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简介一、学院发展概况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轫于1965年上海海运学院设置的英语和法语两个本科专业,1978年成立外语系,2004年升格为学院,至今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的不平凡历程。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由初创时期的45名学生和10余名专任教师,发展到了今天的两个硕士学位点(8个研究方向)、英语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及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点,在院学生数约1200人(含外国留学生近200人),专任教师120余人;学院现设有英语一系、英语二系、英语三系、日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汉语言文化中心、公共外语教研室、对外汉语教育中心、语言与文化研究所、翻译学研究所、英汉对比与应用研究所、国际航运(商务)英语研究所、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所、PCEC浦东外语培训部及教育部日本语能力考试中心等机构。
多年来,学院凭借学校外向型的性质及对外语学科一以贯之的重视,以本科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始终遵循“加强基础,办出特色,体现强项”的建设方针,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对外交流和合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在上海市乃至全国兄弟院校中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均有长足发展。
2005年,上海市教委对我院进行硕士点学科评议,九项测评指标均以优秀通过。
2006年10月,教育部对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结论为优秀。
同时成为国内有资格授予该专业硕士学位的仅有的两所院校之一。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院研究生教育现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硕士点,共8个研究方向。
硕士学位点之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自1979年招生以来,已培养了大批翻译专业的硕士,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研究方向多样化,学术成果显著,学科梯队结构完整合理。
该专业的指导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在国内同类以及相近学科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成果在学界产生了有较大影响,他们十分注重培养质量,教学认真负责,论文指导要求严格。
该专业研究方向之一“航运与经贸文献的翻译”具有海事、航运特色。
目前,上海正着力构建国际航运中心,该专业正努力为这项宏大事业添砖加瓦,培育英才。
硕士学位点之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从200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2009年第一届全体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盲审成绩平均分达到87分,优秀率达到90%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该专业下设语言学、英美文学及英美文化三个研究方向。
研究生导师中不少人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有所建树,研究成果已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得到同行专家好评。
三、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批在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与翻译、外国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等研究领域取得较高成就、享有较高学术声望的教授、学者,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26人,40周岁以下教师均有硕士以上学历。
我院还聘请了外籍专家教师4人。
我院历任教师中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上海市劳动模范3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2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6人。
毛立群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航海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
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英国IATEFL协会成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技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1986年和1988年在瑞士和荷兰短期进修,1995年和2002年分别赴香港大学和英国奇切斯特大学作学术访问。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
至今,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篇,出版著作、译作、辞书、教材等22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9项,主持横向课题4项,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英语)1项。
王大伟教授1978年3月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198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自1982年在上海海事大学任教至今。
期间于1984年10月至1985年7月去英国Essex大学进修,获语言学硕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6年3在英国York大学做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翻译,已发表外语核心期刊论文20篇,教材、译作、专著数十部。
2007年以来获得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精品课程等荣誉和奖项,发表外语核心期刊论文3篇,译作2本,主编、总主编教材21册,包括人事部全国翻译资格考试教材《英语笔译实务3级》,所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2、3、4册被全国数百所高校采用。
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交通系统优秀工作者、上海市教学名师中国高校功能语法学会理事,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认知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曾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外文学会会长等职。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副博导,重庆大学民革主委,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委员,重庆市民革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外文学会理事。
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熊学亮教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研究,特别是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英汉对比研究。
近年来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和《外国语》等专业核心或权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文集5部。
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个,到浙江大学、国防科大等高校讲学10次。
吴建国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士,上海海运学院文学硕士。
曾于美国Pepperdine大学研修企业管理专业,并在西班牙、丹麦等欧洲国家从事具体工作。
1997年7月来上海海事大学任教。
近2年来曾在哥伦比亚洛桑迪斯大学、墨西哥美洲大学等国外高校讲授“国际商务沟通”、“区域经济”、“市场营销”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国际商务。
担任专业课程: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英美文学、国际商务英语等。
主要发表论文7篇,论著、译著4篇,编著教材5部。
博士。
硕士生导师,翻译学研究所所长。
,1987年7月获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士学位,1989年12月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2007年毕业,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2009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2003年晋升教授。
2000年起为翻译方向硕士生导师,2006年以高级研究学者身份赴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Warwick)访学。
2009年秋调入上海海事大学。
主要科研方向为英汉对比、翻译理论、当代语法。
自1991年起,先后在外语核心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编著六部,发表译文十万余字。
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大会宣读论文。
2007年11月参加在澳门理工学院召开的“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高层研讨会”。
2009年1月参加在台湾辅仁大学召开的“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并大会宣读论文。
2009年12月苏州大学翻译研究高层论坛大会主题发言。
郑立信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974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英语专业。
1984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与文化研究、英汉双语词典编纂。
历年来担任的兼职: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秘书长、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海事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上海外文学会理事等。
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4部;作为主要编纂者参编的大、中型英汉辞书7部;主编英语教材一套(共8册),总主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一套(共5册);先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
翁凤翔教授学术方向:商务英语学,翻译学。
中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副主任;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国际商务英语系主任;国际航运(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带头人,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硕士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2002年9月—2003年9月在该大学商学院做访问教授,访问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与英国专家研究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课题;)2000年6月-8月年应邀参加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任商务翻译。
2010年7月-8月,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做访问教授。
已总主编出版四套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英语丛书(共18本)。
共主编出版著作与学术论文近50篇/本。
容新芳教授南京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1978.3—1982.2在河北大学外文系主修英语语言文学,获学士学位。
84.8-86.7在上海外国语学院美国学研究中心上研究生班,研读“美国社会与文化”和“国际关系”之硕士研究生课程。
93—96在河北大学法律系学习法律获法学文凭。
1990年参编的《英汉科技大词库》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2年主编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泛读教程》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1年评为教授。
2004—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学。
2008年获上海市教委支出预算项目一项。
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和西方文化。
参与或独立完成论著、译著12部,论文28篇。
蔡永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英美文化方向学术带头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7年12月受聘)、国家教育部语信司-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8年11月受聘)。
苏州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语言学专业(硕研)、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美国研究方向(博研)、曾先后赴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1995年)、剑桥大学(1996年)、卡迪夫大学(2000年)、谢菲尔德大学(2001年)学术访问。
研究兴趣:社会语言学(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美国研究(原住民文化研究)、语言与文化已出版专著5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辞书3部,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获省部级荣誉称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教材与学术专著出版奖二等奖各1项尚新副教授语言学博士(导师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副教授,外国语学院科研院长,英汉对比与应用研究所所长,上海海事大学第五批学科带头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方向带头人。
1994年6月毕业于江苏徐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并留校任教,2004年1-2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骨干教师海外培训项目”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育学院接受TEFL培训,2006年9月调入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8月-2009年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语言学系(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McGill University)学习。