如:
像两把刀,剌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 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的夸张形式。例如:
• c.他说:“看着这满园的苹果花,我就闻到香甜 的苹果味了。”
• d.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13.夸张的作用
• ①创造气氛,引人联想。 • ②表明感情态度,增强感染力。 • ③提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启示。
筑,像是体育馆。 • ③表示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
仿佛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成关武士。 •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中国,在党
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 焦裕禄、孔繁森等。
2.注意暗喻的几种变体
• 暗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 常见的比喻词有“是”成了“变成”等。 以下情况也属于暗喻:
• 例如: •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
• ②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暗喻)
• ③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 (借喻,“暴风雨”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4.比喻的作用
• ①化平淡为生动。 • ②化深奥为浅显。 • ③化抽象为具体。 • ④化冗长为简洁。
8.掌握借代的几种形式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一般不直接说出要说
出要说的人或事物。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③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 ④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 个雷锋。
• ①本体和喻体属并列关系。如:从喷泉里 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 血。
• ②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如:这里是花 的海洋。
• ③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如:书籍—— 人类的朋友。北京——祖国的心脏。
3.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别
• 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的是明喻或暗喻,本 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是借喻。明 喻暗喻的区别是:明喻的比喻词是“像”“仿佛” 等,暗喻的比喻词是“是”“成了”“成了”等。
14.运用夸张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合理地夸大,所 以不能失去生活基础和生活根据据。下面的夸张 就不合理:
• 12.注意夸张中的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 夸张分三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对扩大夸张,学生一般容易判断出来,但对缩小 夸张和超前夸张则往往容易忽视。
• 缩小夸张是故意把一般事物说得小(少、慢、矮、 低、弱、浅……)。例如:
• a.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 b.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
• ①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拟人)
• ②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
• ③他骄傲自满,尾巴都上天了。(拟物)
• 这里应特别注意把甲物当作乙物描写的拟 物方法。例如:
• 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颈子,张大嘴 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满一车河沙。
• 这里把挖土机当作动物描写赋予它动物的 特征,而不是让它具有人的感情、动作, 所以,我们不能将它和拟人混洧了。
• ④具体生动。
• 10.运用借代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最典 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 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 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 11.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 借代和借喻都是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的本
体都不出现,所以二者很容易混洧。它们的区别 是: • ①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而构 成借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例如: • a.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帐。 • b。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帐。 • “歪嘴巴”是那个人长相上的特征,与所代的人 有关联,是借代;而“寄生虫”与本体之间关无 关联,只是某人不劳而食,和“寄生虫”有相似 之处,所以它是借喻。 • ②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 “红领巾”只代指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 性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以比喻 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等。 • ③借喻可换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如可以说 “共产党像太阳”,不能说“少先人员像红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